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敞开式车顶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70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17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敞开式车顶构造,其包括:车顶开口;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其能够沿固定引导件移动,固定引导件在纵向方向上在车顶开口的相对的侧向边缘下方延伸;用于驱动可移动元件的驱动马达;驱动缆索构件,其至少部分地在固定引导件中被引导,并且连接在驱动马达和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之间,并且在固定引导件中的通道中被引导,驱动缆索构件还包括连接在一个端部处的驱动缆索板,其与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连接,驱动缆索板与固定引导件的至少一个壁可滑动地接合,驱动缆索板还包括分离的至少一个滑动靴状件装置,其可滑动地接合固定引导件的至少一个壁并且能够相对于固定引导件的至少一个壁偏压驱动缆索板。

Vehicle with open roof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敞开式车顶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敞开式车顶构造,所述敞开式车顶构造包括:车辆的固定车顶中的车顶开口;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其能够沿固定引导件移动,所述固定引导件在纵向方向上在车顶开口的相对的侧向边缘下方延伸,所述固定引导件引导可移动元件;用于驱动可移动元件的驱动马达;驱动缆索构件,其至少部分地在固定引导件中被引导,并且连接在驱动马达和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之间。驱动缆索构件在固定引导件中的通道中被引导,并且能够沿纵向方向推动或拉动固定引导件中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驱动缆索构件还包括连接在一个端部处的驱动缆索板,所述驱动缆索板与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连接,驱动缆索板与固定引导件的至少一个壁可滑动地接合。
技术介绍
这种敞开式车顶构造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当用于处于动态环境下的车辆时,这种具有驱动缆索板的构造可能遭受咔哒声。这种咔哒声可能发生在驱动缆索板和引导件的壁表面之间。通常,在敞开式车顶构造的开发过程中,当在动态测试之后检测到咔哒声时,通过较少地增加驱动缆索板的厚度使得不再发生或者减少咔哒声来改善驱动缆索板。为此,必须修改驱动缆索板的塑料部分的注射成型工具。考虑到增加驱动缆索板厚度的过程通常一次在一个以上的步骤中完成,这是非常耗费时间和成本的。一旦驱动缆索板的厚度增加到在动态测试期间不再发出咔哒声的水平,可能存在笨重运行的问题或称为“呻吟”噪声的现象,其由驱动缆索板沿着引导件的壁的表面滑动引起。笨重运行可能导致由电驱动马达产生的更高水平的噪声,或者甚至可能马达的温度超过一定水平导致热熔断使得马达停止运转。所谓的“呻吟”噪声是由称为滑动粘附操作的现象引起的噪声。这种滑动粘附操作是由驱动缆索板和驱动缆索板沿其滑动的引导壁之间的变化的摩擦水平引起的。这种变化的摩擦是由两个表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的现象引起的。如果施加的力足够大以克服静摩擦,那么摩擦力减小到动摩擦可能导致移动的速度的突然显著变化,由此驱动缆索板以连续的方式重复一系列滑动运动、停止、滑动运动、停止等,其在非常短的间隔内发生从而引起呻吟噪声。通过在滑动表面之间添加润滑剂可以避免呻吟噪声,但是这可能导致额外的成本,并且例如可移动屏蔽件或可移动面板的可见表面可能被润滑剂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改进敞开式车顶构造,以便提供无咔哒声的解决方案和至少减少呻吟噪声同时不必修改驱动缆索板的注塑工具并且避免使用润滑剂的解决方案。为了获得这些和其他目的,驱动缆索板还包括分离的至少一个滑动靴状件装置,其可滑动地接合固定引导件的至少一个壁,并且所述滑动靴状件装置能够相对于固定引导件的至少一个壁偏压驱动缆索板。以这种方式,驱动缆索板在引导件中的壁之间被偏压。偏压力选择成使得一方面避免驱动缆索板在动态环境下开始发出咔哒声,另一方面摩擦力不会太高导致滑动靴状件装置与引导件的壁中的一个之间的呻吟噪声。如前所述的敞开式车顶构造可以适配在车辆的车顶的开口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移动元件是可移动面板或可移动屏蔽件,并且其中驱动缆索板直接或间接连接到可移动面板和可移动屏蔽件中的任一个。本专利技术的滑动靴状件装置可以适配到可移动面板的驱动缆索板,也可以适配到可移动屏蔽件的驱动缆索板,也可以设想滑动靴状件装置适配到同时驱动可移动面板和可移动屏蔽件的驱动缆索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驱动缆索板包括主体,并且其中滑动靴状件装置与主体可移动地接合。此外,滑动靴状件装置形成为由POM或同类材料的等同材料制成的容纳部,并且在主体的凹部中被可移动地引导。滑动靴状件装置还包括具有偏压特性的缓冲元件,所述缓冲元件适配在容纳部的内部空间中。缓冲元件在容纳部的内部底部表面和主体的突出部分之间被偏压,以便防止包括滑动靴状件装置的驱动缆索板和固定引导件中的至少一个壁之间的任何间隙。滑动靴状件装置可滑动地接合在形成于驱动缆索板的主体中的孔中,并且由于滑动靴状件装置的内部形成为容纳部,因此具有偏压特性的缓冲元件能够适配在所述容纳部中,并且该缓冲元件在滑动靴状件装置的容纳部形状的内部和主体的突出部分之间被压缩。缓冲元件被如此压缩并因此提供偏压力,该偏压力支撑在驱动缆索板的主体的突出部分上并迫使滑动靴状件装置的上侧部抵靠形成连续的侧向开口的壁中的一个,由此避免任何间隙,因此在动态条件下不会发生咔哒声。此外,缓冲元件提供的偏压力不会太高,并且避免摩擦引起呻吟噪声。为了确保缓冲元件的偏压力不会太高或太低,现在通过仅将缓冲元件的尺寸调整为适应所需的偏压力,变得更容易针对特定类型的敞开式车顶构造以及针对用于可移动屏蔽件的前部梁或驱动可移动面板的机构的缓冲元件的使用来调整该偏压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EPDM缓冲材料包覆成型到容纳部形状的滑动靴状件装置中。这可以在所谓的2K模制工艺中完成,其中在该模制工艺的第一步骤中在2K模制工具中,容纳部由第一材料(例如POM或由同类材料的等同材料)制成,并且随后在该模制工艺的第二步骤中,滑动靴状件装置以第二种材料(例如EPDM或同类材料的等同材料)模制到容纳部中。这样的后续工艺步骤在大量制造产品的成本方面将是有利的,并且其还将EPDM制成的缓冲件附接到容纳部的内部,而无需添加额外的胶合工艺步骤。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缓冲元件由EPDM橡胶或具有偏压特性的同类材料的等同材料制成,并且具有肖氏A40-肖氏A80范围内的肖氏硬度,更具体地说EPDM橡胶的肖氏硬度为肖氏A60。在设计中重要的是偏压力的设计,其对于无咔哒声的设计以及没有呻吟噪声的设计(滑动粘附现象的噪声)来说是所需要的,并且可以针对引导件和驱动缆索板的实际公差进行调整。EPDM橡胶作为缓冲材料在性能上是合适的材料,不仅因为它在实施偏压力方面所需的弹性,而且还因为其阻尼能力。为此,借助于缓冲元件的硬度来调节偏压力可能是有帮助的,由此通过更硬的材料值和/或通过容纳部的上侧部和驱动缆索板上的突出部分之间测量的缓冲元件的更大的高度H可以产生更高的偏压力。可以通过更软的材料硬度和/或缓冲元件的更小的高度H来达到相反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滑动靴状件装置可移动地连接到驱动缆索板的上表面并与固定引导件的至少一个壁接合。滑动靴状件装置的容纳部部分在驱动缆索板的上表面中的开口中被可滑动地引导,该开口具有与容纳部相同的轮廓形状,因此容纳部能够在基本竖向方向上向上或向下滑动而不沿侧向或纵向方向移动。因此,偏压力由容纳部内的缓冲元件产生,由此滑动靴状件装置被夹在形成在固定引导件处的壁和驱动缆索板中的突出部分之间。并且由于容纳部能够沿向上或向下的方向滑动,因此可以随时间调整偏压力。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滑动靴状件装置可移动地连接到驱动缆索板的下表面,并且接合固定引导件的至少一个壁。这可以是出于包装原因或出于引导部分的可制造性原因而必须将滑动靴状件装置上下颠倒布置的情况下的解决方案。驱动缆索板可以仅在驱动缆索板的下侧上具有用于滑动靴状件装置的凹部。或者,当壁的上表面的宽度不足够大以为滑动靴状件装置提供滑动表面时,使滑动靴状件装置接合固定引导件的壁的下滑动表面可能是有利的。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敞开式车顶构造,所述敞开式车顶构造包括,/n车辆的固定车顶(3)中的车顶开口(2),/n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1、4),其能够沿固定引导件(6、6’)移动,所述固定引导件(6、6’)在纵向方向上在车顶开口(2)的相对的侧向边缘下方延伸,所述固定引导件(6、6’)引导可移动元件(1、4),/n用于驱动可移动元件(1、4)的驱动马达(7),/n驱动缆索构件(8、8’),其至少部分地在固定引导件(6、6’)中被引导,并且连接在驱动马达(7)和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1、4)之间,/n驱动缆索构件(8、8’)在固定引导件(6、6’)中的通道(11、11’)中被引导,并且能够沿纵向方向推动或拉动固定引导件(6、6’)中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n驱动缆索构件(8、8’)还包括连接在一个端部处的驱动缆索板(12、12’),所述驱动缆索板与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1、4)连接,/n驱动缆索板(12、12’)与固定引导件(6、6’)的至少一个壁(13A、13B、13C)可滑动地接合,/n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缆索板(12、12’)还包括分离的至少一个滑动靴状件装置(15),其可滑动地接合固定引导件(6、6’)的至少一个壁(13A、13B、13C),并且所述滑动靴状件装置(15)能够相对于固定引导件(6、6’)的至少一个壁(13A、13B、13C)偏压驱动缆索板(12、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敞开式车顶构造,所述敞开式车顶构造包括,
车辆的固定车顶(3)中的车顶开口(2),
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1、4),其能够沿固定引导件(6、6’)移动,所述固定引导件(6、6’)在纵向方向上在车顶开口(2)的相对的侧向边缘下方延伸,所述固定引导件(6、6’)引导可移动元件(1、4),
用于驱动可移动元件(1、4)的驱动马达(7),
驱动缆索构件(8、8’),其至少部分地在固定引导件(6、6’)中被引导,并且连接在驱动马达(7)和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1、4)之间,
驱动缆索构件(8、8’)在固定引导件(6、6’)中的通道(11、11’)中被引导,并且能够沿纵向方向推动或拉动固定引导件(6、6’)中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
驱动缆索构件(8、8’)还包括连接在一个端部处的驱动缆索板(12、12’),所述驱动缆索板与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1、4)连接,
驱动缆索板(12、12’)与固定引导件(6、6’)的至少一个壁(13A、13B、13C)可滑动地接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缆索板(12、12’)还包括分离的至少一个滑动靴状件装置(15),其可滑动地接合固定引导件(6、6’)的至少一个壁(13A、13B、13C),并且所述滑动靴状件装置(15)能够相对于固定引导件(6、6’)的至少一个壁(13A、13B、13C)偏压驱动缆索板(1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开式车顶构造,其中,所述驱动缆索板(12、12’)包括主体(16),并且其中所述滑动靴状件装置(15)与所述主体(16)可移动地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开式车顶构造,其中,所述滑动靴状件装置(15)形成有由POM或同类材料的等同材料制成的容纳部(17),并且在主体(16)中的凹部(18)中被可移动地引导。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敞开式车顶构造,其中,所述滑动靴状件装置(15)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引导件(6、6’)的至少一个壁(13A、13B、13C)接合的带肋的表面(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敞开式车顶构造,其中,所述带肋的表面(19)包括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金
申请(专利权)人:英纳法天窗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