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针回收桶,其包括:桶体,其设置有桶腔;中柱,其下端固定在桶腔的底壁的中间;中柱设置有柱腔,柱腔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螺孔;柱头,其设置在中柱的上端,柱头设置有一第二螺孔;支撑柱,其下端设置有限位头,限位头大于第二螺孔且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支撑柱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桶盖,其设置在支撑柱的上端;卡座,其设置在桶盖的边缘;投放斗,其设置在卡座上;导向管,其上端与投放斗的下端连接且下端能够延伸至桶腔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桶体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以避免占用工作台的空间,且医护人员通过投放斗能方便且安全地往桶腔投放采血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血针回收桶
本技术涉及医疗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采血针回收桶。
技术介绍
采血针是一种在医疗检验过程中用于采集血样的针体,其针头和尾针通过软管连接,针头用于穿刺血管,尾针用于刺入真空采血试管,真空采血试管利用负压将血液吸入管内。采血针为一次性用品,抽血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回收,以方便集中处理。目前,医护人员往往是在工作台上放置利器盒来回收采血针,为避免采血针泄漏,利器盒的开口便需设置得较小,这却导致医护人员往利器盒投放采血针不便,并存在采血针反弹回来刺伤医护人员的风险。另外,利器盒放置在工作台上会占用一定的空间,既妨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又容易被碰倒,甚至从工作台掉落,十分不便。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针回收桶,从而克服现有的对采血针的回收不便且存在医护人员被刺伤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血针回收桶,其中,包括:桶体,其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桶腔;中柱,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桶腔的底壁的中间;该中柱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柱腔,且所述柱腔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螺孔;柱头,其设置在所述中柱的上端且低于所述桶腔的上端,该柱头设置有一第二螺孔;支撑柱,其下端设置有一能够沿着所述柱腔进行升降的限位头,所述限位头大于所述第二螺孔,且所述限位头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该支撑柱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向下越过所述第二螺孔后,所述支撑柱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螺孔降下;桶盖,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卡座,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桶盖的边缘;投放斗,其设置在所述卡座上;以及导向管,其上端与所述投放斗的下端连接,且该导向管的下端能够延伸至所述桶腔的上方。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柱为伸缩柱。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盖的上端设置有手柄。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投放斗上大下小。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桶盖的下端向下凸设有与所述桶腔的上端的大小对应的凸环。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座设置有U型卡口,所述卡座通过所述U型卡口卡在所述桶盖的边缘,所述U型卡口的顶壁设置有一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与一固定螺栓进行啮合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下端穿过所述U型卡口的顶壁后顶靠在所述桶盖上。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螺栓的下端设置有一护垫。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投放斗通过一伸缩杆与所述卡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桶体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以避免占用工作台的空间,医护人员在进行采血时不会触碰到桶体,从而避免了桶体被碰倒的情况。转动桶盖使限位头的第一外螺纹与中柱的第一螺孔分离后,提起桶盖再通过转动使支撑柱的第二外螺纹与柱头的第二螺孔啮合,便能把桶盖升起到达与医护人员的手部相应的高度,再在桶盖上通过卡座安装好投放斗和导向管,医护人员通过投放斗能方便且安全地往桶腔投放使用过的采血针,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被采血针刺伤和感染的风险。2、本技术的支撑柱为伸缩柱,且投放斗通过伸缩杆与卡座连接,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桶盖升起后投放斗的高度和水平位置,以方便医护人员比较舒适地进行采血针的投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采血针回收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桶体,2-中柱,3-柱头,4-支撑柱,5-桶盖,6-卡座,7-投放斗,8-导向管,9-桶腔,10-柱腔,11-第一螺孔,12-第二螺孔,13-限位头,14-第一外螺纹,15-第二外螺纹,16-手柄,17-凸环,18-固定螺栓,19-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采血针回收桶的结构示意图,该采血针回收桶包括桶体1、中柱2、柱头3、支撑柱4、桶盖5、卡座6、投放斗7以及导向管8。参考图1,桶体1为圆柱状桶,其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桶腔9,桶腔9为圆形腔。中柱2的下端固定在桶腔9的底壁的中间,中柱2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柱腔10。中柱2也可以为圆柱体,其柱腔10也为圆形腔。柱腔10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螺孔11,第一螺孔11的直径小于柱腔10的直径。柱头3设置在中柱2的上端且低于桶腔9的上端,从而不影响对桶腔9的上端的封盖。柱头3可以为能够拆卸的,具体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在中柱2的上端。柱头3设置有一第二螺孔12,第二螺孔12的直径也小于柱腔10的直径。继续参考图1,支撑柱4的下端设置有一能够沿着柱腔10进行升降的限位13头,限位头13大于第二螺孔12,限位头13在柱腔10内向上移动至顶靠在柱头3的下端,便不能再继续向上移动。限位头13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螺孔11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14,支撑柱4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螺孔12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15,第二外螺纹15位于限位头13的上方,第二外螺纹15向下越过第二螺孔12后,支撑柱4能够沿着第二螺孔12降下,即支撑柱4在第二外螺纹15之上的柱体小于第二螺孔12。桶盖5设置在支撑柱4的上端。当支撑柱4降下并由限位头13的第一外螺纹14与第一螺孔11进行啮合后,桶盖5便稳定地封盖住桶腔9的上端开口。优选地,桶盖5的下端向下凸设有与桶腔9的上端的大小对应的凸环17,桶盖5封盖住桶腔9的上端开口时,凸环17插入到桶腔9的上端开口,以提高密封性。第一外螺纹14与第一螺孔11分离后,提升桶盖5并使支撑柱4的第二外螺纹15与柱头3的第二螺孔12进行啮合,桶盖5便能升高到与医护人员坐着时的手部对应的位置。优选地,桶盖5的上端设置有手柄16,以方便转动桶盖5来控制两个外螺纹与两个螺孔之间的啮合和分离,也方便提取和转移整个桶体1。继续参考图1,卡座6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桶盖5的边缘。优选地,卡座6设置有U型卡口,卡座6通过U型卡口卡在桶盖5的边缘,U型卡口的顶壁设置有一第三螺孔,第三螺孔与一固定螺栓18进行啮合连接,固定螺栓18的下端穿过U型卡口的顶壁后顶靠在桶盖5上,松开固定螺栓18,便能把卡座6从桶盖5的边缘拆下来。进一步优选地,固定螺栓18的下端设置有一护垫,从而防止固定螺栓18在固定时划伤桶盖5。投放斗7设置在卡座6上,导向管8的上端与投放斗7的下端连接,且导向管8的下端能够延伸至桶腔9的上方,由于投放斗7是位于较外面的,故导向管8倾斜分布。把桶盖5升起后,使卡座6固定在桶盖5的边缘,导向管8的下端位于桶腔9的上方,便可从投放斗7把采血针投放进来,采血针在导向管8的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针回收桶,其特征在于,包括:/n桶体,其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桶腔;/n中柱,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桶腔的底壁的中间;该中柱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柱腔,且所述柱腔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螺孔;/n柱头,其设置在所述中柱的上端且低于所述桶腔的上端,该柱头设置有一第二螺孔;/n支撑柱,其下端设置有一能够沿着所述柱腔进行升降的限位头,所述限位头大于所述第二螺孔,且所述限位头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该支撑柱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向下越过所述第二螺孔后,所述支撑柱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螺孔降下;/n桶盖,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n卡座,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桶盖的边缘;/n投放斗,其设置在所述卡座上;以及/n导向管,其上端与所述投放斗的下端连接,且该导向管的下端能够延伸至所述桶腔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针回收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其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桶腔;
中柱,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桶腔的底壁的中间;该中柱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柱腔,且所述柱腔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螺孔;
柱头,其设置在所述中柱的上端且低于所述桶腔的上端,该柱头设置有一第二螺孔;
支撑柱,其下端设置有一能够沿着所述柱腔进行升降的限位头,所述限位头大于所述第二螺孔,且所述限位头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该支撑柱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向下越过所述第二螺孔后,所述支撑柱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螺孔降下;
桶盖,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
卡座,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桶盖的边缘;
投放斗,其设置在所述卡座上;以及
导向管,其上端与所述投放斗的下端连接,且该导向管的下端能够延伸至所述桶腔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回收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泰阶,伍惠玲,何雨,陆庆华,刘燕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