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备有机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819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备有机肥。收集新鲜的农作物秸秆,进一步粉粹成农作物秸秆悬浮液;在农作物秸秆悬浮液中加入过氧乙酸,并充分搅拌;再用酵素菌进行有氧发酵,再加入功能发酵菌,进行兼氧发酵2~5天。充分实现资料的可循环利用,用微生物进行有氧发酵,能够迅速催化分解秸秆,在短时间内分解成供植物和有益生物利用的营养成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发展自然生态农业,减少环境污染。

A method of preparing organic fertilizer by microbial aerobic fer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的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用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技术介绍
农业上的有益菌几乎全部是腐生性生物,特别是好气性的微生物占多数,其中好气性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都对农业是有益的,施用有氧发酵秸秆堆肥有机肥是为了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有益微生物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与危害,分解有害化学物质(包括农药残留,化学污染),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在长期施用化肥农药,不施有机肥的土壤,生物性极差的土壤,向土壤中施生物肥,微生物因缺乏营养很难发挥作用。目前,农作物秸秆主要用以下方式进行利用:在田间将秸秆粉碎直接翻入地下,这种秸秆还田方法无法控制水分,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发酵。焚烧秸秆还田,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秸秆还田的实践证明,秸秆直接翻入地下还田对作物有害,所以人们有烧秸秆还田习惯。秸秆焚烧还田,仅剩矿物质营养,损失严重,还污染环境,增加空气污染。焚烧秸秆是最大的浪费。把作物秸秆留在地表还田,作物免耕栽培法,将秸秆收割后留在地表,秸秆经夏季降雨高温,进行有氧发酵,对作物安全有效,需要夏季有充足的降雨或灌溉,高温。前提条件是夏季必须有充足的降雨和高温。秸秆做动物饲料过腹还田,将秸秆做动物饲料过腹还田是个好方法。最好的方法是秸秆经过加生物菌有氧发酵,动物粪便不臭,是优质有机肥。无氧发酵是由嫌气性的腐败菌(包括部分好气性的腐败菌),亦称腐败分解、即主要是由嫌气性细菌发酵或者腐败发酵,在没有游离氧气的缺氧状态下旺盛的活动,能夺取氧化物的氧进行呼吸。微生物无氧发酵产物的缺点如下:(1)秸秆无氧发酵有氧发酵的机理是主要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类、纤维素质等分解产生甲烷、胺、氨、吲哚、硫醇、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损伤作物的根。(2)降低作物发芽率,抑制生长、诱发病害。(3)发酵的有机肥酸性,在土壤中生成酸性腐殖质,使地温降低,恶化了土壤的生态系统,同时所含营养除氮、钾元素利用较好外,如磷、镁等其它元素明显降低肥效,改良土壤的综合效果不大。(4)长期使用使土壤酸化,导致土壤重金属释放,污染土壤与农产品。(5)特别值得引起关注的是无氧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增加了环境中的霾,医学称为氧化剂,有害人类生体健康,可降低人类免疫功能和成为产生癌细胞的诱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新鲜的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用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备有机肥。充分实现资料的可循环利用,用微生物进行有氧发酵,能够迅速催化分解秸秆,在短时间内分解成供植物和有益生物利用的营养成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发展自然生态农业,减少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新鲜的农作物秸秆,将农作物秸秆切粹后,与水混合,进一步粉粹成农作物秸秆悬浮液;(2)在农作物秸秆悬浮液中加入过氧乙酸,并充分搅拌;(3)在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过碳酸钠,尿素,再用酵素菌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过碳酸钠逐步分解生成双氧水,使双氧水以40~90ppm的浓度引入发酵体系中;(4)对混合物进行有氧发酵,采用间歇式通气供氧,空气流量为0.6~0.8m3/min,每天通气1~3次,每次通气30~60分钟,每隔1~2天翻堆一次,发酵3~5天即得初步发酵肥料;(5)再加入功能发酵菌,进行兼氧发酵2~5天。优选的,加入水为农作物秸秆重量的10~50%。进一步的,步骤(2)中加入过氧乙酸的量为所述农作物秸秆悬浮液重量的0.01~0.1%。进一步的,步骤(3)中使双氧水以50~60ppm的浓度引入发酵体系中。进一步的,步骤(3)尿素的量为所述农作物秸秆悬浮液重量的0.5~1%。进一步的,步骤(3)中调节发酵体系的pH值为7~8,发酵温度为30~40℃。优选的,步骤(3)中酵素菌的添加量为0.1~0.5%。具体的,步骤(5)中功能发酵菌为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或地衣芽孢杆菌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微生物有氧发酵分解亦称为好气性发酵分解,是利用空气或者水中的氧气进行繁殖的好气性微生物参与分解。有氧发酵的机理是主要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类、纤维素质等,从其中最容易被分解的糖类和蛋白质、脂肪类做营养源的腐生微生物,分泌出分解这些有机物的酶,酶的分解作用又提供了微生物菌体繁殖所需要的养分,养分转化生成菌体组织和其增殖所需要的生活能量又被消耗掉了,最后只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新鲜的农作物秸秆为原料,优选农作物收割后,秸秆未枯萎前收集农作物秸秆,晒干的农作物秸秆中含有的糖分较少,因为糖分一般在秸秆存放过程中或纤维素预处理过程中降解掉。绿色新鲜的农作物秸秆相比晒干枯黄的秸秆,纤维结晶程度低,容易转化为可发酵糖,同时具有丰富的汁液,汁液中含有一定的可发酵糖类,包括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可以轻易地被普通酵素菌发酵生成液体。本专利技术中,农作物秸秆先进行切碎,与水混合,进一步粉粹成农作物秸秆悬浮液,为了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粉碎后的颗粒越细越好,可以采用研磨的方式,也可以是蒸汽爆破的方式,也可以用破壁机进行粉碎。本专利技术中,在发酵前的农作物秸秆悬浮液加入过氧乙酸,能够对物料进行灭菌处理。在发酵过程中,使用酵素菌将糖类转化为有机肥,其他微生物和细菌能够与酵素菌竞争糖,因此,发酵前的灭菌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随着发酵的进行,容易产生杂菌,细菌的量也会逐渐增多,能与酵素菌竞争糖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乳酸菌,乙酸菌等。当杂菌大量生长时,会导致用于有氧发酵的糖减少,同时,形成酸的细菌会降低pH值,从而容易抑制酵素菌的生长。本专利技术中,在发酵体系中加入过碳酸钠是用于发酵过程的灭菌,当发酵体系在发酵前进行灭菌后,可能存在少量的杂菌,随着发酵的继续,杂菌吸收了发酵体系中的营养物质,数量不断增加,消耗发酵体系中的营养物质,使体系中用于酵素菌发酵的糖类物质减少,使液体的产量降低。过碳酸钠无毒,无臭,无污染,具有杀菌,水溶性好等特点。过碳酸钠在弱酸性体系中缓慢分解产生双氧水,具有灭菌作用,但是在酵素菌没有危害,对整个发酵过程都进行持续的灭菌。经实验,在发酵体系中仅需要加入过碳酸钠40~90ppm,即能够有效地对发酵体系中地杂菌进行杀灭。通过检测发酵体系中地乳酸含量,在发酵体系中加入过碳酸钠后,发酵系统中液体部分地乳酸含量按照重量计不超过0.1%,但是在不使用任何抗菌系统的情况下,发酵系统中的乳酸水平会上升到1.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新鲜的农作物秸秆进行有氧发酵,能够充分利用秸秆中的糖分,为发酵提高营养,同时将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降低了生产成本;2.在农作物秸秆的预处理过程中,进行充分粉粹,有利于糖化,能为后续发酵过程提供充分的营养;3.有氧发酵秸秆等生成的腐殖质为中性,造土壤恢复土壤生态环境效果好。分解所生成的氨基酸、葡萄糖、高级酒精,是促进农作物健康发育所需要功能性植物营养剂,既能促进光和作用,强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收集新鲜的农作物秸秆,将农作物秸秆切粹后,与水混合,进一步粉粹成农作物秸秆悬浮液;/n(2)在农作物秸秆悬浮液中加入过氧乙酸,并充分搅拌;/n(3)在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过碳酸钠,尿素,再用酵素菌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过碳酸钠逐步分解生成双氧水,使双氧水以40~90ppm的浓度引入发酵体系中;/n(4)对混合物进行有氧发酵,采用间歇式通气供氧,空气流量为0.6~0.8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新鲜的农作物秸秆,将农作物秸秆切粹后,与水混合,进一步粉粹成农作物秸秆悬浮液;
(2)在农作物秸秆悬浮液中加入过氧乙酸,并充分搅拌;
(3)在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过碳酸钠,尿素,再用酵素菌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过碳酸钠逐步分解生成双氧水,使双氧水以40~90ppm的浓度引入发酵体系中;
(4)对混合物进行有氧发酵,采用间歇式通气供氧,空气流量为0.6~0.8m3/min,每天通气1~3次,每次通气30~60分钟,每隔1~2天翻堆一次,发酵3~5天即得初步发酵肥料;
(5)再加入功能发酵菌,进行兼氧发酵2~5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入水为农作物秸秆重量的1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昱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千亿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