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64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封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该换带机构包括第一换带装置、送带装置以及切带装置,所述第一换带装置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换;所述送带装置分别通过高速脉冲以及总线控制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送料;所述切带装置用于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解决了换带需要人工进行参数调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
本技术涉及封边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90后成为家具市场购买的主力军,定制家居的设计越来越年轻化,对色彩的搭配越也来越大胆。设计出了很多色彩鲜明的作品,但是给生产厂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订单花色过多,工厂都害怕接到此类订单,原因很多工厂仍使用传统封边机,封边机在对不同花色的板材进行换带时需要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参数调整,但聘用这类员工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解决了换带需要人工进行参数调整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包括第一换带装置、送带装置、切带装置以及可编辑控制器,所述第一换带装置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换;所述送带装置分别通过高速脉冲以及总线控制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送料;所述切带装置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断。其中,所述第一换带装置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气缸、第一电机、第一电磁阀、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一I/O模块,所述第一I/O模块用于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一接触器均与第一I/O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接触器电连接。其中,所述换带机构还包括第二换带装置、第三换带装置以及第四换带装置,所述第二换带装置、第三换带装置以及第四换带装置均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换。其中,所述第二换带装置、第三换带装置以及第四换带装置的结构均与第一换带装置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送带装置包括第二I/O模块、位置模块、第二电磁阀、伺服驱动器、送带气缸、第二光电传感器以及送带电机,所述第二I/O模块以及位置模块均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用于通过总线控制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二电磁阀以及位置模块均与第二I/O模块电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与位置模块电连接,所述送带气缸与第二电磁阀电连接,所述送带电机与伺服驱动器电连接。其中,所述切带装置包括第三I/O模块、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切带气缸、压带气缸以及避让气缸,所述第三I/O模块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以及第四电磁阀均与第三I/O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分别与第三I/O模块以及切带气缸电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分别与第三I/O模块、压带气缸以及避让气缸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解决了换带需要人工进行参数调整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通过高速脉冲以及串口通讯与可编程控制器进行通讯连接,分别由第一换带装置、送带装置以及切带装置对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反馈,再由可编程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和脉冲信号,从而起到自动调整第一换带装置、送带装置以及切带装置的工作参数。本技术的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无需人工进行参数调节,参数调节自动完成,解决了换带需要人工进行参数调整的问题。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或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以涵盖的范围内。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包括第一换带装置、送带装置、切带装置以及可编辑控制器,所述第一换带装置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换;所述送带装置分别通过高速脉冲以及总线控制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送料;所述切带装置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断。具体的,所述第一换带装置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气缸、第一电机、第一电磁阀、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一I/O模块,所述第一I/O模块用于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一接触器均与第一I/O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接触器电连接。实际使用时,可编程控制器由输入接口、中央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构成,而输入接口、中央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均与串口通讯(RS)以及高速脉冲(PTO)组成通讯网络;而第一I/O模块则通过高速脉冲网络分别与输入接口、中央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连接。其中,第一接触器、第一电磁阀以及光电传感器可发送反馈信号至第一I/O模块,中央处理器负责接收第一I/O模块的反馈信号,而存储器中的ROM中则存储有不同参数下的控制命令;将反馈信号进行处理后从存储器中的ROM中进行数据调取,而RAM则为中央处理器提供运算空间,并发送控制信号至第一I/O模块,由第一I/O模块分别分发控制信号至第一接触器、第一电磁阀中,最终起到调整第一气缸和第一电机工作状态的效果。具体的,所述换带机构还包括第二换带装置、第三换带装置以及第四换带装置,所述第二换带装置、第三换带装置以及第四换带装置均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换;优选的,所述第二换带装置、第三换带装置以及第四换带装置的结构均与第一换带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配置四组换带装置,并配置封边带检测装置,避免未及时更换封边带而造成的损失,也可用于储存多种封边带用于选择,减少换带停机时间,有效提高产能。具体的,所述送带装置包括第二I/O模块、位置模块、第二电磁阀、伺服驱动器、送带气缸、第二光电传感器以及送带电机,所述第二I/O模块以及位置模块均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通过总线控制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二电磁阀以及位置模块均与第二I/O模块电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与位置模块电连接,所述送带气缸与第二电磁阀电连接,所述送带电机与伺服驱动器电连接。具体的,所述切带装置包括第三I/O模块、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切带气缸、压带气缸以及避让气缸,所述第三I/O模块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以及第四电磁阀均与第三I/O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分别与第三I/O模块以及切带气缸电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分别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带装置、送带装置、切带装置以及可编辑控制器,所述第一换带装置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换;所述送带装置分别通过高速脉冲以及总线控制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送料;所述切带装置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带装置、送带装置、切带装置以及可编辑控制器,所述第一换带装置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换;所述送带装置分别通过高速脉冲以及总线控制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送料;所述切带装置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带装置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气缸、第一电机、第一电磁阀、第一接触器以及第一I/O模块,所述第一I/O模块用于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一接触器均与第一I/O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接触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换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带机构还包括第二换带装置、第三换带装置以及第四换带装置,所述第二换带装置、第三换带装置以及第四换带装置均通过高速脉冲与可编辑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及用于对料带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紫云吴亚平詹汝平林沛鸿卢浩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