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15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36
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包括传输连接器和互配插座,所述传输连接器插接于所述互配插座上,所述传输连接器包括信号模块、基座以及固定插排,所述信号模块设有多个,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底端均插装于所述基座上,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对接部位均外伸于所述基座,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顶端均插装于所述固定插排上,所述固定插排用以从顶端定位各个所述信号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固定插排分为纵向固定插排和横向固定插排,固定插排上设有设有等距的卡口,卡口个数与信号模块个数相同,信号模块设有与卡口配合的卡座、卡槽,卡口通过卡座、卡槽将若干信号模块模块加固,使连接器在恶劣的振动环境中能正常使用。

A high transmission rate plug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大容量存储、高速通讯等领域,设备内部不同电路板靠连接器连接。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设备对连接器的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信号密度越来越大。信号间的干扰成为连接器速率提升、密度提高的难题。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各高速电连接器厂家采用各种屏蔽差分结构,但现有技术有的达不到56Gbps的使用要求,有的结构工艺复杂、成本昂贵;信号模块结构不紧凑,结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包括传输连接器和互配插座,所述传输连接器插接于所述互配插座上,所述传输连接器包括信号模块、基座以及固定插排,所述信号模块设有多个,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底端均插装于所述基座上,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对接部位均外伸于所述基座,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顶端均插装于所述固定插排上,所述固定插排用以从顶端定位各个所述信号模块,所述基座用以从底端定位各个所述信号模块,所述基座的底部插装于所述互配插座的外壁,所述互配插座的内部开设有阵列分布的信号传输插槽,所述信号模块的对接部位插入于所述信号传输插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多个信号模块安装孔,所述信号模块的对接部位穿过所述信号模块安装孔,所述基座的侧面对称设有向上延伸的上侧板,所述上侧板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外导向槽,所述外导向槽与所述信号模块的底端侧面卡接,所述基座的侧面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下侧板,所述下侧板与所述互配插座的外壁卡接。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模块包括主板、差分信号对、下屏蔽板以及上屏蔽盖板,所述主板侧面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所述下屏蔽板,所述下屏蔽板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差分信号对,所述下屏蔽板的顶部卡接有所述上屏蔽盖板,所述差分信号对置于所述下屏蔽板、所述上屏蔽盖板之间;所述上屏蔽盖板与所述主板卡接为一体。进一步的,所述主板的顶面设有横向分布的卡座,所述主板的顶面开设有纵向向下延伸的卡槽,所述固定插排包括纵向固定插排和横向固定插排,所述卡座卡接于所述横向固定插排上,所述卡槽与所述纵向固定插排插装,所述横向固定插排用以对各个所述信号模块进行横向定位,所述纵向固定插排用以对各个所述信号模块进行纵向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差分信号对的折弯处安装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嵌入于所述下屏蔽板、所述安装槽的折弯缺口内。进一步的,所述下屏蔽板为腔体结构,腔体截面为“C”型或“U”型。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上设有定位柱,所述下屏蔽板上设有卡爪,所述上屏蔽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所述卡爪配合的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插排分为纵向固定插排和横向固定插排,固定插排上设有设有等距的卡口,卡口个数与信号模块个数相同,信号模块设有与卡口配合的卡座、卡槽,卡口通过卡座、卡槽将若干信号模块模块加固,使连接器在恶劣的振动环境中能正常使用;基座设有上侧板、下侧板,用于信号模块、基座以及互配插座三者之间的互配端导向与定位;基座上设有下侧板,下侧板上设有导向柱,互配插座的外壁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柱与导向槽为传输连接器对接提供两级导向。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传输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传输连接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信号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信号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传输连接器,11、信号模块,111、主板,1111、安装槽,1112、定位柱,1113、卡座,1114、卡槽,112、差分信号对,113、下屏蔽板,1131、卡爪,114、固定条,115、上屏蔽盖板,12、基座,121、信号模块安装孔,122、上侧板,123、下侧板,13、纵向固定插排,14、横向固定插排,2、互配插座,21、信号传输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包括传输连接器1和互配插座2,所述传输连接器1插接于所述互配插座2上;所述传输连接器1包括信号模块11、基座12以及固定插排,所述信号模块11设有多个,各个所述信号模块11的底端均插装于所述基座12上,各个所述信号模块11的对接部位均外伸于所述基座12,外伸设置用以方便信号对接部位与互配插座连接;各个所述信号模块11的顶端均插装于所述固定插排上,所述固定插排用以从顶端定位各个所述信号模块11,所述基座12用以从底端定位各个所述信号模块11;所述基座12的底部插装于所述互配插座2的外壁,所述互配插座2的内部开设有阵列分布的信号传输插槽21,所述信号模块11的对接部位插入于所述信号传输插槽21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座12上开设有多个信号模块安装孔121,所述信号模块11的对接部位穿过所述信号模块安装孔121,所述基座12的侧面对称设有向上延伸的上侧板122,所述上侧板122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外导向槽,所述外导向槽与所述信号模块11的底端侧面卡接,所述基座12的侧面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下侧板123,所述下侧板123与所述互配插座2的外壁卡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信号模块11包括主板111、差分信号对112、下屏蔽板113以及上屏蔽盖板115,所述主板111侧面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111,所述安装槽111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下屏蔽板113,所述下屏蔽板113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差分信号对112,所述下屏蔽板113的顶部卡接有所述上屏蔽盖板115,所述差分信号对112置于所述下屏蔽板113、所述上屏蔽盖板115之间;所述上屏蔽盖板115与所述主板111卡接为一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板111的顶面设有横向分布的卡座1113,所述主板111的顶面开设有纵向向下延伸的卡槽1114,所述固定插排包括纵向固定插排13和横向固定插排14,所述卡座1113卡接于所述横向固定插排14上,所述卡槽1114与所述纵向固定插排13插装,所述横向固定插排14用以对各个所述信号模块11进行横向定位,所述纵向固定插排13用以对各个所述信号模块11进行纵向定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差分信号对112的折弯处安装有固定条114,所述固定条114嵌入于所述下屏蔽板113、所述安装槽1111的折弯缺口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屏蔽板113为腔体结构,腔体截面为“C”型或“U”型;腔体结构用以方便差分信号对112的安装,“C”型或“U”型用以保证左、右、下三个面的封闭屏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板111上设有定位柱1112,所述下屏蔽板113上设有卡爪1131,所述上屏蔽盖板115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1112、所述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连接器和互配插座,所述传输连接器插接于所述互配插座上,所述传输连接器包括信号模块、基座以及固定插排,所述信号模块设有多个,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底端均插装于所述基座上,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对接部位均外伸于所述基座,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顶端均插装于所述固定插排上,所述固定插排用以从顶端定位各个所述信号模块,所述基座用以从底端定位各个所述信号模块,所述基座的底部插装于所述互配插座的外壁,所述互配插座的内部开设有阵列分布的信号传输插槽,所述信号模块的对接部位插入于所述信号传输插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连接器和互配插座,所述传输连接器插接于所述互配插座上,所述传输连接器包括信号模块、基座以及固定插排,所述信号模块设有多个,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底端均插装于所述基座上,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对接部位均外伸于所述基座,各个所述信号模块的顶端均插装于所述固定插排上,所述固定插排用以从顶端定位各个所述信号模块,所述基座用以从底端定位各个所述信号模块,所述基座的底部插装于所述互配插座的外壁,所述互配插座的内部开设有阵列分布的信号传输插槽,所述信号模块的对接部位插入于所述信号传输插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多个信号模块安装孔,所述信号模块的对接部位穿过所述信号模块安装孔,所述基座的侧面对称设有向上延伸的上侧板,所述上侧板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外导向槽,所述外导向槽与所述信号模块的底端侧面卡接,所述基座的侧面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下侧板,所述下侧板与所述互配插座的外壁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模块包括主板、差分信号对、下屏蔽板以及上屏蔽盖板,所述主板侧面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青峰曹永泉苏文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