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酮胶用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065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硅酮胶用包装装置,包括储存罐、离心泵、输送组件以及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料组件和除湿组件;所述储存罐、离心泵、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依次连通,所述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之间且与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相连通,所述输送组件与封装组件连接;所述除湿组件包括除湿箱、风扇以及水分处理机构,所述水分处理机构通过输气管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水分处理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除湿箱的内腔连通,所述风扇的输出端与所述除湿箱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硅酮胶包装时不宜凝结且包装过程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酮胶用包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包装
,尤其是一种硅酮胶用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硅酮胶是一种类似软膏,一旦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固化成一种坚韧的橡胶类固体的材料,主要分为脱醋酸型,脱醇型,脱氨型,脱丙型;硅酮胶因为常被用于玻璃方面的粘接和密封,所以俗称玻璃胶;单组份硅酮玻璃胶是一种类似软膏,一旦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固化成一种坚韧的橡胶类固体的材料;硅酮玻璃胶的粘接力强,拉伸强度大,同时又具有耐候性、抗振性,和防潮、抗臭气和适应冷热变化大的特点;加之其较广泛的适用性,能实现大多数建材产品之间的粘合,因此应用价值非常大。硅酮胶需要分装到小包装膜内密封然后用胶枪进行使用,现有的硅酮胶包装装置在包装硅酮胶的过程中包装好的硅酮胶容易受潮凝结,且包装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酮胶包装稳定且不易受潮的硅酮胶用包装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硅酮胶用包装装置,包括储存有硅酮胶的储存罐、提供动力的离心泵、用于输送包装膜的输送组件以及用于封装包装膜的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分离硅酮胶的压料组件以及用于去除硅酮胶包装过程中水分的除湿组件;所述储存罐、离心泵、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依次连通,所述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之间且与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相连通,所述输送组件与封装组件连接,所述离心泵的输入端与储存罐的出口相连通,该离心泵的输出端与压料组件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带有内腔且可供硅酮胶在其内腔通过的除湿箱、安装在除湿箱外侧壁上的风扇以及安装在除湿箱远离风扇外侧壁上的水分处理机构,所述水分处理机构通过输气管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输气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水分处理机构的输出端相通,该输气管的输出端与风扇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水分处理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除湿箱的内腔连通,所述风扇的输出端与所述除湿箱的内腔连通。优选为:所述水分处理机构包括安装在除湿箱上的隔水筒以及安装在隔水筒上的冷凝器,所述隔水筒的输入端与除湿箱内腔连通,所述隔水筒输出端与所述输气管的输入端连通。优选为:所述除湿箱内侧壁上还设置有水分吸附层,该除湿箱的各内侧壁上均粘接有水分吸附层。优选为: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管、压料筒、千斤顶以及压料塞,所述压料筒水平设置,所述千斤顶位于所述压料筒的左侧,所述压料筒右侧与除湿组件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压料管的输入端与离心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压料管的输出端与压料筒的内腔连通,所述压料塞设置在压料筒内且与压料筒滑动连接,该千斤顶的顶杆输出端穿过压料筒侧壁与压料塞固定,所述压料管上设置有阀门。优选为:所述压料筒上设有用于计算压料筒内硅酮胶体积的刻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之间设置有除湿组件,对硅酮胶包装过程中的水分进行分离除湿,避免包装过程中水分与硅酮胶反应导致硅酮胶凝结给包装造成麻烦,保证了硅酮胶包装的质量;通过除湿箱、风扇、隔水筒以及冷凝器的设置,对包装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处理,结构简单,除湿效率高,保证了硅酮胶包装的质量;通过在除湿箱内壁粘接有水分吸附层的设置,对残留的水分进行吸收,加强了除湿效果,进一步保证了硅酮胶包装的质量以及包装过程的稳定性;压料组件包括压料管、压料筒、千斤顶和压料塞的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强了压料的效率,保证了压料分离硅酮胶的效果,提高了包装过程的稳定性;通过在压料筒上设置有刻度,提高了压料分离的精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除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例为:1、储存罐,2、离心泵,3、输送组件,4、封装组件,5、压料组件,6、除湿组件,7、除湿箱,8、风扇,9、隔水筒,10、冷凝器,11、水分吸附层,12、压料管,13、压料筒,14、千斤顶,15、压料塞,16、输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硅酮胶用包装装置,包括储存有硅酮胶的储存罐1、提供动力的离心泵2、用于输送包装膜的输送组件3以及用于封装包装膜的封装组件4,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分离硅酮胶的压料组件5以及用于去除硅酮胶包装过程中水分的除湿组件6;所述储存罐1、离心泵2、压料组件5和封装组件4依次连通,所述除湿组件6位于所述压料组件5和封装组件4之间且与压料组件5和封装组件4相连通,所述输送组件3与封装组件4连接,所述离心泵2的输入端与储存罐1的出口相连通,该离心泵2的输出端与压料组件5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除湿组件6包括带有内腔且可供硅酮胶在其内腔通过的除湿箱7、安装在除湿箱7外侧壁上的风扇8以及安装在除湿箱7远离风扇8外侧壁上的水分处理机构,所述水分处理机构通过输气管16与所述风扇8连接,所述输气管16的输入端与所述水分处理机构的输出端相通,该输气管16的输出端与风扇8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水分处理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除湿箱7的内腔连通,所述风扇8的输出端与所述除湿箱7的内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在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4之间设置有除湿组件6,通过风扇8、水分处理机构、除湿箱7以及输气管16形成气体循环,对硅酮胶包装过程中的水分进行分离除湿,避免包装过程中水分与硅酮胶反应导致硅酮胶凝结给包装造成麻烦;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包装过程中硅酮胶受潮凝结影响包装器械以及物料浪费,提高了硅酮胶包装的质量,提高了硅酮胶包装过程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水分处理机构包括安装在除湿箱7上的隔水筒9以及安装在隔水筒9上的冷凝器10,所述冷凝器10的输出端朝向所述隔水筒9内腔,所述除湿箱7的上端面与压料组件5连通,该除湿箱7的下端面与封装组件4连通,从压料组件5分离成型的硅酮胶从除湿箱7的上端面进入到除湿箱7内,然后通过自身重力从除湿箱7下端面进入到封装组件4中,所述隔水筒9的输入端与除湿箱7内腔连通,所述隔水筒9输出端与所述输气管16的输入端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水筒9以及冷凝器10的设置,与风扇8和输气管16形成循环,通过冷凝水分由除湿箱7收集水分的方式加强了除湿效果,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强了除湿效率,保证了硅酮胶包装的质量。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酮胶用包装装置,包括储存有硅酮胶的储存罐、提供动力的离心泵、用于输送包装膜的输送组件以及用于封装包装膜的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分离硅酮胶的压料组件以及用于去除硅酮胶包装过程中水分的除湿组件;所述储存罐、离心泵、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依次连通,所述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之间且与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相连通,所述输送组件与封装组件连接;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带有内腔且可供硅酮胶在其内腔通过的除湿箱、安装在除湿箱外侧壁上的风扇以及安装在除湿箱远离风扇外侧壁上的水分处理机构,所述水分处理机构通过输气管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输气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水分处理机构的输出端相通,该输气管的输出端与风扇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水分处理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除湿箱的内腔连通,所述风扇的输出端与所述除湿箱的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酮胶用包装装置,包括储存有硅酮胶的储存罐、提供动力的离心泵、用于输送包装膜的输送组件以及用于封装包装膜的封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分离硅酮胶的压料组件以及用于去除硅酮胶包装过程中水分的除湿组件;所述储存罐、离心泵、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依次连通,所述除湿组件设置在所述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之间且与压料组件和封装组件相连通,所述输送组件与封装组件连接;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带有内腔且可供硅酮胶在其内腔通过的除湿箱、安装在除湿箱外侧壁上的风扇以及安装在除湿箱远离风扇外侧壁上的水分处理机构,所述水分处理机构通过输气管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输气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水分处理机构的输出端相通,该输气管的输出端与风扇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水分处理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除湿箱的内腔连通,所述风扇的输出端与所述除湿箱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用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屠新强廖艺嘉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大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