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鱼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01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捕鱼笼,涉及捕渔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网衣更换麻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网衣,所述网衣包括上网衣、中网衣与下网衣,还包括上下对称设置且分别用于上网衣与中网衣以及中网衣与下网衣之间进行支撑固定的笼架,所述笼架设置有用于咬合网衣边缘部分的咬合机构,所述笼架设置有用于固定网衣被咬合部分的固定机构,具有方便更换网衣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鱼笼
本技术涉及捕渔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捕鱼笼。
技术介绍
鱼笼,属定置延绳式倒须型笼壶类渔具,笼形多为扁圆柱形,为携带方便有的笼具可折叠,作业渔场位于沿岸岩礁间或水域底层。目前,常见的鱼笼其网衣为一体式结构,制造时网衣包在笼架(或架圈)外侧扎结,上面网衣中部留有取鱼口,并穿有扎口绳。侧面网衣均匀分布3—4个口门,倒须网衣缝合成圆锥状,大头边目与口门边目绕缝,其后端均相互连接在一起,固定在笼内。使用时网衣被浸泡在水中,并且回收时鱼笼中鱼获的重量多由底部网衣承受,因此底部网衣与笼架的接触部分易出现损坏。但是,由于网衣多是一体式结构,更换时通常将网衣全部更换,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捕鱼笼,具有方便更换网衣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捕鱼笼,包括网衣,所述网衣包括上网衣、中网衣与下网衣,还包括上下对称设置且分别用于上网衣与中网衣以及中网衣与下网衣之间进行支撑固定的笼架,所述笼架设置有用于咬合网衣边缘部分的咬合机构,所述笼架设置有用于固定网衣被咬合部分的固定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衣包括上网衣、中网衣与下网衣,使用时上网衣与中网衣以及中网衣与上网衣分别通过笼架进行支撑固定。笼架设置有咬合机构,用于咬合网衣边缘部分,笼架设置有固定机构,用于将网衣被咬合部分固定。当网衣出现损坏时,根据破损部分进行拆卸,无需将网衣全部更换,有利于工作人员更换网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笼架包括上笼板与下笼板,所述上笼板底部压覆于下笼板顶部,所述咬合机构包括咬合齿,所述咬合齿固定于上笼板底部,所述下笼板顶部开设有咬合槽,所述咬合齿插接于咬合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咬合齿插接于咬合槽,有利于对网衣进行咬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咬合齿的的竖截面为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一个角竖直向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咬合齿的竖截面为三角形,有利于使咬合齿穿过网衣的网孔,加强咬合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笼架设置有用于限制网衣的限制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限制组件一方面对网衣进行位置限定,另一方面在上笼板压覆下笼板时对上笼板进行导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组件包括限制柱与限制槽,所述限制柱对称设置于下笼板顶部两侧,所述限制槽开设于上笼板底部,所述限制柱插接于限制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限制柱插接于限制槽,限制组件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柱的长度短于限制槽的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柱的长度短于限制槽的深度,当限制槽存在杂物时限制柱能正常插接,不影响咬合齿的咬合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丝,所述下笼板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丝穿过上笼板螺接于下笼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螺丝螺接于螺纹孔,有利于上笼板与下笼板的固定,且螺丝结构简单,固定效果较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使用时先将网衣放置于下笼板顶部,边缘部分通过限制柱进行限制,同时上笼板可根据限制柱进行定位,使上笼板底部压覆于下笼板顶部时咬合齿能够正好插接于咬合槽,有利于夹紧、固定网衣。网衣固定后通过螺丝对上笼板与下笼板进行固定,固定方式简单,拆卸方便,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网衣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突显上网衣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突显下网衣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突显上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突显下笼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网衣;101、上网衣;102、中网衣;103、下网衣;2、笼架;201、上笼板;202、下笼板;3、咬合机构;301、咬合齿;4、固定机构;401、螺丝;5、咬合槽;6、限制组件;601、限制柱;602、限制槽;7、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与图2,一种捕鱼笼,包括网衣1,网衣1包括上网衣101、中网衣102与下网衣103,中网衣102中部设置有多个口门。还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笼架2,笼架2设置有咬合机构3(咬合机构3在图3中标出)。生产制造鱼笼时,上网衣101与中网衣102边缘部分相重合,通过笼架2咬合网衣1重合部分,笼架2设置有固定机构4,被笼架2咬合的重合部分通过固定机构4进行固定。同理下网衣103与中网衣102边缘部分相重合并通过笼架2进行咬合固定,当某一部分网衣1出现损坏时可通过拆卸笼架2对该部分网衣1进行单独更换。参见图2与图3,笼架2包括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的上笼板201与下笼板202,上笼板201与下笼板202的材料优选是塑料材质,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钢铁材质,使用时上笼板201底部压覆于下笼板202顶部。参见图3与图4,咬合机构3包括咬合齿301,咬合齿301的竖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且三角形结构的一个角竖直朝下。咬合齿301有多个且均匀间隔固定于上笼板201底部靠近中轴线部分,下笼板202顶部开设有咬合槽5。参见图1与图2,当上笼板201底部压覆于下笼板202顶部时,咬合齿301插接于咬合槽5(咬合槽5在图4中标出),实现咬合固定网衣1重合部分,此时中网衣102的外周侧边缘部分与上网衣101或者下网衣103相接触,中网衣102的内侧边缘部分与上笼板201的外周侧相接触,使上网衣101、中网衣102与下网衣103在笼架2的咬合固定下形成圆柱型鱼笼。参见图3与图4,笼架2设置有限制组件6,一方面用于限制网衣1(网衣1在图1中标出)位置,方便咬合齿301咬合,另一方便有利于对上笼板201进行导向,使咬合齿301准确对准咬合槽5。限制组件6包括限制柱601与限制槽602,限制柱601对称固定于下笼板202顶部两侧且限制柱601位于咬合齿301远离中轴线一侧,限制槽602开设于上笼板201底部,使用时限制柱601插接于限制槽602。限制柱601的长度长于限制柱601的深度,防止限制槽602内出现杂物时,影响上笼板201与下笼板202的咬合效果。参见图3与图4,固定机构4包括螺丝401,下笼板202顶部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螺纹孔7,螺丝401穿过上笼板201螺接于螺纹孔7,使网衣1(网衣1在图1中标出)被笼架2固定且固定效果较好。使用原理:参见图2与图3,当需要对网衣1进行更换时,通过中网衣102的口门对鱼笼内设置于上笼板201的螺丝401进行旋转取出,使上笼板201与下笼板202可进行分离,取出损坏的网衣1。参见图2与图3,接着将新网衣1通过限制柱601进行限制,然后将上笼板201通过限制柱601进行导向,使咬合齿301对准咬合槽5,用于螺丝401(螺丝401在图3中标出)使用的孔槽同时相对准。最后将上笼板201底部压覆于下笼板202顶部,反转锁上螺丝401进行固定即可,整个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对网衣1进行更换。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鱼笼,包括网衣(1),所述网衣(1)包括上网衣(101)、中网衣(102)与下网衣(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下对称设置且分别用于上网衣(101)与中网衣(102)以及中网衣(102)与下网衣(103)之间进行支撑固定的笼架(2),所述笼架(2)设置有用于咬合网衣(1)边缘部分的咬合机构(3),所述笼架(2)设置有用于固定网衣(1)被咬合部分的固定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鱼笼,包括网衣(1),所述网衣(1)包括上网衣(101)、中网衣(102)与下网衣(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下对称设置且分别用于上网衣(101)与中网衣(102)以及中网衣(102)与下网衣(103)之间进行支撑固定的笼架(2),所述笼架(2)设置有用于咬合网衣(1)边缘部分的咬合机构(3),所述笼架(2)设置有用于固定网衣(1)被咬合部分的固定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鱼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架(2)包括上笼板(201)与下笼板(202),所述上笼板(201)底部压覆于下笼板(202)顶部,所述咬合机构(3)包括咬合齿(301),所述咬合齿(301)固定于上笼板(201)底部,所述下笼板(202)顶部开设有咬合槽(5),所述咬合齿(301)插接于咬合槽(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捕鱼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红陈毓鹭杨永科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瑞泉网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