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047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只有二层外膜,没有内膜;二层外膜的上端和下端各横向地沿宽度设置上热封线和下热封线,将二层外膜粘接成左右开口的袋体,并从下热封线起向上设置若干条纵向热封线,将袋体隔成若干个连续的密封气室;纵向热封线的顶部设置有分叉,分叉成左隔离热封线和右隔离热封线;左隔离热封线和右隔离热封线先共同向上延伸,然后重新连接合并成一个封闭的隔离密封圈;隔离密封线圈的顶部与上热封线之间为充气通道;左隔离热封线与右隔离热封线之间为进气通道;与同步充气热封装置配套使用后,能实现边充气边热封,在充气后即将进气通道封合锁死,锁气更为安全可靠;而且材料成本也大为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
本技术涉及空气密封袋包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充气成型方便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包装领域普遍在用的空气型密封袋,都脱离不了四层膜的结构,其采用二层较厚的外膜作为有一定牢度的袋体外层,而中间的二层较薄的内膜作为气阀膜,用于进气及进气后的止回,构成了充气密封的防震包装袋。可见二层内膜是目前所有空气型密封袋的不可缺少的材料部件,其形成的气阀膜结构也是实现袋体密封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针对二层内膜的气阀膜的结构作不同的改进,从2000年起至今已形成有数十件的国内技术专利及众多的技术专利,如专利号200510025833.4的“一种自粘膜止回空气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200610067311.5的“具有密封体自动闭气及锁气的装置的空气缓冲体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号201610025010.X的“一种空气密封体”等等,可谓层出不穷,但终究还是没有脱离传统的四层膜结构。近几年伴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线上商品交易日益活跃,使得用于商品包装运输的可防震的空气密封袋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也使得价格竟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不少生产厂家为了取得价格优势,只有通过不断减薄外膜层的厚度来达到节省用料,降低成本;有的厂家甚至将外膜层降到了与内膜厚度相同的1-4丝厚,到达了极限。如此,四层膜的厚度务必是二层膜厚度的接近2倍值,而我们知道,不同厚度膜所对应的热封温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同一热封滚轮滚压四层膜和二层膜时,接近2倍的厚度差势必要求有接近2倍温差的热封温度,这对于某些热封线,比如隔离气室之间的纵向热封线,其下部是热封二层膜,上部是热封四层膜,因此往往会造成要不四层膜处脱焊没封完全,要不二层膜处被压烫透穿,产品报废。现阶段缺少一种成本更低,充气更方便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完全摈弃传统的四层膜结构,提供一种成本更低,充气成型更为方便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只有二层外膜,没有内膜;二层外膜的上端和下端各横向地沿宽度设置上热封线和下热封线,将二层外膜粘接成左右开口的袋体,并从下热封线起向上设置若干条纵向热封线,将袋体隔成若干个连续的密封气室;所述纵向热封线的顶部设置有分叉,分叉成左隔离热封线和右隔离热封线;所述左隔离热封线和右隔离热封线先共同向上延伸,然后重新连接合并成一个封闭的隔离密封圈;所述隔离密封圈的顶部与上热封线之间为充气通道;所述左隔离热封线与右隔离热封线之间为进气通道;压缩空气从充气通道横向进入,然后竖向通过并列的进气通道进入到各个密封气室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均为喇叭扩口形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通道与密封气室的连接处设有阻气热封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气热封块为倒U形、倒V形、一字形、圆形、三角形的任一种形状。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实施所述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二层外膜制成所述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的袋体,并根据长度可卷绕成筒待用;(2)实施充气时,将充气直管插入所述袋体的进气通道中进行充气;同时从卷筒中拉伸所述袋体;(3)在所述充气直管的后上方设置割刀;随着所述充气直管的进一步前行伸入,所述割刀能随着割裂所述袋体的上热封线,以保证所述充气直管的前行伸入;(4)在所述充气直管的后下方设有与割刀相对的热封滚轮;随着所述充气直管的进一步前行伸入,所述热封滚轮能随着热封二层外膜;所生成的横向热封线分别穿越左隔离热封线、右隔离热封线以及进气通道,可使进气通道封闭不漏气;(5)通过配置从卷筒中拉伸所述袋体的速度与从充气直管中出来的充气压力,以使达到充气直管在割刀的协作下边充气边能匀速前行,而热封滚轮在密封气室充足气的瞬间对进气通道进行热封闭合。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实施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的同步充气热封装置,包括与气泵相通的充气直管,所述充气直管的后上方设有割刀;所述充气管的后下方设有与割刀相对的热封滚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减少了二层内膜的材料,因此成本大为降低;而且配套本技术的同步充气热封装置,能实现边充气边热封,在充气后即将进气通道封合锁死,锁气更为安全可靠;相比传统的气阀膜止回,本技术更为简洁实用;而且本技术的袋体材料可事先卷绕成筒,配合本技术的同步充气热封装置一起使用,可实现自动化操作,并可根据需要,随心实现定长制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同步充气热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热封线、2下热封线、3纵向热封线、31左隔离热封线、32右隔离热封线、4密封气室、5隔离密封圈、6充气通道、7进气通道、8阻气热封块、9横向热封线;11气泵、12充气直管、13割刀、热封滚轮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只有二层外膜,没有内膜;二层外膜的高度可按所需包装产品的型号高度等情况确定,预先做好不等的规格备用;而宽度上可以无限长,卷绕成筒,使用时根据包装长度需要抽拉出一定距离后进行裁剪。在外膜的高度方向,其上端和下端各横向地沿宽度设置上热封线1和下热封线2,用于将二层外膜粘接住;而自下热封线2起,向上均匀地设置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纵向热封线3,用于将袋体隔成若干个连续的密封气室4;密封气室4充气后成为包装产品的防震缓冲部,即使其中一个破裂也不会影响到其它气室的密封。纵向热封线3的顶部设置有分叉,分叉成左隔离热封线31和右隔离热封线32;如图1所示,左隔离热封线31和右隔离热封线32先共同向上延伸,然后重新连接合并成一个封闭的隔离密封圈5,呈O型或椭圆形,但顶部最好为平直线形,以与上热封线1之间形成充气通道6。左隔离热封线31与右隔离热封线32之间的平行通道为进气通道7;进气通道7的进口和出口均为喇叭扩口形状,以方便引流和出气畅顺。压缩空气从充气通道6横向进入,然后竖向通过各个并列的进气通道7进入到各个密封气室4中。在进气通道7与密封气室4的连接处设有阻气热封块8,阻气热封块8为倒U形、倒V形、一字形、圆形、三角形的任一种形状,用于抵销从密封气室4到进气通道7的空气压力,从而保证充气通道6中的空气压力处在一个较小的恒定值,方便操作。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同步充气热封装置,与本技术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配套使用。该装置包括与气泵11相通的充气直管12,在充气直管12的后上方设有割刀13;在充气管12的后下方设有与割刀13相对的热封滚轮14。本技术实施的具体步骤包括:(1)只用二层外膜制成本技术的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的袋体,并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只有二层外膜,没有内膜;二层外膜的上端和下端各横向地沿宽度设置上热封线(1)和下热封线(2),将二层外膜粘接成左右开口的袋体,并从下热封线(2)起向上设置若干条纵向热封线(3),将袋体隔成若干个连续的密封气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热封线(3)的顶部设置有分叉,分叉成左隔离热封线(31)和右隔离热封线(32);所述左隔离热封线(31)和右隔离热封线(32)先共同向上延伸,然后重新连接合并成一个封闭的隔离密封圈(5);所述隔离密封圈(5)的顶部与上热封线(1)之间为充气通道(6);所述左隔离热封线(31)与右隔离热封线(32)之间为进气通道(7);压缩空气从充气通道(6)横向进入,然后竖向通过并列的进气通道(7)进入到各个密封气室(4)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气阀膜的空气密封袋,只有二层外膜,没有内膜;二层外膜的上端和下端各横向地沿宽度设置上热封线(1)和下热封线(2),将二层外膜粘接成左右开口的袋体,并从下热封线(2)起向上设置若干条纵向热封线(3),将袋体隔成若干个连续的密封气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热封线(3)的顶部设置有分叉,分叉成左隔离热封线(31)和右隔离热封线(32);所述左隔离热封线(31)和右隔离热封线(32)先共同向上延伸,然后重新连接合并成一个封闭的隔离密封圈(5);所述隔离密封圈(5)的顶部与上热封线(1)之间为充气通道(6);所述左隔离热封线(31)与右隔离热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迪弗莱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