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春楼专利>正文

健康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9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健康气垫,包括有气垫、内气柱,内气柱由中空袋体制成,两端具凸弧状,且在内气柱边面设有一充气口;气垫座中央凹设有供内气柱配合设置的一凹字状的中槽,另在气垫座的边环面设成由三个中空的充气环相连一体的梯形座体,各充气环分别设有充气口。气垫座的各充气环中,底环的环径最粗大,中间的扭力环环径最小,上环环径介于两环体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健康气垫使用舒适、便于调整,可达到健身及恢复疲劳的目的。(*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康气垫,主要是将呈圆柱状的内气柱置入气垫座内,且气垫座周边由上而下依序以中、小、大不同环径的设计,于内气柱及气垫座内分别填充入不同的空气量,以达到可健身运动的目的。由于当前利用做为人们身体的运动健身的器材种类有多种,各种运动器材所针对人们身体运动的部位也有所不同,本技术主要是针对人体的腹部及腰部的运动器材进行探讨,以常规所见到针对身体的腹部及腰部所设计的健身运动用器材而言,通常是配合运用各种机构原理,将各种不同的构件予以特别的组合,在这样的机构中,不但整体构造较为复杂,且制造成本极为昂贵,于设置安装此一运动器材上也必须在建筑物中占有一定的空间,故在收藏储存上更有麻烦不便等缺点。有鉴常规运动器材的缺点,则有另种构造较为简易且体积小的运动器材的设计,其构造参看图5所示,主要是由上、下两硬质的对合的盖体3及4配合多个弹簧32组成,在二相对盖体3及4的对接面上分设留有数个孔槽31、41,于相对合的孔槽31、41间套装一较长的卷状的弹簧32,当用户坐于盖体上,利用身体的摆动使弹簧32在受压后,可生成不同程度的形状变化,故达到摆动健身运动的目的,而上述装置,其明显因为上下盖体3及4的硬度,于使用时常会造成挤伤腰部或使用不舒服的感觉,且于不当的使用摆动角度时,即可能生成弹簧32的断裂或坏损,甚至夹伤用户等不良使用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由内气柱与气垫座所组成的气垫,可依用户的需要填充入一定比例的气体,藉由可压缩变形的气垫及内气柱的特殊设计,依充气程度以简易调整垫体的柔软性,可提供用户的不定向扭动,以达到运动健身、复健活动筋骨及具有消除疲劳等功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本技术所提供的健康气垫,包括有气垫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气柱,内气柱由中空袋体制成,两端具凸弧状,且在内气柱边面设有一充气口;气垫座中央凹设有供内气柱配合设置的一凹字状的中槽,另在气垫座的边环面设成由三个中空的充气环相连一体的梯形座体,各充气环分别设有充气口。所述的健康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座的各充气环中,底环的环径最粗大,中间的扭力环环径最小,上环环径介于两环体间。由于本技术的特别设计,可利用构造简单的内气柱与气垫座的组合,以达到携带方便并可节省收存空间,可作为人体健身运动的健康气垫。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细部构造特征及目的。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装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套设有垫套的立体图。图5是常规的运动器材的立体分解图。请配合参阅图1及2所示,本技术的健康气垫包括有内气柱1及气垫座2所组成,其中内气柱1为一圆柱状且两端具凸弧的中空袋体,另于柱体的边面设置有一充气口11,提供内气柱1的充气使用,又气垫座2是设计为凹字状在中央处凹设有中槽25,气垫座2的边环面设计成由三个中空的充气环相连一体组成,其中底环23环径最粗大,中间的扭力环22环径最小,而上环21的环径则界于两环体间,并于各环靠外侧的边面上各设计有充气口24,提供可分别对各个充气环填充气体。再配合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将内气柱1及气垫座2两组入分别填充入气体,并将内气柱1套置在气垫座2中央的中槽25处定位,填充气体的方式可利用身体的嘴部直接吹气或利用简易的打气装置进行充气,且一般使用时,所必须填充的空气量并不需要达到完全饱和即可,在使用时的充气将较为简易方便,又于组合完成的内气柱1及气垫座2的外形呈一梯形状的座体,其底部宽大在置放使用上必然较为稳定。又参看图4所示,可另以一垫套26配合以拉链(图上未绘)拉合套装于整个气垫结构的外侧,藉由触感良好的布质及特殊的美化丝花27装饰,使整个健康气垫更具美感。也就是说,于实际运用本技术时,是使内气柱1及气垫座2的各边环内填充的空气量呈不完全相同,例如内气柱1填充有约40至50%的空气量、上环21可填充有约30至40%的空气量、扭力环22可填充有约20至30%的空气量及底环23可填充有约100%的空气量,如此,于内气柱1及气垫座2组合后,则因两垫体间相互均留有适当的压缩变形量,加上气垫座2因边环面的各环的特殊叠制方式及底环23呈较宽大的设计且填充有较多的空气量,可供置放时更平稳定位更确实,而于较小的扭力环22,使座体边面呈一中间凹下的设计,供使用时在不规则压缩或扭动时,可使座体随的变形并生成弹性扭力,而可提供健身者对于身体的腹部及腰部的运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本技术的构造简单,仅由一内气柱配合气垫座组成,在制造上极为简单容易并且为一价廉的产品,在收藏储存时,仅需将所填充内的空气予以放出后即可收折,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因此,除了可成为一健身运动用品外,由于特殊设计的弹性作用,使得长期卧床的病人亦仅需以较小的施力即可生成摆动,而可达到复健、运动及活动筋骨;本技术所具有任意角度扭动的特殊功效,亦可提供为痔疮患者或一般人久坐的坐垫使用,藉由扭动自如的设计,供活动筋骨输畅血气,使久坐舒适。权利要求1·一种健康气垫,包括有气垫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气柱,内气柱由中空袋体制成,两端具凸弧状,且在内气柱边面设有一充气口;气垫座中央凹设有供内气柱配合设置的一凹字状的中槽,另在气垫座的边环面设成由三个中空的充气环相连一体的梯形座体,各充气环分别设有充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座的各充气环中,底环的环径最粗大,中间的扭力环环径最小,上环环径介于两环体间。专利摘要一种健康气垫,包括有气垫、内气柱,内气柱由中空袋体制成,两端具凸弧状,且在内气柱边面设有一充气口;气垫座中央凹设有供内气柱配合设置的一凹字状的中槽,另在气垫座的边环面设成由三个中空的充气环相连一体的梯形座体,各充气环分别设有充气口。气垫座的各充气环中,底环的环径最粗大,中间的扭力环环径最小,上环环径介于两环体间。本技术健康气垫使用舒适、便于调整,可达到健身及恢复疲劳的目的。文档编号A47C3/16GK2257458SQ9621422公开日1997年7月9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马石麟 申请人:许春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康气垫,包括有气垫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气柱,内气柱由中空袋体制成,两端具凸弧状,且在内气柱边面设有一充气口;气垫座中央凹设有供内气柱配合设置的一凹字状的中槽,另在气垫座的边环面设成由三个中空的充气环相连一体的梯形座体,各充气环分别设有充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石麟
申请(专利权)人:许春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