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67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48
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器,包括:碟形本体及用来固定碟形本体的系带,所述碟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外接气管气密性套接的气管套管,所述气管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用来固定湿化管道的穿管孔,所述穿管孔内设置有用来保护所述湿化管道的保护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固定湿化管道和氧气管道的同时,还能够与呼吸机套接,能够防止气道湿化管因患者体位的改变及咳嗽而脱出气道,减少了因湿化管道被污染而感染的风险,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的发展与对现代医学的认知,单纯的手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患者疾病就能痊愈或好转,后期的精心护理与专业的技术与设备仪器的应用也非常重要。气管切开是危重患者急救时常需要面临的一项手术,它能够解除患者呼吸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气管切开后的气道湿化及护理则是保障患者后期康复的重要部分。气道湿化分为间断气管内滴药法和持续气管内滴药法,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使用微量泵持续气管内滴药,每小时4-6ml,根据患者痰液粘稠度进行速度调节。置入气道内的延长管常用临床上使用的透明胶带固定,延长管常因患者体位的改变及咳嗽咳痰易脱出气道,导致患者湿化不到位,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当脱出的湿化管道再次放入气道内的过程中易被污染,均增加感染的风险。反复脱管后需再次放入,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病人也不满意。经检索查到:申请号CN201520631059.0,申请日为2015.08.20,名称为“一种气管湿化护罩”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湿化护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正面设有一开口,在罩体的内侧设有一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患者喉部的气管套管套接,连接管的另一端朝向罩体正面上的开口,所述罩体的正面上设有将开口覆盖住的湿化纱布;所述罩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插入输氧管的第一管座和用于插入湿化管的第二管座,所述输氧管和湿化管分别穿过连接管并进入气管套管。但该技术的输氧管和湿化管是直接插在连接管,正面是覆盖湿化纱布的开口,不能与呼吸机的外接气管连接。经检索查到:申请号CN201620482446.7,申请日为2016.05.25,名称为“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的技术,包括与气管套管配合使用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中间设置有贯通孔的防痰部和沿着所述防痰部圆周上设置的固定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由所述贯通孔指向所述固定部的用于安放固定湿化管的管体固定件。但该技术的湿化管是直接插在气道湿化管固定防痰片的圆孔内,也不能与呼吸机的外接气管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与呼吸机等外接气管套接的湿化管固定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器,包括:碟形本体及用来固定所述碟形本体的系带,所述碟形本体包括底部及侧边,所述系带用来固定所述碟形本体,所述碟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外接气管气密性套接的气管套管,所述气管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用来固定湿化管道的穿管孔。这种湿化管道固定方式不会影响气管套管与呼吸机等外接气管的套接。进一步地,所述气管套管凸起地设置在碟形本体的内侧,所述气管套管的内径与气密性套接的所述外接气管的外径匹配。能够利用碟形本体保护湿化管道,同时减少了湿化管的固定器的外形尺寸。进一步地,所述气管套管设置在碟形本体底部的中心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穿管孔为两个,对置地设置在所述气管套管的管壁上,用于固定湿化管道和氧气管道,以便能够在湿化气管的同时还能输送氧气。进一步地,所述穿管孔内设置有用来保护所述湿化管道的保护套管。利用保护套管保护湿化管道和氧气管道,以防止湿化管道和氧气管道被折弯而阻塞。进一步地,所述碟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碟形本体的固定部件,以便将所述碟形本体固定在患者身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为设置在所述侧边上用来固定系带的固定孔,这种固定部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11)为两个,对置地设置在所述侧边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为用来钩挂所述系带的挂钩,所述挂钩为两个,对置地设置在所述侧边上,便于患者挂带。进一步地,所述碟形本体采用医用无毒塑料制成,所述系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使患者挂带舒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固定器在固定湿化管道和氧气管道的同时,还能够与呼吸机等外接气管套接,防止因患者体位的改变及咳嗽将湿化管道脱出气道,避免了湿化不到位、患者痰液粘稠,减少了因湿化管道被污染而感染的风险,减少了护士插管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部、2—侧边、3—气管套管、11—固定孔、12—固定钩、31—穿管孔、32—保护套管、a—气管套内径、b—碟形本体底部直径、c—碟形本体开口部位直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器,包括:碟形本体及用来固定碟形本体的系带,所述碟形本体包括底部2及侧边1。所述碟形本体底部直径b为35mm,所述碟形本体开口部位的直径c为58mm,所述碟形本体的高度为15mm。所述系带用来固定所述碟形本体,所述碟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呼吸机等所述外接气管气密性套接的气管套管3,所述气管套管3的管壁上设置有用来固定湿化管道的穿管孔31,所述气管套3的内径a为21mm。这种湿化管道固定方式不会影响气管套管3与呼吸机等外接气管套接。所述气管套管3凸起地设置在碟形本体的内侧,所述气管套3的内径与气密性套接的所述外接气管的外径匹配。利用碟形本体保护湿化管道,同时减少了湿化管的固定器的外形尺寸。所述气管套管3设置在碟形本体底部2的中心位置。所述穿管孔31内设置有用来保护所述湿化管道的保护套管32。所述湿化管道和氧气管道穿过所述保护套管32后卡在所述穿管孔31的孔口内,利用保护套管32保护所述湿化管道和氧气管道,避免穿管孔31的孔口磨破所述湿化管道和氧气管道,同时还能防止湿化管道和氧气管道被折弯而阻塞。所述穿管孔31为两个,对置地设置在所述气管套管3的管壁上,用于固定湿化管道和氧气管道,以便能够同时湿化气管和输送氧气。所述碟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碟形本体的固定部件,以便将湿化管的固定器固定在患者身上。所述固定部件为设置在所述侧边1上用来固定系带的固定孔11,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所述固定孔11为两个,对置地设置在所述侧边1上。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不同于实施例一中的固定孔11,所述固定部件为用来钩挂所述系带的挂钩12,所述挂钩12为两个,对置地设置在所述侧边1上,便于患者挂带。所述碟形本体采用医用无毒塑料制成,所述系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使患者挂带舒适。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固定器在固定湿化管道和氧气管道的同时,还能够与呼吸机等外接气管套接,防止因患者体位的改变及咳嗽将湿化管道脱出气道,避免了湿化不到位、患者痰液粘稠,减少了因湿化管道被污染而感染的风险,减少了护士插管的工作量。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器,包括:碟形本体及用来固定所述碟形本体的系带,所述碟形本体包括底部(2)及侧边(1),所述系带用来固定所述碟形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外接气管气密性套接的气管套管(3),所述气管套管(3)的管壁上设置有用来固定湿化管道的穿管孔(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湿化管固定器,包括:碟形本体及用来固定所述碟形本体的系带,所述碟形本体包括底部(2)及侧边(1),所述系带用来固定所述碟形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外接气管气密性套接的气管套管(3),所述气管套管(3)的管壁上设置有用来固定湿化管道的穿管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湿化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套管(3)凸起地设置在碟形本体的内侧,所述气管套管(3)的内径与气密性套接的所述外接气管的外径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湿化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套管(3)设置在碟形本体底部(2)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道湿化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孔(31)为两个,对置地设置在所述气管套管(3)的管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道湿化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莹黄雅璇文静尹苗苗谭玉欢孙艳玲潘秋晨侯芬唐超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