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73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20
一种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涉及列车转向架防积雪结冰装置领域,该结构包括安装在列车底部转向架区舱的壳体,壳体底部设有可横向移动的导向滑板,导向滑板的一端与导流板的一端铰接相连,该导流板的另一端与斜端板的一端铰接相连,斜端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斜端板和一驱动杆的一端铰接相连,可伸缩的该驱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壳体上盖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流板与列车底部平面成一定的角度来引导底部的高速气流向远离转向架区域的方向流动从而减少进人转向架区域的雪粒子。导流板可摆动,可根据列车运行情况,人工调整导流板与列车底部平面形成的夹角以达到导流防雪效果。

A flow control based optimal diversion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snow icing on Bog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转向架防积雪结冰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
技术介绍
风吹雪是铁路雪害三种类型之一,在降雪且风力达到一定强度时,雪被风吹而漂移并形成风雪流。高速列车长时间运行在风雪环境中,环境风夹着雪花进入转向架,雪花的质量很轻,其运动轨迹容易受气流扰动影响。当运动行程存在较多漩涡时,雪花在漩涡内相互吸附,进而黏着在结构表面造成堆积。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雪将越积越多。堆积后的转向架内区域流场受到积雪的干扰,流场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有可能加剧积雪的形成。更为危险的是,转向架区域的制动装置在列车制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会导致转向架上的积雪融化,而融化后的水又迅速转化成冰。转向架部位的弹性元件如空气弹簧和轴箱弹簧在列车运动中也会发热,导致周围的积雪融化,也最终转化成冰。这些附加在转向架上的冰会增加簧上质量,同时由于冰的存在改变了弹簧的约束条件,进而恶化一系悬挂弹簧的弹性系数,严重影响高铁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威胁行车安全。目前,绝大多数高速列车均没有加装防转向架积雪结冰装置,导致高速列车在高寒地区运行时转向架区域产生了极为严重的积雪结冰。少部分高速列车在设备舱端板处安装橡皮胶囊,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转向架入口区域的流动状态,但是在出口区域安装的橡皮胶囊会劣化转向架出口处的流动状态,从而在后侧端板处产生“兜雪”现象。因此,针对严寒天气下的转向架区域积雪积冰现象,急需设计一种装置或结构来降低雪进入转向架区域粒子的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作便捷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设有两个,分设在列车底部转向架舱的两端,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安装在列车底部转向架区舱的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可横向移动的导向滑板,导向滑板的一端与导流板的一端铰接相连,该导流板的另一端与斜端板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斜端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斜端板和一驱动杆的一端铰接相连,可伸缩的该驱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壳体上盖上。本专利技术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它通过导流板与列车底部平面成一定的角度来引导底部的高速气流向远离转向架区域的方向流动从而减少进人转向架区域的雪粒子。导流板可摆动,可根据列车运行情况,调整导流板与列车底部平面形成的夹角以达到最佳的导流防雪效果。由于高速列车可以双向运行,可以使用两个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导流结构安装在转向架舱的两端。当列车从左往右运行时,安装在转向架舱右端的导流结构的斜端板转动一定角度带动着导流板与列车底部平面形成一定的角度,而安装在转向架舱左端的导流结构的导流板不伸出而与列车底部平面重合(平行);当列车从右往左运行时,导流结构的运动与前面所属运动相反。这样使得高速列车的双向运行不受所安装的导流结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第一轴孔,所述斜端板一端设有第一铰接轴,所述斜端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轴孔,所述导流板一端设有第二铰接轴,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铰接轴,所述导向滑板上设有第三轴孔,所述第一铰接轴活动配合穿设在第一轴孔内,所述第二铰接轴活动配合穿设在第二轴孔内,所述第三铰接轴活动配合穿设在第三轴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抵住限位块以限制所述导向滑板运动的距离。固定在导向滑板上的限位块起到一个行程保护的作用,限位块抵住壳体内的凸起部使得导流板不会超过最大预设角度。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设有两个,分设于导向滑板的两侧相对的位置上,所述导向滑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块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和导向滑板固接。增加限位块的行程保护力度,且避免导向滑板受力不均,提高结构稳定性。限位块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导向滑板上,方便更换限位块,限位块和导向滑板分别单独制作,利于降低制作难度。进一步地,导流板和斜端板两侧设置有凸台,该凸台与壳体内壁相啮合。防止雨雪从导流板和斜端板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内,提高导流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与列车底部平面的夹角的变化范围为0~26.7°。无雪天气,导流板为收拢状态,导流板与壳体底部平面的夹角为0°,当有雪时,导流板与列车底部平面的夹角为26.7°。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杆电联以控制驱动杆的伸出和收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它通过导流板与列车底部平面成一定的角度来引导底部的高速气流向远离转向架区域的方向流动从而减少进人转向架区域的雪粒子。导流板可摆动,可根据列车运行情况,人工调整导流板与列车底部平面形成的夹角以达到导流防雪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将图1中壳体上盖爆炸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将图2壳体上盖去掉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将壳体上盖去掉后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将本专利技术去掉壳体上盖后沿图5中AA线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简化后的无雪状态应用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简化后的有雪状态应用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第一轴孔;12、壳体上盖;13、壳体下盖;2、限位块;3、紧固件;4、导向滑板;41、第三轴孔;5、驱动杆;6、导流板;61、第二铰接轴;62、第三铰接轴;7、斜端板;71、第一铰接轴;72、第二轴孔;8、凸起部;9、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设有两个,分设在列车底部转向架舱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可横向移动的导向滑板(4),导向滑板(4)的一端与导流板(6)的一端铰接相连,该导流板(6)的另一端与斜端板(7)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斜端板(7)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斜端板(7)和一驱动杆(5)的一端铰接相连,可伸缩的该驱动杆(5)的另一端铰接在壳体上盖(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设有两个,分设在列车底部转向架舱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可横向移动的导向滑板(4),导向滑板(4)的一端与导流板(6)的一端铰接相连,该导流板(6)的另一端与斜端板(7)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斜端板(7)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斜端板(7)和一驱动杆(5)的一端铰接相连,可伸缩的该驱动杆(5)的另一端铰接在壳体上盖(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流动控制的防转向架积雪结冰优化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第一轴孔(11),所述斜端板(7)一端设有第一铰接轴(71),所述斜端板(7)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轴孔(72),所述导流板(6)一端设有第二铰接轴(61),所述导流板(6)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铰接轴(62),所述导向滑板(4)上设有第三轴孔(41),所述第一铰接轴(71)活动配合穿设在第一轴孔(11)内,所述第二铰接轴(61)活动配合穿设在第二轴孔(72)内,所述第三铰接轴(62)活动配合穿设在第三轴孔(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俊臣徐芳宋春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