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12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包括:入口轨道,第一出口轨道和第二出口轨道,二者形成交叉并分别与入口轨道连接;岔口,位于第一出口轨道、第二出口轨道和入口轨道之间;道岔拨杆,位于所述道岔口处,道岔拨杆切换入口轨道与第一出口轨道的连接或入口轨道与第二出口轨道的连接;气缸,设置在第一顶部出口轨道或第二顶部出口轨道上;推杆,水平设置,推杆连接所述气缸并且所述推杆位于第一顶部出口轨道和第二顶部出口轨道的上方;连接杆,水平连接所述推杆;连接轴,竖直连接所述连接杆;道岔拨杆,设置在底部入口轨道的底部并连接所述连接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实现分岔的机械装置,提高了分岔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
本技术涉及悬挂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
技术介绍
悬挂输送线是建立在地面之上的空间轨道,通过高于地面的空间轨道,将工件通过空中输送到指定位置。如同地面轨道一样,悬挂输送线有时需要道路的分叉和选择,使行走小车从一个轨道进入到另外一个轨道,这就需要道岔装置。目前的道岔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轨道选择需要人工处置,工作效率低。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目前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轨道选择需要人工处置,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以解决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轨道选择需要人工处置,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所述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包括:入口轨道3,包括底部入口轨道31和位于底部入口轨道之上的顶部入口轨道32;第一出口轨道1和第二出口轨道2,二者形成交叉并分别与入口轨道连接;道岔口,位于第一出口轨道、第二出口轨道和入口轨道之间;道岔拨杆80,位于所述道岔口处,道岔拨杆切换入口轨道与第一出口轨道的连接或入口轨道与第二出口轨道的连接;所述第一出口轨道1包括:第一底部出口轨道11和位于第一底部出口轨道之上的第一顶部出口轨道12;所述第二出口轨道2包括:第二底部出口轨道21和位于第二底部出口轨道之上的第二顶部出口轨道22;气缸5,设置在第一顶部出口轨道或第二顶部出口轨道上;推杆6,水平设置,推杆连接所述气缸并且所述推杆位于第一顶部出口轨道和第二顶部出口轨道的上方;连接杆7,水平连接所述推杆;连接轴8,竖直连接所述连接杆;道岔拨杆80,设置在底部入口轨道的底部并连接所述连接轴。进一步地,第二底部出口轨道为直线形,第二底部出口轨道与底部入口轨道位于一条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道岔拨杆为圆弧形,所述道岔拨杆包括首端与末端,所述首端与连接轴连接,末端为自由端,从首端到末端,道岔拨杆逐渐变细。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入口轨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底部入口轨道311和第二底部入口轨道312,第一底部入口轨道和第二底部入口轨道之间具有间隔空间,第一底部入口轨道的底部设有对道岔拨杆限位的第一限位挡板41,第二底部入口轨道的底部设有道岔拨杆限位的第二限位挡板42,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首端远离入口轨道,末端靠近入口轨道。进一步地,第一底部出口轨道为圆弧形,第一底部出口轨道的长度大于第二底部出口轨道的长度。进一步地,第一底部出口轨道的出口端10与底部入口轨道3的夹角在30度到60度之间。进一步地,入口轨道、第一出口轨道和第二出口轨道,分别通过安装板9安装在悬挂输送线的支架上,安装板为立板,各立板所在的平面垂直各轨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立板上设有安装螺孔,安装板分别设有与各轨道的形状相吻合的安装槽。进一步地,第一顶部出口轨道和第二顶部出口轨道均由圆弧形轨道与直轨道组合形成,第一顶部出口轨道的长度大于第二顶部出口轨道的长度,气缸设置在第一顶部出口轨道上,所述推杆位于第一顶部出口轨道的出口端的顶部与第一顶部出口轨道的出口端之间的顶部之间的空间内。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与第二底部出口轨道垂直。本技术采用在道岔口处设置气缸、推杆、道岔拨杆这些能够自动实现分岔的机械装置,提高了分岔的效率,而且,气缸、推杆、道岔拨杆布置合理,充分利用了悬挂输送线轨道的上下空间,实现了悬挂输送线轨道的立体空间的分岔,各部件布置紧凑,在狭窄的空间结构内互不影响。由于各部件布置结构紧凑,所以,本技术可以减小气缸的功率和体积,减小道岔拨杆的尺寸,降低了整体道岔装置的尺寸,可以将道岔装置由原来的1.6米长降低为1米以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第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第二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第三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道岔拨杆使第二出口轨道处于导通状态;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道岔拨杆使第一出口轨道处于导通状态。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出口轨道;11、第一底部出口轨道;12、第一顶部出口轨道;2、第二出口轨道;21、第二底部出口轨道;22、第二顶部出口轨道;23、连接板;3、入口轨道;31、底部入口轨道;32、顶部入口轨道;311、第一底部入口轨道;312、第二底部入口轨道;41、第一限位挡板;42、第二限位挡板;5、气缸;6、推杆;7、连接杆;8、连接轴;80、道岔拨杆;10、第一底部出口轨道的出口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所述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包括:入口轨道3,包括底部入口轨道31和位于底部入口轨道之上的顶部入口轨道32;第一出口轨道1和第二出口轨道2,二者形成交叉并分别与入口轨道连接;道岔口,位于第一出口轨道、第二出口轨道和入口轨道之间,即第一出口轨道、第二出口轨道和入口轨道形成道岔口;道岔拨杆80,也称拨舌、岔舌,位于所述道岔口处,道岔拨杆80切换入口轨道3与第一出口轨道1的连接或入口轨道与第二出口轨道2的连接;所述第一出口轨道1包括:第一底部出口轨道11和位于第一底部出口轨道之上的第一顶部出口轨道12;所述第二出口轨道2包括:第二底部出口轨道21和位于第二底部出口轨道之上的第二顶部出口轨道22;气缸5,设置在第一顶部出口轨道或第二顶部出口轨道上,气缸5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或自动控制模块、自动控制装置(电脑、PLC、芯片)等实现动作;推杆6,水平设置,推杆连接所述气缸并且所述推杆位于第一顶部出口轨道和第二顶部出口轨道的上方;连接杆7,水平连接所述推杆;连接杆7与推杆6呈一定倾角,以实现推杆6的推力的转向;连接轴8,竖直连接所述连接杆;道岔拨杆80,设置在底部入口轨道的底部并连接所述连接轴。上述各轨道中,各底部轨道为承载轨道,用于支撑在悬挂输送线上运行的承载小车(运输车),各顶部轨道为牵引轨道,用于为悬挂输送线提供摩擦动力轴或容纳摩擦动力轴,摩擦动力轴为小车(运输车)提供牵引动力或通过摩擦动力轴与承载小车(运输车)之间的摩擦力,牵引小车(运输车)在悬挂输送线上运行。分岔主要是底部轨道之间的切换。悬挂输送线的具体的摩擦牵引原理以及悬挂输送轨道的结构可以参见现有技术的描述。图3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包括:/n入口轨道(3),包括底部入口轨道(31)和位于底部入口轨道之上的顶部入口轨道(32);/n第一出口轨道(1)和第二出口轨道(2),二者形成交叉并分别与入口轨道连接;/n道岔口,位于第一出口轨道、第二出口轨道和入口轨道之间;/n道岔拨杆(4),位于所述道岔口处,道岔拨杆切换入口轨道与第一出口轨道的连接或入口轨道与第二出口轨道的连接;/n所述第一出口轨道(1)包括:第一底部出口轨道(11)和位于第一底部出口轨道之上的第一顶部出口轨道(12);/n所述第二出口轨道(2)包括:第二底部出口轨道(21)和位于第二底部出口轨道之上的第二顶部出口轨道(22);/n气缸(5),设置在第一顶部出口轨道或第二顶部出口轨道上;/n推杆(6),水平设置,推杆连接所述气缸并且所述推杆位于第一顶部出口轨道和第二顶部出口轨道的上方;/n连接杆(7),水平连接所述推杆;/n连接轴(8),竖直连接所述连接杆;/n道岔拨杆(4),设置在底部入口轨道的底部并连接所述连接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包括:
入口轨道(3),包括底部入口轨道(31)和位于底部入口轨道之上的顶部入口轨道(32);
第一出口轨道(1)和第二出口轨道(2),二者形成交叉并分别与入口轨道连接;
道岔口,位于第一出口轨道、第二出口轨道和入口轨道之间;
道岔拨杆(4),位于所述道岔口处,道岔拨杆切换入口轨道与第一出口轨道的连接或入口轨道与第二出口轨道的连接;
所述第一出口轨道(1)包括:第一底部出口轨道(11)和位于第一底部出口轨道之上的第一顶部出口轨道(12);
所述第二出口轨道(2)包括:第二底部出口轨道(21)和位于第二底部出口轨道之上的第二顶部出口轨道(22);
气缸(5),设置在第一顶部出口轨道或第二顶部出口轨道上;
推杆(6),水平设置,推杆连接所述气缸并且所述推杆位于第一顶部出口轨道和第二顶部出口轨道的上方;
连接杆(7),水平连接所述推杆;
连接轴(8),竖直连接所述连接杆;
道岔拨杆(4),设置在底部入口轨道的底部并连接所述连接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底部出口轨道为直线形,第二底部出口轨道与底部入口轨道位于一条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拨杆为圆弧形,所述道岔拨杆包括首端与末端,所述首端与连接轴连接,末端为自由端,从首端到末端,道岔拨杆逐渐变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悬挂输送线的道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入口轨道包括:平行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何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光大输送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