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生专利>正文

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089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容量相同,并且为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的2倍;第四箱体为红色有害垃圾;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箱体均采用抽屉式推拉设计,抽屉式结构的上方顶板可转动地铰接以使得通过转动顶板可以从上方开启抽屉式结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箱体的顶端面、底端面和两侧侧面上均设有能够相互配合固定的吸盘或滑动卡扣槽,以使得多个箱体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整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箱体的排列顺序和码放方式。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空间形状灵活组装,既节约占地空间,又提升了家庭生活环境的整洁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被称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据统计,我国历年来的生活垃圾积累量已达到50亿吨,大量的垃圾堆积严重制约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垃圾的收集、运输和清理也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国家对于环保重视程度的提高,垃圾分类回收将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有利于回收资源、降低垃圾收运及终端处理的成本、节省土地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实现广泛有效地垃圾分类收集,需要从每个家庭做起,人们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大大提高了垃圾的后续处理以及资源的回收利用的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成本。但是,目前城市中的分类工作大都举步维艰,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居民的垃圾分类工作有待完善。一般家庭使用更多的是普通的垃圾箱,各种垃圾集中到一起,给分类回收带来极大的不便。当前市面所售的垃圾分类箱,由于占据空间较大、分类回收不细致以及垃圾清理和运输困难等,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国家对于垃圾处理的要求,也给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人们造成了困扰。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该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空间形状灵活组装,既节约占地空间,又提升了家庭生活环境的整洁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以及第四箱体;其中,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容量相同,并且为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的2倍;第一箱体为绿色且前方标注餐厨垃圾,第二箱体为橘黄色且前方标注其他垃圾,第三箱体为蓝色且前方标注可回收物,第四箱体为红色且前方标注有害垃圾;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均采用抽屉式推拉设计,并且,抽屉式结构的上方顶板可转动地铰接以使得通过转动顶板可以从上方开启抽屉式结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的顶端面、底端面和两侧侧面上均设有能够相互配合固定的吸盘或滑动卡扣槽,以使得多个箱体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整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的排列顺序和码放方式。优选地,顶板上沿周向方向通过拉链可拆卸地连接有唇板,当顶板盖合时,唇板包裹在箱体顶部边缘处。优选地,唇板与箱体外壁之间通过磁性块相互吸附。优选地,顶板与箱体的侧面之间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接或双头搭扣扣接固定。优选地,箱体顶部中间部位活动铰接有一对支撑杆,支撑杆能够抵靠在顶板内壁上以支撑顶板保持敞开。优选地,支撑杆为可伸缩杆。优选地,箱体内部均设有内桶,内桶的顶端安装有可折叠把手。优选地,内桶的顶端边缘上沿周向方向设有垃圾袋压圈。优选地,抽屉机构后方与箱体内壁的接触面上均设有可相互配合吸附的磁性条。优选地,箱体底端面上均敷设有一层防滑垫。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种类的垃圾在家庭生活中产生的数量也不同,占用垃圾桶的体积也不尽相同,因此设计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容量相同,并且为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的2倍,如此可以合理化利用家庭空间,减少空间浪费。为了使得垃圾分类更加简单,便于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可以掌握并轻松分类,优选第一箱体为绿色且前方标注餐厨垃圾,第二箱体为橘黄色且前方标注其他垃圾,第三箱体为蓝色且前方标注可回收物,第四箱体为红色且前方标注有害垃圾。在家庭生活中,餐厨垃圾是产生频率最高,数量最多,占用空间最大的,同时垃圾需要频繁投放,为了减轻使用时消耗的体力,提高垃圾分类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均采用抽屉式推拉设计,并且,抽屉式结构的上方顶板可转动地铰接以使得通过转动顶板可以从上方开启抽屉式结构;家庭内部空间大小不一,为了便于在不同的位置存放使用垃圾桶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整该分类垃圾桶的组合方式,例如可以两两堆放使用,也可以一个和三个组合分开使用,由此设计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的顶端面、底端面和两侧侧面上均设有能够相互配合固定的吸盘或滑动卡扣槽,以使得多个箱体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整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和第四箱体的排列顺序和码放方式。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第三箱体4-第四箱体5-顶板6-唇板7-磁性块8-双头搭扣9-支撑杆10-可折叠把手11-内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以及第四箱体4;其中,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的容量相同,并且为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的2倍;第一箱体1为绿色且前方标注餐厨垃圾,第二箱体2为橘黄色且前方标注其他垃圾,第三箱体3为蓝色且前方标注可回收物,第四箱体4为红色且前方标注有害垃圾;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均采用抽屉式推拉设计,并且,抽屉式结构的上方顶板5可转动地铰接以使得通过转动顶板5可以从上方开启抽屉式结构;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的顶端面、底端面和两侧侧面上均设有能够相互配合固定的吸盘或滑动卡扣槽,以使得多个箱体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整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的排列顺序和码放方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种类的垃圾在家庭生活中产生的数量也不同,占用垃圾桶的体积也不尽相同,因此设计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2的容量相同,并且为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的2倍,如此可以合理化利用家庭空间,减少空间浪费。为了使得垃圾分类更加简单,便于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可以掌握并轻松分类,优选第一箱体1为绿色且前方标注餐厨垃圾,第二箱体2为橘黄色且前方标注其他垃圾,第三箱体3为蓝色且前方标注可回收物,第四箱体4为红色且前方标注有害垃圾。在家庭生活中,餐厨垃圾是产生频率最高,数量最多,占用空间最大的,同时垃圾需要频繁投放,为了减轻使用时消耗的体力,提高垃圾分类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均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以及第四箱体(4);其中,/n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第二箱体(2)的容量相同,并且为所述第三箱体(3)和所述第四箱体(4)的2倍;/n所述第一箱体(1)为绿色且前方标注餐厨垃圾,所述第二箱体(2)为橘黄色且前方标注其他垃圾,所述第三箱体(3)为蓝色且前方标注可回收物,所述第四箱体(4)为红色且前方标注有害垃圾;/n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均采用抽屉式推拉设计,并且,所述抽屉式结构的上方顶板(5)可转动地铰接以使得通过转动所述顶板(5)可以从上方开启所述抽屉式结构;/n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的顶端面、底端面和两侧侧面上均设有能够相互配合固定的吸盘或滑动卡扣槽,以使得多个箱体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整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的排列顺序和码放方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以及第四箱体(4);其中,
所述第一箱体(1)与所述第二箱体(2)的容量相同,并且为所述第三箱体(3)和所述第四箱体(4)的2倍;
所述第一箱体(1)为绿色且前方标注餐厨垃圾,所述第二箱体(2)为橘黄色且前方标注其他垃圾,所述第三箱体(3)为蓝色且前方标注可回收物,所述第四箱体(4)为红色且前方标注有害垃圾;
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均采用抽屉式推拉设计,并且,所述抽屉式结构的上方顶板(5)可转动地铰接以使得通过转动所述顶板(5)可以从上方开启所述抽屉式结构;
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的顶端面、底端面和两侧侧面上均设有能够相互配合固定的吸盘或滑动卡扣槽,以使得多个箱体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调整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三箱体(3)和第四箱体(4)的排列顺序和码放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组合式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上沿周向方向通过拉链可拆卸地连接有唇板(6),当所述顶板(5)盖合时,所述唇板(6)包裹在所述箱体顶部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生田佳
申请(专利权)人:田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