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0049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涉及一种蟹类养殖设备。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梭子蟹养殖过程中,蜕壳时的相残问题。本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包括可困住梭子蟹的笼体,将幼蟹放于其中养殖,避免直接与同类接触,消除自残因素。所述笼体具有便于在水中滚动的外表轮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立体空间化隔离梭子蟹个体,避免个体间直接接触,消除伤残致死因素。并利用重力势因素使精养安全体中的蟹在攀爬时,带动安全体向其爬行方向移动,有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增加其存活率的同时,大幅降低空间限制对其肉质的影响。

An anti killing culture device for swimming cr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设备
,涉及一种蟹类养殖设备,特别是一种梭子蟹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梭子蟹养殖过程中,极大死亡率来自蜕壳时的相残。梭子蟹在蜕壳时身体较弱,常出项自相残杀现象,在自然水域,梭子蟹在蜕壳时通常都会找到相对封闭的空间隐蔽,防止其他生物袭击,但是在养殖时不能也不便于提供自然的物体为其躲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本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不但能避免梭子蟹在蜕壳时自相残杀,而且还能够使得梭子蟹与装置一起移动,提升梭子蟹成活率及体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包括可困住梭子蟹的笼体,将幼蟹放于其中养殖,避免直接与同类接触,消除自残因素。所述笼体具有便于在水中滚动的外表轮廓。利用重力势因素使精养安全体中的蟹在攀爬时,带动安全体向其爬行方向移动,有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增加其存活率的同时,大幅降低空间限制对其肉质的影响。在防残安全体养殖的同时,可在安全体外同时进行正常的散养或套养。使经济利润最大化。在上述的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中,所述笼体材质密度与所处的水体密度接近,利于笼体的滚动。在上述的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中,所述笼体外表轮廓为正十二面体,使得其既利于滚动又有一定的阻力,还有利于装置的生产。在上述的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中,所述笼体上套有阻挡梭子蟹通过的安全网,以便提高防护能力。安全网的网格大小根据需求选制,幼蟹可以养殖一段时间再放入防残安全体中进行养殖。也可在同一安全体放置两只幼蟹增加存活。防残安全体骨架粗细以及骨架棱长可根据养殖需求进行选择。在上述的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中,所述笼体材质为ABS树脂。材质一般选用耐酸碱,高强度,密度小的材质。在上述的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中,所述正十二面体笼体的棱长在14厘米至16厘米之间。在上述的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中,所述正十二面体外接球的半径为20厘米至22厘米。在上述的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中,笼体骨架为连杆,三个连杆端部通过三向管插头连接,以便于拆卸安装。在上述的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中,所述连杆为管体,管体内设置有配重,以便于调节笼体的沉浮性或滚动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可用防残杀养安全体来阻止其相残。采用ABS树脂等材质制作做防残安全体的骨架,以正十二面体为空间格,并用网格封闭。将幼蟹放于其中养殖,避免直接与同类接触,消除自残因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大大提高梭子蟹成活率,从而提升养殖密度和产量。立体空间化隔离梭子蟹个体,避免个体间直接接触,消除伤残致死因素。并利用重力势因素使精养安全体中的蟹在攀爬时,带动安全体向其爬行方向移动,有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增加其存活率的同时,大幅降低空间限制对其肉质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为具有安全网的笼体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包括可困住梭子蟹的笼体,所述笼体外表轮廓为正十二面体,当然也可以是具有便于在水中滚动的外表轮廓的形状体。所述笼体材质密度与所处的水体密度接近的ABS树脂。所述笼体上套有阻挡梭子蟹通过的安全网,即在笼体上包上一层柔性网,以便提高防护能力。安全网的网格大小根据需求选制,笼体骨架1粗细以及骨架棱长可根据养殖需求进行选择。所述正十二面体笼体的棱长15厘米之间。所述正十二面体外接球的半径为21厘米。将幼蟹放于其中养殖,避免直接与同类接触,消除自残因素。利用重力势因素使精养安全体中的蟹在攀爬时,带动安全体向其爬行方向移动,有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增加其存活率的同时,大幅降低空间限制对其肉质的影响。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笼体骨架为连杆,三个连杆端部通过三向管插头2连接,以便于拆卸安装。所述连杆为管体3,管体内设置有配重,例如可以灌入水或金属,以便于调节笼体的沉浮性。如果只有部分管体灌入质量物,则可改变笼体的重心,从而改变滚动性能,也可使得重心偏向侧容易接触水底,可以将该侧安全网的网孔设置的更大些以便于水底的营养物质进入。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困住梭子蟹的笼体,所述笼体具有便于在水中滚动的外表轮廓;所述笼体外表轮廓为正十二面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困住梭子蟹的笼体,所述笼体具有便于在水中滚动的外表轮廓;所述笼体外表轮廓为正十二面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十二面体笼体的棱长在14厘米至16厘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十二面体外接球的半径为20厘米至2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子蟹防残杀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上套有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烨代小新黄祥彭莹莹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