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20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该隔热罩设有特殊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不仅能够固定隔热棉防止其发生移位,且能够对隔热棉进行有效地压缩,因此在发动机舱的狭小空间内也能使用较大厚度的隔热棉,以此保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热罩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热罩还可以同时设有上部隔热罩和下部隔热罩,在不同层的隔热罩之间限定出空腔,由此可以保证隔热罩具备更加优异的隔热效果。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热罩,在保证能够装配隔热罩的前提下,可以安置较大厚度的隔热罩以保证隔热效果,从而使得紧邻催化器的各个机器的温度环境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A heat shield for engine catalytic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制造领域的汽车隔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车辆的发动机舱空间狭小,其内同时布置有发动机、发电机等发热机器,为了减少由于各发热机器之间的热传导而导致的相互影响,通常会在对应的发热机器外周设有隔热结构。目前使用的汽车用发动机催化器,为了解决其温度控制问题,通常是在其表面设置单层隔热罩,并在隔热罩中设置隔热棉。然而,当发动机为前排气型发动机时,由于催化器的容积较大,致使发动机舱内的布置空间更加狭小,由此使得隔热罩的尺寸、厚度等均受限。而且,催化器的工作温度非常高,因而现有技术中的隔热罩不能很好地满足汽车制造领域对于隔热的要求,其容易影响到周边零部件的工作性能。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催化器隔热结构与发动机舱内的其他部件距离较小,使得对催化器及其周边部件进行拆检维修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所涉及的发动机催化器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分布的进气锥端部、圆筒部和出气锥端部。上述隔热罩具有下部隔热罩。所述下部隔热罩沿所述隔热罩的纵向轴线方向从所述圆筒部的上缘一直延伸至所述出气锥端的末端,以包裹所述圆筒部和出气锥端部。其中,所述下部隔热罩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隔热棉和第一隔热板,其中在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外表面上,沿轴向方向设置至少两排沿其周向按一定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凹陷部,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用于压制所述第一隔热棉并将其固定在发动机催化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陷部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热板上与所述圆筒部的上缘相对的位置处,以及与所述圆筒部的下缘相对的位置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热板还包括朝内凹陷的拉槽,所述拉槽沿槽深方向的横截面逐渐减小,其用于限位所述第一隔热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拉槽的所述横截面呈长圆形或椭圆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隔热罩还包括上部隔热罩,所述上部隔热罩至少在朝向发电机的一侧部分地包裹所述圆筒部和所述进气锥端的下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部隔热罩至少包裹所述下部隔热罩的一部分,且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隔热板、第二隔热棉、第三隔热板,其中,所述第二隔热板包括套设在所述圆筒部上的主体部以及包绕所述进气锥端的朝向发电机一侧的部分且沿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向外延伸的翼状延伸部,所述第三隔热板包括与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所述主体部对应的主体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所述翼状延伸部对应的翼状延伸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热板包括多个朝外突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用于容纳凸焊螺母且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被构造成能够在安装时供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隔热板包括多个朝外突出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被构造成能够与所述第一凸出部适配,所述第二凸出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隔热板包括多个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隔热板还包括多个朝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相对应,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凸出部被构造成能够在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之间形成空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至少两排沿周向间隔一定距离的多个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所述翼状延伸部的上缘设有朝外凸出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和所述第三隔热板协同作用,共同限位所述第二隔热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纵向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凹陷部,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凹陷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朝外突出的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隔热板具有用以避开所述第三凸出部的开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隔热板具有形状、位置与所述第二凹陷部适配的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第三凹陷部共同作用,以压制并限位所述第二隔热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热板包括沿所述圆筒部的纵向对称的两个对分部分,和/或所述第一隔热棉包括沿所述圆筒部的纵向方向对称的两个对分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设有特殊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不仅能够固定隔热棉防止其发生移位,且能够对隔热棉进行有效地压缩,因此在发动机舱的狭小空间内也能使用较大厚度的隔热棉,以此保证本专利技术的隔热罩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隔热罩还可以同时设有上部隔热罩和下部隔热罩,在不同层的隔热罩之间限定出空腔,由此可以保证隔热罩具备更加优异的隔热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隔热罩,在保证能够装配隔热罩的前提下,可以安置较大厚度的隔热罩以保证隔热效果,从而使得紧邻催化器的各个机器的温度环境均能满足设计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图1是发动机舱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发动机催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第一隔热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隔热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隔热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隔热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部分横截面示意图,其示出了上部隔热罩具有三层结构,下部隔热罩具有两层结构的隔热罩的彼此配合关系,其中图12和图13分别示出了不同位置的隔热罩的横截面;图13-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的部分横截面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上部隔热罩具有三层结构,下部隔热罩具有两层结构,且下部隔热罩的两层结构均为沿纵向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的对分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催化器隔热罩。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方向性的术语,例如“左”、“右”、“上”、“下”、“前”、“后”、“水平”、“竖直”等,参考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部件可被置于多种不同的方向,方向性的术语是用于示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图1是表示发动机舱的布置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发动机为前排气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所述发动机催化器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分布的进气锥端部、圆筒部和出气锥端部,所述隔热罩包括:/n下部隔热罩,所述下部隔热罩沿所述隔热罩的纵向轴线方向从所述圆筒部的上缘一直延伸至所述出气锥端部的末端,以包裹所述圆筒部和出气锥端部;/n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隔热罩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隔热棉和第一隔热板,其中在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外表面上,沿轴向方向设置至少两排沿其周向按一定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凹陷部,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用于压制所述第一隔热棉并将其固定在发动机催化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所述发动机催化器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分布的进气锥端部、圆筒部和出气锥端部,所述隔热罩包括:
下部隔热罩,所述下部隔热罩沿所述隔热罩的纵向轴线方向从所述圆筒部的上缘一直延伸至所述出气锥端部的末端,以包裹所述圆筒部和出气锥端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隔热罩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隔热棉和第一隔热板,其中在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外表面上,沿轴向方向设置至少两排沿其周向按一定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凹陷部,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用于压制所述第一隔热棉并将其固定在发动机催化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中,所述第一凹陷部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热板上与所述圆筒部的上缘相对的位置处,以及与所述圆筒部的下缘相对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中,所述第一隔热板还包括朝内凹陷的拉槽,所述拉槽沿槽深方向的横截面逐渐减小,其用于限位所述第一隔热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罩,其中,所述拉槽的所述横截面呈长圆形或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罩,其中,所述隔热罩还包括上部隔热罩,所述上部隔热罩至少在朝向发电机的一侧部分地包裹所述圆筒部和所述进气锥端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罩,其中,所述上部隔热罩至少包裹所述下部隔热罩的一部分,且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隔热板、第二隔热棉、第三隔热板,其中,所述第二隔热板包括套设在所述圆筒部上的主体部以及包绕所述进气锥端的朝向发电机一侧的部分且沿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向外延伸的翼状延伸部,所述第三隔热板包括与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所述主体部对应的主体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所述翼状延伸部对应的翼状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明
申请(专利权)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