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架、供墨泵和称重传感器,所述基座上方一侧设置有主墨盒,所述主墨盒一侧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输墨管,所述输墨管一侧设置有所述供墨泵,所述供墨泵上方设置有输墨软管一,所述输墨软管一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输墨软管一侧设置有称重底座,所述称重底座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称重传感器。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过渡墨盒与墨斗之间通过输墨软管二连通,可以通过检测过渡墨盒的重量,来计算得到墨斗中的油墨量,通过外部控制器设定过渡墨盒中油墨的重量范围,可以自动化的控制供墨泵启动和停止,对墨斗中的油墨进行自动化的补给操作,实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
技术介绍
制袋机就是制作各种塑料包装袋或其他材料包装袋的机器,其加工范围为各种大小厚薄规格不同的塑料或其他材料的包装袋,制袋机一般都匹配有印刷机,对还未进行剪切的薄膜进行染色、印刷花纹等,在制袋印刷机工作过程中,上墨装置使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的制袋印刷机的上墨装置大都时根据包装袋上印制物的色泽度去判断墨斗中的油墨量,不鞥年实现自动化的油墨供给,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解决了吊现有的制袋印刷机的上墨装置大都时根据包装袋上印制物的色泽度去判断墨斗中的油墨量,不鞥年实现自动化的油墨供给,使用起来较为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架、供墨泵和称重传感器,所述基座上方一侧设置有主墨盒,所述主墨盒一侧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输墨管,所述输墨管一侧设置有所述供墨泵,所述供墨泵上方设置有输墨软管一,所述输墨软管一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输墨软管一侧设置有称重底座,所述称重底座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方设置有过渡墨盒,所述基座一侧螺钉固定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墨斗,所述墨斗与所述过渡墨盒之间设置有输墨软管二,所述墨斗上方设置有墨斗辊,所述墨斗辊一侧设置有传墨辊,所述墨斗辊另一侧设置有墨刀。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与所述主墨盒通过卡槽连接,所述主墨盒与所述供墨泵通过所述输墨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供墨泵用来输送所述主墨盒中的油墨,完成对制带印刷机的上墨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与所述输墨软管一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输墨软管一与所述供墨泵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单向阀可以防止所述过渡墨盒中的油墨回流。进一步的,所述称重底座与所述基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过渡墨盒搭接,所述过渡墨盒与所述输墨软管一以及所述输墨软管二均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称重传感器用来对过渡墨盒进行称重操作,由于所述过渡墨盒与所述墨斗之间通过所述输墨软管二连通,可以通过检测所述过渡墨盒的重量,来计算得到墨斗中的油墨量,通过外部控制器设定过渡墨盒中油墨的重量范围,可以自动化的控制所述供墨泵启动和停止,对所述墨斗中的油墨进行自动化的补给操作,实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输墨软管二与所述墨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墨斗与所述基座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墨斗用来储存油墨。进一步的,所述墨斗辊以及所述传墨辊与所述支撑架均滚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墨斗辊旋转,在所述墨斗中沾上油墨,经过所述墨刀的刮离后,将油墨通过所述传墨辊传递给印制辊,完成印刷作业。进一步的,所述墨刀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墨刀可以刮离所述墨斗辊上的油墨,同时在油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回流到所述墨斗内部,实现油墨的重复利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的制袋印刷机的上墨装置大都时根据包装袋上印制物的色泽度去判断墨斗中的油墨量,不鞥年实现自动化的油墨供给,使用起来较为不便的问题,本技术中过渡墨盒与墨斗之间通过输墨软管二连通,可以通过检测过渡墨盒的重量,来计算得到墨斗中的油墨量,通过外部控制器设定过渡墨盒中油墨的重量范围,可以自动化的控制供墨泵启动和停止,对墨斗中的油墨进行自动化的补给操作,实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中供墨泵部位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基座;2、支撑架;3、主墨盒;4、输墨管;5、供墨泵;6、单向阀;7、输墨软管一;8、称重底座;9、称重传感器;10、过渡墨盒;11、输墨软管二;12、墨斗;13、墨斗辊;14、墨刀;15、传墨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包括基座1、支撑架2、供墨泵5和称重传感器9,基座1上方一侧设置有主墨盒3,主墨盒3一侧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输墨管4,输墨管4一侧设置有供墨泵5,供墨泵5上方设置有输墨软管一7,输墨软管一7上设置有单向阀6,输墨软管一7侧设置有称重底座8,称重底座8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称重传感器9,称重传感器9上方设置有过渡墨盒10,基座1一侧螺钉固定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设置有墨斗12,墨斗12与过渡墨盒10之间设置有输墨软管二11,墨斗12上方设置有墨斗辊13,墨斗辊13一侧设置有传墨辊15,墨斗辊13另一侧设置有墨刀14,称重传感器9的型号为TJH-10。如图1-图2所示,基座1与主墨盒3通过卡槽连接,主墨盒3与供墨泵5通过输墨管4连接,供墨泵5用来输送主墨盒3中的油墨,完成对制带印刷机的上墨操作。如图1-图2所示,单向阀6与输墨软管一7通过螺纹连接,输墨软管一7与供墨泵5通过螺纹连接,单向阀6可以防止过渡墨盒10中的油墨回流。如图1所示,称重底座8与基座1通过螺钉连接,称重传感器9与过渡墨盒10搭接,过渡墨盒10与输墨软管一7以及输墨软管二11均通过螺纹连接,称重传感器9用来对过渡墨盒10进行称重操作,由于过渡墨盒10与墨斗12之间通过输墨软管二11连通,可以通过检测过渡墨盒10的重量,来计算得到墨斗12中的油墨量,通过外部控制器设定过渡墨盒10中油墨的重量范围,可以自动化的控制供墨泵5启动和停止,对墨斗12中的油墨进行自动化的补给操作,实用方便。如图1所示,输墨软管二11与墨斗12通过螺纹连接,墨斗12与基座1通过螺钉连接,墨斗12用来储存油墨。如图1所示,墨斗辊13以及传墨辊15与支撑架2均滚动连接,墨斗辊13旋转,在墨斗12中沾上油墨,经过墨刀14的刮离后,将油墨通过传墨辊15传递给印制辊,完成印刷作业。如图1所示,墨刀14与支撑架2通过螺钉连接,墨刀14可以刮离墨斗辊13上的油墨,同时在油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回流到墨斗12内部,实现油墨的重复利用。本技术提到的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此装置时,需要事先将供墨泵5以及称重传感器9与印刷机的控制器连接,墨斗辊13旋转,在墨斗12中沾上油墨,经过墨刀14的刮离后,将油墨通过传墨辊15传递给印制辊,完成印刷作业,由于墨斗12与过渡墨盒10之间通过输墨软管二11连通,可以通过检测过渡墨盒10的重量,来计算得到墨斗12中的油墨量,通过外部控制器设定过渡墨盒10中油墨的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支撑架(2)、供墨泵(5)和称重传感器(9),所述基座(1)上方一侧设置有主墨盒(3),所述主墨盒(3)一侧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输墨管(4),所述输墨管(4)一侧设置有所述供墨泵(5),所述供墨泵(5)上方设置有输墨软管一(7),所述输墨软管一(7)上设置有单向阀(6),所述输墨软管一(7)侧设置有称重底座(8),所述称重底座(8)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称重传感器(9),所述称重传感器(9)上方设置有过渡墨盒(10),所述基座(1)一侧螺钉固定有所述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墨斗(12),所述墨斗(12)与所述过渡墨盒(10)之间设置有输墨软管二(11),所述墨斗(12)上方设置有墨斗辊(13),所述墨斗辊(13)一侧设置有传墨辊(15),所述墨斗辊(13)另一侧设置有墨刀(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支撑架(2)、供墨泵(5)和称重传感器(9),所述基座(1)上方一侧设置有主墨盒(3),所述主墨盒(3)一侧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输墨管(4),所述输墨管(4)一侧设置有所述供墨泵(5),所述供墨泵(5)上方设置有输墨软管一(7),所述输墨软管一(7)上设置有单向阀(6),所述输墨软管一(7)侧设置有称重底座(8),所述称重底座(8)上方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称重传感器(9),所述称重传感器(9)上方设置有过渡墨盒(10),所述基座(1)一侧螺钉固定有所述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墨斗(12),所述墨斗(12)与所述过渡墨盒(10)之间设置有输墨软管二(11),所述墨斗(12)上方设置有墨斗辊(13),所述墨斗辊(13)一侧设置有传墨辊(15),所述墨斗辊(13)另一侧设置有墨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袋印刷机上的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与所述主墨盒(3)通过卡槽连接,所述主墨盒(3)与所述供墨泵(5)通过所述输墨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富瑞达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