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35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具有拆卸口、安装腔及排气部,拆卸口和排气部均与安装腔相连通,拆卸口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下表面上;盖体,与壳体组件枢转连接以盖设在拆卸口上;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具有处于安装腔内的安装状态和处于安装腔外的检修状态,风机组件通过拆卸口在安装状态和检修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装及检修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卸及检修较为困难,即需要将换热器等结构拆下才能将风机组件从空调器壳体组件内拆出进行检修,导致风机组件的检修及更换较为繁琐、复杂,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装及检修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具有拆卸口、安装腔及排气部,拆卸口和排气部均与安装腔相连通,拆卸口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下表面上;盖体,与壳体组件枢转连接以盖设在拆卸口上;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具有处于安装腔内的安装状态和处于安装腔外的检修状态,风机组件通过拆卸口在安装状态和检修状态之间切换。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滑动结构,风机组件通过滑动结构与壳体组件连接,滑动结构与壳体组件可滑动地连接,以通过滑动结构带动风机组件沿预设方向滑动,以使风机组件经由拆卸口在安装状态和检修状态之间切换。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滑轨,设置在壳体组件上且位于安装腔内,滑轨具有安装凹部,至少部分滑动结构伸入安装凹部内且沿预设方向滑动,以使滑动结构带动风机组件相对于滑轨进行运动。进一步地,滑动结构具有过气孔,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设置在壳体组件内且与壳体组件连接,当风机组件处于安装状态时,换热器位于风机组件与排气部之间,风机组件上产生的气流通过过气孔流向换热器,并与换热器进行换热后从排气部排出;其中,换热器和风机组件分别位于滑轨的两侧。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进气部,进气部设置在盖体上,当风机组件处于安装状态时,盖体盖设在拆卸口上,风机组件将壳体组件外的气体通过进气部吸入壳体组件内,并经由换热器的换热作用后从排气部排出。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进气部,进气部设置在壳体组件上,风机组件将壳体组件外的气体通过进气部吸入壳体组件内,并经由换热器的换热作用后从排气部排出。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接水结构,接水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且与壳体组件连接,接水结构位于换热器的下方,以将换热器上产生的水引流至壳体组件外,接水结构包括:第一接水部,与壳体组件连接,第一接水部上设置有引流至壳体组件外的引流管;第二接水部,与换热器连接,第一接水部与第二接水部之间具有过液间隙,换热器上产生的水流至第二接水部上,经由过液间隙流入第一接水部内,并通过引流管流至壳体组件外。进一步地,第一接水部包括:第一遮挡部,与换热器抵接;第一连接部;第二遮挡部,与换热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相对于第一遮挡部靠近滑动结构设置,第二遮挡部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遮挡部连接,第一遮挡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遮挡部与换热器之间形成接水区,引流管与接水区连通。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呈板状,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水平面朝向第二遮挡部倾斜设置。进一步地,第二接水部包括:第二连接部,与换热器连接;引流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以将换热器上产生的水通过过液间隙引流至接水区,并经由引流管引流至壳体组件外。进一步地,引流部包括顺次折弯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相对于水平面朝向第二板段倾斜,第一板段与第二板段之间所呈夹角大于90°;其中,第二板段与第二遮挡部之间形成过液间隙。进一步地,引流部呈板状,引流部相对于水平面朝向第二遮挡部倾斜设置;其中,引流部与第二遮挡部之间形成过液间隙。进一步地,排气部为排气孔,空调器还包括:排风管道,排气孔通过排风管道与外界相连通。进一步地,排气部包括多个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孔。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盖体及风机组件。其中,壳体组件具有拆卸口、安装腔及排气部,拆卸口和排气部均与安装腔相连通,拆卸口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下表面上。盖体与壳体组件枢转连接以盖设在拆卸口上。风机组件具有处于安装腔内的安装状态和处于安装腔外的检修状态,风机组件通过拆卸口在安装状态和检修状态之间切换。这样,当用户或工作人员需要对风机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打开盖体,以使拆卸口裸露。之后,用户或工作人员操作风机组件,以使风机组件从安装状态切换为检修状态,则风机组件经由拆卸口从壳体组件内转移至壳体组件外,以便于用户或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装及检修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降低了用户或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盖体打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处于检修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去除换热器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处于安装状态与检修状态之间的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处于安装状态与检修状态之间的状态时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壳体组件的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4中的空调器的换热器与接水结构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9中的接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接水结构的第一接水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图10中的接水结构的第二接水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3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风机组件与滑动结构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组件;11、拆卸口;12、安装腔;13、框架;20、盖体;30、风机组件;40、滑动结构;41、过气孔;50、滑轨;60、换热器;70、进气部;80、接水结构;81、第一接水部;811、引流管;812、第一遮挡部;813、第一连接部;814、第二遮挡部;82、第二接水部;821、第二连接部;822、引流部;822a、第一板段;822b、第二板段;90、排风管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机组件的拆装及检修较为繁琐、复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如图1至图8及图13所示,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10、盖体20及风机组件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组件(10),具有拆卸口(11)、安装腔(12)及排气部,所述拆卸口(11)和所述排气部均与所述安装腔(12)相连通,所述拆卸口(11)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的下表面上;/n盖体(20),与所述壳体组件(10)枢转连接以盖设在所述拆卸口(11)上;/n风机组件(30),所述风机组件(30)具有处于所述安装腔(12)内的安装状态和处于所述安装腔(12)外的检修状态,所述风机组件(30)通过所述拆卸口(11)在所述安装状态和所述检修状态之间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0),具有拆卸口(11)、安装腔(12)及排气部,所述拆卸口(11)和所述排气部均与所述安装腔(12)相连通,所述拆卸口(11)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的下表面上;
盖体(20),与所述壳体组件(10)枢转连接以盖设在所述拆卸口(11)上;
风机组件(30),所述风机组件(30)具有处于所述安装腔(12)内的安装状态和处于所述安装腔(12)外的检修状态,所述风机组件(30)通过所述拆卸口(11)在所述安装状态和所述检修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滑动结构(40),所述风机组件(30)通过所述滑动结构(40)与所述壳体组件(10)连接,所述滑动结构(40)与所述壳体组件(10)可滑动地连接,以通过所述滑动结构(40)带动所述风机组件(30)沿预设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风机组件(30)经由所述拆卸口(11)在所述安装状态和所述检修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滑轨(5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上且位于所述安装腔(12)内,所述滑轨(50)具有安装凹部,至少部分所述滑动结构(40)伸入所述安装凹部内且沿所述预设方向滑动,以使所述滑动结构(40)带动所述风机组件(30)相对于滑轨(50)进行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40)具有过气孔(41),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换热器(6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内且与所述壳体组件(10)连接,当所述风机组件(30)处于所述安装状态时,所述换热器(60)位于所述风机组件(30)与所述排气部之间,所述风机组件(30)上产生的气流通过所述过气孔(41)流向所述换热器(60),并与所述换热器(60)进行换热后从所述排气部排出;
其中,所述换热器(60)和所述风机组件(30)分别位于所述滑轨(50)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进气部(70),所述进气部(70)设置在所述盖体(20)上,当所述风机组件(30)处于所述安装状态时,所述盖体(20)盖设在所述拆卸口(11)上,所述风机组件(30)将所述壳体组件(10)外的气体通过所述进气部(70)吸入所述壳体组件(10)内,并经由所述换热器(60)的换热作用后从所述排气部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进气部(70),所述进气部(7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上,所述风机组件(30)将所述壳体组件(10)外的气体通过所述进气部(70)吸入所述壳体组件(10)内,并经由所述换热器(60)的换热作用后从所述排气部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接水结构(80),所述接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意明许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