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包括底座、一号伺服电机和二号伺服电机,所述底座的一端通过安装槽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之间通过螺钉安装有继电器开关,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座设置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电磁泵,所述底座的内表层设置有固化层,所述底座内通过固定扣安装有海绵块,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内通过安装件设置有吸风扇,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限位槽,且一号限位槽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该新型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功能多样,操作简单,便于生产,满足了使用中的多种需求,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
本技术涉及导轨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
技术介绍
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运用在数控机床上,现有的直线导轨装置不能对电器元件进行散热,不能定时进行开启散热,节约电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包括底座、一号伺服电机和二号伺服电机,所述底座的一端通过安装槽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之间通过螺钉安装有继电器开关,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座设置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电磁泵,所述底座的内表层设置有固化层,所述底座内通过固定扣安装有海绵块,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内通过安装件设置有吸风扇,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限位槽,且一号限位槽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所述一号限位槽内设置有一号丝杆,且一号丝杆上套设有一号丝块,所述一号丝块的顶部通过安装板安装有二号限位槽,所述二号限位槽的一侧通过固定板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所述二号限位槽内设置有二号丝杆,且二号丝杆上套设有二号丝块。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泵的输入端位于存储箱内,所述电磁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管与滑轨的滑动槽相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底座内。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海绵块上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继电器开关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片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丝杆和二号丝杆的一端均通过轴承分别连接一号限位槽和二号限位槽内壁一侧,所述一号丝杆和二号丝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号伺服电机和二号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一号限位槽和二号限位槽内底部均嵌设有滑轨,所述一号丝块和二号丝块的底部均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位于滑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一号伺服电机和二号伺服电机工作带动一号丝杆和二号丝杆转动,利用滑块在滑轨内滑动,将一号丝块和二号丝块限位住,从而带动一号丝块和二号丝块沿四个方向移动,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2.通过开启电磁泵,自动将存储箱内的润滑油抽到滑轨的滑动槽内,起到润滑的作用,减小与滑块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摩擦热量的产生,并且减小机械噪音。3.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底座内进行制冷,降低内部温度,开启吸风扇将外界的空气鼓入到底座内,在气压的作用下冷气体从冷风出口排出,将电器元件进行散热,并且降低室内温度,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4.继电器开关工作,在达到设定时间后,开关闭合,从而方便使半导体制冷片与蓄电池接通,进而可以实现在一定时间后打开半导体制冷片,节约电能,通过海绵块吸收冷气,持久降低底座温度,进一步吸收用电设备的热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的电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号伺服电机;2、一号限位槽;3、二号限位槽;4、二号丝杆;5、二号丝块;6、底座;7、一号丝杆;8、吸风扇;9、电磁泵;10、存储箱;11、冷风出口;12、二号伺服电机;13、进风口;14、安装板;15、一号丝块;16、一号丝杆;17、半导体制冷片;18、继电器开关;19、防腐层;20、固化层;21、海绵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包括底座6、一号伺服电机1和二号伺服电机12,所述底座6的一端通过安装槽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17,且半导体制冷片17之间通过螺钉安装有继电器开关18,所述底座6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座设置有存储箱10,所述存储箱10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电磁泵9,所述底座6的内表层设置有固化层20,所述底座6内通过固定扣安装有海绵块21,所述底座6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13,且进风口13内通过安装件设置有吸风扇8,所述底座6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限位槽2,且一号限位槽2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1,所述一号限位槽2内设置有一号丝杆7,且一号丝杆7上套设有一号丝块15,所述一号丝块15的顶部通过安装板安装有二号限位槽3,所述二号限位槽3的一侧通过固定板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12,所述二号限位槽3内设置有二号丝杆4,且二号丝杆4上套设有二号丝块5。其中,所述电磁泵9的输入端位于存储箱10内,所述电磁泵9的输出端通过油管与滑轨的滑动槽相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的制冷端位于底座6内。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开启电磁泵9,自动将存储箱10内的润滑油抽到滑轨的滑动槽内,起到润滑的作用,减小与滑块之间的摩擦阻力。其中,所述固化层20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海绵块21上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继电器开关18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片1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固化层20为聚四氟乙烯涂层防腐防潮密封性高,涂层强度高,经久耐用。其中,所述一号丝杆7和二号丝杆4的一端均通过轴承分别连接一号限位槽2和二号限位槽3内壁一侧,所述一号丝杆7和二号丝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号伺服电机1和二号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相连。其中,所述一号限位槽2和二号限位槽3内底部均嵌设有滑轨,所述一号丝块15和二号丝块5的底部均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位于滑轨内。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滑块在滑轨内滑动,将一号丝块15和二号丝块5限位住,从而带动一号丝块15和二号丝块5沿四个方向移动,自动化程度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工作时,通过一号伺服电机1和二号伺服电机12工作带动一号丝杆16和二号丝杆4转动,利用滑块在滑轨内滑动,将一号丝块15和二号丝块5限位住,从而带动一号丝块15和二号丝块5沿四个方向移动,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通过开启电磁泵9,自动将存储箱10内的润滑油抽到滑轨的滑动槽内,起到润滑的作用,减小与滑块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摩擦热量的产生,并且减小机械噪音;半导体制冷片17对底座6内进行制冷,降低内部温度,开启吸风扇8将外界的空气鼓入到底座6内,在气压的作用下冷气体从冷风出口11排出,将电器元件进行散热,并且降低室内温度,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继电器开关18工作,在达到设定时间后,开关闭合,从而方便使半导体制冷片17与蓄电池接通,进而可以实现在一定时间后打开半导体制冷片17,节约电能,通过海绵块21吸收冷气,持久降低底座6温度,进一步吸收用电设备的热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包括底座(6)、一号伺服电机(1)和二号伺服电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一端通过安装槽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17),且半导体制冷片(17)之间通过螺钉安装有继电器开关(18),所述底座(6)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座设置有存储箱(10),所述存储箱(10)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电磁泵(9),所述底座(6)的内表层设置有固化层(20),所述底座(6)内通过固定扣安装有海绵块(21),所述底座(6)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13),且进风口(13)内通过安装件设置有吸风扇(8),所述底座(6)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限位槽(2),且一号限位槽(2)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1),所述一号限位槽(2)内设置有一号丝杆(7),且一号丝杆(7)上套设有一号丝块(15),所述一号丝块(15)的顶部通过安装板安装有二号限位槽(3),所述二号限位槽(3)的一侧通过固定板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12),所述二号限位槽(3)内设置有二号丝杆(4),且二号丝杆(4)上套设有二号丝块(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式四向运动直线导轨装置,包括底座(6)、一号伺服电机(1)和二号伺服电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一端通过安装槽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17),且半导体制冷片(17)之间通过螺钉安装有继电器开关(18),所述底座(6)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座设置有存储箱(10),所述存储箱(10)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电磁泵(9),所述底座(6)的内表层设置有固化层(20),所述底座(6)内通过固定扣安装有海绵块(21),所述底座(6)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13),且进风口(13)内通过安装件设置有吸风扇(8),所述底座(6)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限位槽(2),且一号限位槽(2)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安装有一号伺服电机(1),所述一号限位槽(2)内设置有一号丝杆(7),且一号丝杆(7)上套设有一号丝块(15),所述一号丝块(15)的顶部通过安装板安装有二号限位槽(3),所述二号限位槽(3)的一侧通过固定板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12),所述二号限位槽(3)内设置有二号丝杆(4),且二号丝杆(4)上套设有二号丝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九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