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129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钻头装置包括基座、若干的安装组件、若干的钻孔组件、驱动机构,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钻孔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组件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钻孔组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钻头装置能同时加工多个孔,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钻头装置。
技术介绍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参见图1与图2,图1为一种汽车防撞梁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汽车防撞梁的左视图。该汽车防撞梁的整体轮廓为左右对称的弧形结构,具体地,该汽车防撞梁包括弧形顶板1、弧形底板2、前侧板3、后侧板4。其中,前侧板3与后侧板4均垂直设置,且前侧板3与后侧板4相互平行。弧形顶板1为一块在其长度方向上弯曲的弧形钣金件,弧形顶板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3的顶部、后侧板4的顶部连接。弧形底板2也为一块在其长度方向上弯曲的弧形钣金件,弧形底板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前侧板3的底部、后侧板4的底部连接。参见图1,该汽车防撞梁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切割出两个斜边,其中,靠近汽车防撞梁底面的斜边是为了确定汽车防撞梁的总长度,靠近汽车防撞梁顶面面的斜边是为了形成汽车防撞梁的两端斜角。另外,在汽车防撞梁的弧形顶板、前侧板、后侧板上均设置有若干的孔。为了加工该汽车防撞梁,专利技术人采用的加工工艺的步骤包括:1、预长锯切;2、拉弯;3、两端切长度;4、两端切斜角;5、钻孔。由于前侧板、后侧板上均设置有较多的孔,所以为了提高钻孔效率,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能同时钻多个孔的钻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头装置,其能同时加工多个孔,从而提高加工效率。一种钻头装置包括基座、若干的安装组件、若干的钻孔组件、驱动机构,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钻孔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组件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钻孔组件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套筒,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其贯穿所述基座,其一端设有第一端盖,其另一端设有第二端盖;第一套筒,其套设在所述安装套筒内,其与所述安装套筒固定连接,其一端设有第一轴承,其另一端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两端分别相抵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轴承的两端分别相抵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端盖。进一步地,还包括螺栓,所述基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与所述基座螺纹连接且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二端盖,其通过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套筒内,其周侧面上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相抵于所述第一轴承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端面;限位件,其套设在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其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其相抵于所述第二轴承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面;钻头,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进一步地,所述钻头与所述安装座通过螺套进行连接,所述钻头插入所述安装座内,所述螺套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座外侧,在所述螺套与所述安装座螺纹连接的过程中,所述安装座的端部发生形变,所述安装座夹紧所述钻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通过紧固螺钉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套筒,其套设在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其位于所述第一端盖内,其两端分别相抵于所述台阶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第四套筒,其套设在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其位于所述第二端盖内,其两端分别相抵于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的两端分别相抵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套设在所述安装座的外侧,所述第三套筒的两端分别相抵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若干的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位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钻头的一端,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若干的皮带压紧件,其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其为圆柱状,其周侧面相抵于所述皮带的表面,其左右端面均过盈配合地安装有第三轴承;若干的插轴,其贯穿所述基座内,其周侧面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端面相抵于所述基座的一侧面,其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相抵于所述基座的另一侧面,其另一端间隙配合地安装在所述第三轴承内。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汽车防撞梁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汽车防撞梁的左视图;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钻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安装组件、钻孔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所述的基座、安装组件、钻孔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所述的皮带压紧件、插轴的组装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所述的基座、皮带压紧件、插轴的组装示意图;附图说明:1、弧形顶板;2、弧形底板;3、前侧板;4、后侧板;100、基座;110、螺纹孔;200、安装组件;210、安装套筒;211、第一通孔;220、第一套筒;221、第二通孔;230、第一轴承;240、第一端盖;250、第二套筒;260、第三套筒;270、第二轴承;280、第二端盖;290、第四套筒;300、钻孔组件;310、安装座;311、台阶部;312、第三通孔;313、缺口;320、限位件;330、钻头;340、螺套;400、驱动机构;410、第一皮带轮;420、第二皮带轮;430、电机;440、皮带压紧件;441、第三轴承;450、插轴;451、限位部;460、皮带;470、限位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钻头装置,参见图3,包括基座100、若干的安装组件200、若干的钻孔组件、驱动机构400。其中,安装组件200固定安装在基座100上。钻孔组件转动设置在安装组件200上。驱动机构400用于驱动钻孔组件转动。参加图3,对应钻孔组件在基座100上的安装位置,在基座100的顶面设有螺纹孔110。沿着基座100的顶面到基座100的底面的垂直方向,该螺纹孔110从基座100的顶面延伸至安装组件200。参加图3至图5,安装组件200包括安装套筒210、第一套筒220、第一轴承230、第一端盖240、第二套筒250、第三套筒260、第二轴承270、第二端盖280、第四套筒290。钻孔组件包括安装座310、限位件320、钻头330、螺套340。其中,安装套筒210为圆筒状,安装套筒210套设在基座100内,安装套筒210的一个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基座100上,安装套筒210的周侧面上设有第一通孔211。第一套筒220为圆筒状,第一套筒220套设在安装套筒210的内孔的中部,第一套筒220的轴线与安装套筒210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套筒220的周侧面上设有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基座(100)、若干的安装组件(200)、若干的钻孔组件、驱动机构(400),所述安装组件(200)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钻孔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组件(200)内,所述驱动机构(400)用于驱动所述钻孔组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座(100)、若干的安装组件(200)、若干的钻孔组件、驱动机构(400),所述安装组件(200)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钻孔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组件(200)内,所述驱动机构(400)用于驱动所述钻孔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200)包括:
安装套筒(210),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00)上,其贯穿所述基座(100),其一端设有第一端盖(240),其另一端设有第二端盖(280);
第一套筒(220),其套设在所述安装套筒(210)内,其与所述安装套筒(210)固定连接,其一端设有第一轴承(230),其另一端设有第二轴承(270),所述第一轴承(230)的两端分别相抵于所述第一套筒(220)、所述第一端盖(240),所述第二轴承(270)的两端分别相抵于所述第一套筒(220)、所述第二端盖(2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所述基座(100)上设有螺纹孔(110),所述螺栓与所述基座(100)螺纹连接且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套筒(210)、所述第一套筒(2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组件包括:
安装座(310),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端盖(240)、所述第一轴承(230)、所述第一套筒(220)、所述第二轴承(270)、所述第二端盖(280),其通过所述第一轴承(230)、所述第二轴承(270)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套筒(210)内,其周侧面上设有台阶部(311),所述台阶部(311)相抵于所述第一轴承(230)远离所述第二轴承(270)的端面;
限位件(320),其套设在所述安装座(310)的外侧,其与所述安装座(310)可拆卸连接,其相抵于所述第二轴承(270)远离所述第一轴承(230)的端面;
钻头(330),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3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330)与所述安装座(310)通过螺套(340)进行连接,所述钻头(330)插入所述安装座(310)内,所述螺套(340)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座(310)外侧,在所述螺套(340)与所述安装座(310)螺纹连接的过程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开军李干希黄钰婷吴家捷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