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梓筠专利>正文

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04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包括机体,机体设置有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还包括第一气缸、下模、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固定在上工作面的上端中心位置,且第一气缸的压杆向下延伸并垂直穿过上工作面,压杆的下端固定有上模,下模镶嵌固定在下工作面的中心位置,第二气缸固定在机体的下端;且第二气缸的顶杆垂直向上延伸并插入下工作面,顶杆的上端面固定有顶板,顶板与下模滑动连接。黑茶投入下模内,通过上模下压并将黑茶紧压后,再启动第二气缸,带动顶板将下模内的黑茶顶出,方便紧压后的黑茶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
本技术涉及黑茶的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
技术介绍
黑茶由于要运输到西北地区,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减少体积,蒸压成团块。黑茶稍微蒸软后用几十吨、上百吨的重力把它紧压成砖型或其它形状,一斤茶也就是一小块。紧压型的黑茶除了便于携带、保存,还有这样加工出来的茶在香味口感营养方面会好一些。就黑茶追求“越陈越香”的特点来看,收藏黑茶较有利于品质的陈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较为理想的效果。紧压黑茶中添加一定量的茶更,便能增加茶身的气孔,保证氧气充足,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从而形成了黑茶特殊的保健作用。现有的机械设备能够满足黑茶紧压的需要,但是需要将紧压后的黑茶从下模取出存在不小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通过在机体内设置气缸,气缸顶杆延伸至紧压下模下端,在对黑茶紧压后,启动气缸,将黑茶顶出,实现紧压后黑茶与下模的分离,方便紧压后黑茶的取出。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置有上工作面和下工作面,还包括第一气缸、下模、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上工作面的上端中心位置,且第一气缸的压杆向下延伸并垂直穿过上工作面,所述压杆的下端固定有上模,所述下模镶嵌固定在下工作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机体的下端;且第二气缸的顶杆垂直向上延伸并插入下工作面,所述顶杆的上端面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与下模滑动连接。优选的,上模上设置有多组挤压头以及支撑板,所述多组挤压头均匀排列固定在支撑板的中间位置。优选的,下模包括四组侧壁以及多组隔板,所述侧壁组成方形结构,所述隔板固定在侧壁组成的方形结构内,且侧壁与隔板配合形成型腔,所述型腔的位置与大小和挤压头大小相对应。优选的,顶杆插入下工作面并位于侧壁与隔板配合形成型腔内,所述顶杆的上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形状与侧壁与隔板配合形成型腔一致,所述顶板与所述型腔滑动连接,且顶板与所述型腔配合形成黑茶紧压的紧压槽。优选的,挤压头的长度小于所述紧压槽的深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黑茶投入下模内,通过上模下压并将黑茶紧压后,启动第二气缸,带动顶板将下模内的黑茶顶出,方便紧压后的黑茶取出。上模设置多组挤压头,下模通过侧壁与隔板的配合形成与挤压头向对应的型腔,通过挤压头与型腔的配合工作,能够实现一次紧压多组黑茶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的正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的正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上模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下模结构图。图中:1、机体;11、上工作面;12、下工作面;2、第一气缸;21、压杆;22、上模;221、挤压头;222、支撑板;3、下模;31、侧壁;32、隔板;4、第二气缸;41、顶杆;42、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包括机体1,机体1设置有上工作面11和下工作面12,还包括第一气缸2、下模3、第二气缸4,第一气缸2固定在上工作面11的上端中心位置,且第一气缸2的压杆21向下延伸并垂直穿过上工作面11,压杆21的下端固定有上模22,下模3镶嵌固定在下工作面12的中心位置,第二气缸4固定在机体1的下端;且第二气缸4的顶杆41垂直向上延伸并插入下工作面12,顶杆41的上端面固定有顶板42,顶板42与下模3滑动连接。黑茶投入下模3内,通过上模2下压并将黑茶紧压后,再启动第二气缸4,带动顶板42将下模3内的黑茶顶出,方便紧压后的黑茶取出。上模22上设置有多组挤压头221以及支撑板222,多组挤压头221均匀排列固定在支撑板222的中间位置。下模3包括四组侧壁31以及多组隔板32,侧壁31组成方形结构,隔板32固定在侧壁31组成的方形结构内,且侧壁31与隔板32配合形成型腔,型腔的位置与大小和挤压头221大小相对应。能够实现一次紧压多组黑茶的效果。顶杆41插入下工作面12并位于侧壁31与隔板32配合形成型腔内,顶杆41的上端固定有顶板42,顶板42的形状与侧壁31与隔板32配合形成型腔一致,顶板42与所述型腔滑动连接,且顶板42与所述型腔配合形成黑茶紧压的紧压槽。挤压头221压入紧压槽内,完成对黑茶的紧压工作。挤压头221的长度小于所述紧压槽的深度。能够确保紧压后的黑茶保持在固定的厚度,而不会被压坏。具体实施例:将黑茶放置在下模3内,启动第一气缸2,压杆21带动上模22压向下模3,挤压头221与侧壁31和隔板32配合形成的型腔向对应,并将下模3内的黑茶紧压,当紧压置支撑板222顶在下工作面12上时,完成对黑茶的紧压工作,此时黑茶已经被紧压成所需的尺寸。启动第二气缸4,顶杆41带动顶板42向上顶出,顶板42与侧壁31和隔板32配合形成的型腔向匹配,且在侧壁31和隔板32配合形成的型腔内向上顶出并将完成紧压的黑茶顶出下模3,实现黑茶与下模3的分离,方便紧压后的黑茶取出。本技术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体(1)设置有上工作面(11)和】下工作面(12);/n还包括第一气缸(2)、下模(3)、第二气缸(4);/n所述第一气缸(2)固定在上工作面(11)的上端中心位置,且第一气缸(2)的压杆(21)向下延伸并垂直穿过上工作面(11);/n所述压杆(21)的下端固定有上模(22);/n所述下模(3)镶嵌固定在下工作面(12)的中心位置;/n所述第二气缸(4)固定在机体(1)的下端;且第二气缸(4)的顶杆(41)垂直向上延伸并插入下工作面(12);/n所述顶杆(41)的上端面固定有顶板(42);/n所述顶板(42)与下模(3)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1)设置有上工作面(11)和】下工作面(12);
还包括第一气缸(2)、下模(3)、第二气缸(4);
所述第一气缸(2)固定在上工作面(11)的上端中心位置,且第一气缸(2)的压杆(21)向下延伸并垂直穿过上工作面(11);
所述压杆(21)的下端固定有上模(22);
所述下模(3)镶嵌固定在下工作面(12)的中心位置;
所述第二气缸(4)固定在机体(1)的下端;且第二气缸(4)的顶杆(41)垂直向上延伸并插入下工作面(12);
所述顶杆(41)的上端面固定有顶板(42);
所述顶板(42)与下模(3)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茶的多口紧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22)上设置有多组挤压头(221)以及支撑板(222);
所述多组挤压头(221)均匀排列固定在支撑板(222)的中间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梓筠
申请(专利权)人:谢梓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