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罐内反应热快速调控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表面设置N组通孔,所述N≥1,所述通孔内部贯穿安装能够上下移动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下方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设置M组笼状的固定罩,所述M≥2,所述升降台的上端与通孔之间密封设置弹性的波纹管,所述升降台内部设置两个独立的储水仓,升降台下端竖直布置U形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储水仓连通,本反应罐内反应热快速调控装置采用升降台带动固体的原料或催化剂上下运动,改变其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对反应速率进行控制,达到调控反应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罐内反应热快速调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反应热控制设备
,具体为一种反应罐内反应热快速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中,经常会采用罐体作为反应釜进行化工反应,部分化工反应会伴随大量的热释放,因此需要对反应速度进行控制,以控制单位时间内反应产热,保证反应釜的安全生产,而控制反应速度的方法分为控制反应原料和控制反应环境,控制反应原料,需要将原料分批加注,减少单次加注量,从而避免短时间内大量产热,但是在化工反应过程中,往往会伴随气体产生,且会存在液体飞溅的情况,易造成人员烧伤,而现有技术中控制反应环境的手段,多数是直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式,使反应热快速导出,避免热量聚集,但对于固液反应,由于固体较为集中,单点产热较大,而散热不及时,易造成单点热量聚集,引起液体飞溅,且对反应速率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反应罐内反应热快速调控装置,采用升降台带动固体的原料或催化剂上下运动,改变其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对反应速率进行控制,达到调控反应热的目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罐内反应热快速调控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表面设置N组通孔,所述N≥1,所述通孔内部贯穿安装能够上下移动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下方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设置M组笼状的固定罩,所述M≥2,所述升降台的上端与通孔之间密封设置弹性的波纹管;所述升降台内部设置两个独立的储水仓,升降台下端竖直布置U形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储水仓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罩外部设置导热套筒,所述导热套筒与换热管固定安装,采用导热套筒将固定罩与换热管固定,使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反应点接近换热管,有助于热量的快速交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台下方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叶和电机,所述搅拌叶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搅拌叶在竖直方向上与固定罩间隔布置,搅拌叶旋转,带动液体流动,使反应后的液体与为反应的液体快速融合,促进液体与固定罩内的固体接触,且加速液体的温度混合均匀,避免单点温升过快引起的液体飞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管的底部水平固定设置底板,当升降台处于最高位时,底板将分隔板表面对应的通孔密封,当内部反应过于激烈,则将升降台提升至最高位,此时固液分离,停止反应,且底板将分隔板的通孔封闭,避免内部液体溅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台与分隔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竖直布置的伸缩杆,通过伸缩杆的长度变化,带动升降台的快速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反应罐内反应热快速调控装置采用分隔板将反应罐分割为上下独立腔体,且在内部设置能够上下运动的升降台,带动固体原料或催化剂上下浮动,从而改变反应物中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从而调控反应速率,控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反应热,且通过换热管内通入循环水流,快速将产生的热量带走,避免反应位置温升过快造成的液体飞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升降台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台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罩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罐体内部装配示意图。图中:1分隔板、2升降台、201储水仓、202伸缩杆、203底板、204波纹管、205换热管、3搅拌机构、301搅拌叶、302电机、4固定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反应罐内反应热快速调控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分隔板1,分隔板1的表面设置N组通孔,N≥1,通孔内部贯穿安装能够上下移动的升降台2,升降台2下方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设置M组笼状的固定罩4,M≥2,升降台2的上端与通孔之间密封设置弹性的波纹管204;通过设置波纹管204,配合分隔板1使反应罐上下分割为独立的腔体,有效避免下罐内反应生成的气体逃逸至上罐内,同时避免下罐反应时,液体飞溅到分隔板1上方,避免上方部件被腐蚀。升降台2内部设置两个独立的储水仓201,升降台2下端竖直布置U形的换热管205,换热管20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储水仓201连通。采用多组升降台2携带固体原料或催化剂上下运动,改变与反应液体接触的固体面积,从而对反应速率进行控制,且多组升降台2能够单独控制,通过减少或增加与液体接触的升降台2数量,降低或提升反应速度,从而保证反应热的稳定,避免单点温升过快。固定罩4外部设置导热套筒,导热套筒与换热管205固定安装,采用导热套筒将固定罩4与换热管205固定,使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反应点接近换热管205,有助于热量的快速交换。固定罩4和导热套筒均采用与原料不发生反应的材质为宜,在不影响反应的前提下,不影响换热管205的导热能力,且固定罩4选用笼状结构,便于液体进入,与内部的固体进行反应。升降台2下方设置搅拌机构3,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叶301和电机302,搅拌叶301的输入轴与电机302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叶301在竖直方向上与固定罩4间隔布置,搅拌叶301旋转,带动液体流动,使反应后的液体与为反应的液体快速融合,促进液体与固定罩4内的固体接触,且加速液体的温度混合均匀,避免单点温升过快引起的液体飞溅。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适当延长换热管205,且下端换热管205外部不设置固定罩4,当该部分与液体接触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且能够对液体内部温度进行调控。换热管205的底部水平固定设置底板203,当升降台2处于最高位时,底板203将分隔板1表面对应的通孔密封,当内部反应过于激烈,则将升降台2提升至最高位,此时固液分离,停止反应,且底板203将分隔板1的通孔封闭,避免内部液体溅出。升降台2与分隔板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竖直布置的伸缩杆202,通过伸缩杆202的长度变化,带动升降台2的快速运动。伸缩杆202采用电动伸缩杆,其布线和控制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见方式。在使用时:将固体原料或催化剂固定放入固定罩4内,在反应罐下部分内填充反应所需液体,且将两个储水仓201与外置的循环水供应装置连通,反应进行时,伸缩杆202缩短,带动升降台2下降,带动换热管205和固定罩4同步下降,直至固定罩4内的固体与罐内液体接触,使固体与液体开始反应,或催化剂促进液体之间开始反应,且换热管205内快速通入循环水,与反应点附近的液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带走部分反应热,避免温升过快,且电机302工作,带动搅拌叶301转动,促使内部溶液流动,起到搅拌的作用,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电机302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罐内反应热快速调控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分隔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的表面设置N组通孔,所述N≥1,所述通孔内部贯穿安装能够上下移动的升降台(2),所述升降台(2)下方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设置M组笼状的固定罩(4),所述M≥2,所述升降台(2)的上端与通孔之间密封设置弹性的波纹管(204);/n所述升降台(2)内部设置两个独立的储水仓(201),升降台(2)下端竖直布置U形的换热管(205),所述换热管(20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储水仓(20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罐内反应热快速调控装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分隔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的表面设置N组通孔,所述N≥1,所述通孔内部贯穿安装能够上下移动的升降台(2),所述升降台(2)下方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设置M组笼状的固定罩(4),所述M≥2,所述升降台(2)的上端与通孔之间密封设置弹性的波纹管(204);
所述升降台(2)内部设置两个独立的储水仓(201),升降台(2)下端竖直布置U形的换热管(205),所述换热管(20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储水仓(20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罐内反应热快速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4)外部设置导热套筒,所述导热套筒与换热管(205)固定安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华,花月红,郭蔚冰,赵东辉,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华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