一种螺旋上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13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上料器,包括载体、上料仓、上料筒和出料口,所述载体上表面一端焊接有上料仓,所述上料仓一端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上料筒,所述上料筒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上料软管与上料仓进行相连,并将无轴搅龙与二号搅龙进行连接,二号搅龙在转动时,可同步带动无轴搅龙同步进行转动,将上料软管一端的上料口插进原料中即可对原料进行上料作业,无需在将原料放置进上料仓内,使用更加的方便和省力,二号搅龙一端通过万向轴与三号搅龙进行连接,通过万向轴可改变上料筒与上料仓的偏转角度,进而可对上料筒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对原理进行不同高度的上料作业,使用更加的灵活和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上料器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
,具体为一种螺旋上料器。
技术介绍
螺旋上料器是利用螺旋的旋转将在与其同心的半圆形料槽中的物料进行输送的装置。料槽中的物料由于重力及对槽壁摩擦力的作用,在运动中不随螺旋一起旋转,而是以滑动形式沿着料槽移动,螺旋输送器多用于水平输送,用于倾斜输送时,其倾角一般应小于30°。适宜输送干燥的颗粒状或粉状物料,但在螺旋的作用下会造成物料破碎。但是,现有的螺旋上料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上料器在上料时,只能将原料倒进上料仓内才能进行上料,使用比较的费力,且不够便利。2、现有的螺旋上料器的上料高度固定,在使用时不能跟随实际的使用需求对上料高度进行调节,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上料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上料器在上料时,只能将原料倒进上料仓内才能进行上料,使用比较的费力,且不够便利,现有的螺旋上料器的上料高度固定,在使用时不能跟随实际的使用需求对上料高度进行调节,使用非常的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上料器,包括载体、上料仓、上料筒和出料口,所述载体上表面一端焊接有上料仓,所述上料仓一端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上料筒,所述上料筒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上料筒内腔转动安装有一号搅龙,所述上料筒另一端顶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一号搅龙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优选的,所述上料仓内腔底部转动安装有二号搅龙,所述二号搅龙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有万向轴,且万向轴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一号搅龙一端活动连接,将原料倒进上料仓内,一号搅龙在转动的同时同步带动二号搅龙同步进行转动,进而可通过一号搅龙和二号搅龙表面桨叶带动原料上升,进而可对原料起到螺旋上料的效果,且二号搅龙一端通过万向轴与三号搅龙进行连接,通过万向轴可改变上料筒与上料仓的偏转角度,进而可对上料筒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对原理进行不同高度的上料作业,使用更加的灵活和方便。优选的,所述二号搅龙另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头,所述上料仓另一端底部螺旋连接有端盖,所述连接头位于端盖内腔,通过连接头可方便使用者对无轴搅龙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料仓另一端底部表面螺旋连接有上料软管,所述上料软管内腔活动连接有无轴搅龙,且无轴搅龙一端与连接头可拆卸相连,所述上料软管另一端设置有上料口,将上料软管与上料仓进行相连,并将无轴搅龙与二号搅龙进行连接,二号搅龙在转动时,可同步带动无轴搅龙同步进行转动,将上料软管一端的上料口插进原料中即可对原料进行上料作业,无需在将原料放置进上料仓内,使用更加的方便和省力。优选的,所述载体上表面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活动套接有齿轮杆,通过调节齿轮杆在套筒内的伸出长度,从而可上料筒一端的俯仰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套筒顶部一侧设置有摇臂,所述摇臂一端固定焊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一侧啮合连接有蜗轮,且蜗轮与齿轮杆相互啮合,通过摇臂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可通过带动蜗轮进行转动,通过蜗轮和齿轮杆相互配合,从而可对齿轮杆的升降进行调节,进而可对上料高度进行灵活的调节,使用更加的方便和省力,且蜗轮和蜗杆相互配合,具有自动锁死功能,从而可有效避免在进行上料时,上料高度发生下落,使用更加的方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上料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上料软管与上料仓进行相连,并将无轴搅龙与二号搅龙进行连接,二号搅龙在转动时,可同步带动无轴搅龙同步进行转动,将上料软管一端的上料口插进原料中即可对原料进行上料作业,无需在将原料放置进上料仓内,使用更加的方便和省力。(2)、本技术二号搅龙一端通过万向轴与三号搅龙进行连接,通过万向轴可改变上料筒与上料仓的偏转角度,进而可对上料筒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对原理进行不同高度的上料作业,使用更加的灵活和方便,且通过摇臂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可通过带动蜗轮进行转动,通过蜗轮和齿轮杆相互配合,从而可对齿轮杆的升降进行调节,进而可对上料高度进行灵活的调节,使用更加的方便和省力,且蜗轮和蜗杆相互配合,具有自动锁死功能,从而可有效避免在进行上料时,上料高度发生下落,使用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二号搅龙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摇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载体;101、上料仓;102、上料筒;103、出料口;2、一号搅龙;201、电机;3、二号搅龙;301、万向轴;302、连接头;4、端盖;401、上料软管;402、无轴搅龙;403、上料口;5、套筒;501、齿轮杆;6、摇臂;601、蜗杆;602、蜗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螺旋上料器,包括载体1、上料仓101、上料筒102和出料口103,所述载体1上表面一端焊接有上料仓101,所述上料仓101一端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上料筒102,所述上料筒102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03,所述上料筒102内腔转动安装有一号搅龙2,所述上料筒102另一端顶部安装有电机201,且电机201的动力输出端与一号搅龙2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优选的,所述上料仓101内腔底部转动安装有二号搅龙3,所述二号搅龙3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有万向轴301,且万向轴301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一号搅龙2一端活动连接,将原料倒进上料仓101内,一号搅龙2在转动的同时同步带动二号搅龙3同步进行转动,进而可通过一号搅龙2和二号搅龙3表面桨叶带动原料上升,进而可对原料起到螺旋上料的效果,且一号搅龙2一端通过万向轴301与二号搅龙3进行连接,通过万向轴301可改变上料筒102与上料仓101的偏转角度,进而可对上料筒102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对原理进行不同高度的上料作业,使用更加的灵活和方便。优选的,所述二号搅龙3另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头302,所述上料仓101另一端底部螺旋连接有端盖4,所述连接头302位于端盖4内腔,通过连接头302可方便使用者对无轴搅龙402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料仓101另一端底部表面螺旋连接有上料软管401,所述上料软管401内腔活动连接有无轴搅龙402,且无轴搅龙402一端与连接头302可拆卸相连,所述上料软管401另一端设置有上料口403,将上料软管401与上料仓101进行相连,并将无轴搅龙402与二号搅龙3进行连接,二号搅龙3在转动时,可同步带动无轴搅龙402同步进行转动,将上料软管401一端的上料口403插进原料中即可对原料进行上料作业,无需在将原料放置进上料仓101内,使用更加的方便和省力。优选的,所述载体1上表面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套筒5,所述套筒5内腔活动套接有齿轮杆501,通过调节齿轮杆501在套筒5内的伸出长度,从而可上料筒102一端的俯仰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套筒5顶部一侧设置有摇臂6,所述摇臂6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上料器,包括载体(1)、上料仓(101)、上料筒(102)和出料口(103),所述载体(1)上表面一端焊接有上料仓(101),所述上料仓(101)一端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上料筒(102),所述上料筒(102)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0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102)内腔转动安装有一号搅龙(2),所述上料筒(102)另一端顶部安装有电机(201),且电机(201)的动力输出端与一号搅龙(2)的动力输入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上料器,包括载体(1)、上料仓(101)、上料筒(102)和出料口(103),所述载体(1)上表面一端焊接有上料仓(101),所述上料仓(101)一端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上料筒(102),所述上料筒(102)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0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筒(102)内腔转动安装有一号搅龙(2),所述上料筒(102)另一端顶部安装有电机(201),且电机(201)的动力输出端与一号搅龙(2)的动力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上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仓(101)内腔底部转动安装有二号搅龙(3),所述二号搅龙(3)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有万向轴(301),且万向轴(301)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一号搅龙(2)一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上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搅龙(3)另一端固定焊接有连接头(302),所述上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佳伟钦祥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荣成路桥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