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761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包括底座、传送带、制冷箱、水箱、第三导向辊、蛇形散热管和控制器,所述底座的下方均布安装有四根支撑腿,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之间安装有传送带;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水箱,水箱内由左向右均布安装有多个第三导向辊;所述水箱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下方右侧连接有蛇形散热管,固定板的左侧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均布安装有多个凸起,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底座的左侧安装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水箱内从左至右设置多个第三导向辊能够增加传送带在水箱内的行程和停留时间,使传送带在水箱内的冷却更加充分。

A conveyor for cooling hot fo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锻件传送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根据锻造温度,可以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热锻是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锻造工艺,锻造时变形金属流动剧烈,锻件与模具接触时间较长。因此要求模具材料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高温强度和硬度、冲击韧性、耐热疲劳性和耐磨性且便于加工。热锻得到的工件一般通过传送装置进行传送,但热锻的工件出模后,表面温度仍然很高,且自然降温冷却速度慢,传送时容易使传送带升温,降低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容易使传送装置上的零部件和润滑脂等受热变形或者失效,导致传送装置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包括底座、传送带、制冷箱、水箱、第三导向辊、蛇形散热管和控制器,所述底座的下方均布安装有四根支撑腿,支撑腿的下方安装有滑轮,底座上方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辊,第一传送辊的后侧安装有电机,底座上方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辊,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之间安装有传送带,固定架上方的中间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有风机;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水箱,水箱的左侧上方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通口,水箱的右侧上方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通口,第一通口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导向辊,第二通口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导向辊,水箱内由左向右均布安装有多个第三导向辊;所述水箱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水泵,第一连接管的下方右侧连接有蛇形散热管,蛇形散热管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右侧连接到水箱的右侧上方,水箱下方的右侧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左侧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均布安装有多个凸起,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底座的左侧安装有控制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气管的下方安装有制冷箱,制冷箱内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箱的下方均布安装有多个喷气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之间安装有隔热板,隔热板位于水箱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送带经第一导向辊、第三导向辊、第二导向辊依次传送,相邻的两个第三导向辊之间的传送带上下交错传送。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缆线分别与电机、制冷箱、风机、水泵、散热风扇之间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水箱内从左至右设置多个第三导向辊能够增加传送带在水箱内的行程和停留时间,使传送带在水箱内的冷却更加充分。2.通过设置水泵、蛇形散热管和散热风扇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水箱内换热的水进行快速冷却后重新输送到水箱内,使水箱内的冷水能够循环的传送带进行冷却。3.通过设置的风机和制冷箱能够将冷却后的空气吹向传送带和传送带上的热锻件,提高冷却效果。4.通过设置的凸起能够使锻件的底部与传送带保持一定的间隙,更加便于散热,同时能够防止锻件的底部贴合在传送带上高温烫伤传送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中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中传送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传送辊;3、第二传送辊;4、电机;5、传送带;6、固定架;7、进口;8、出口;9、制冷箱;10、喷气嘴;11、进气管;12、风机;13、支撑腿;14、滑轮;15、隔热板;16、水箱;17、第一通口;18、第二通口;19、第一导向辊;20、第二导向辊;21、第三导向辊;22、第一连接管;23、水泵;24、蛇形散热管;25、第二连接管;26、固定板;27、散热风扇;28、控制器;51、凸起;52、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包括底座1、传送带5、制冷箱9、水箱16、第三导向辊21、蛇形散热管24和控制器28;所述底座1的下方均布安装有四根支撑腿13,支撑腿13的下方安装有滑轮14,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6,固定架6与底座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架6的左侧设置有进口7,固定架6的右侧设置有出口8,底座1上方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辊2,第一传送辊2的后侧安装有电机4,底座1上方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辊3,第一传送辊2和第二传送辊3之间安装有传送带5,固定架6上方的中间安装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上安装有风机12,风机12的型号为YWF4E-630S,进气管11的下方安装有制冷箱9,制冷箱9内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型号为TEC1-12703,制冷箱9的下方均布安装有多个喷气嘴10,通过设置风机12和制冷箱9能够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并制冷处理,冷却后的空气对传送带5和传送带5上传送的热锻件进行冷却散热。所述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水箱16,水箱16的左侧上方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通口17,水箱16的右侧上方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二通口18,第一通口17和第二通口18之间安装有隔热板15,隔热板15位于水箱16的上方,第一通口17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导向辊19,第二通口18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导向辊20,水箱16内由左向右均布安装有多个第三导向辊21,传送带5经第一导向辊19、第三导向辊21、第二导向辊20依次传送,相邻的两个第三导向辊21之间的传送带5上下交错传送,通过设置多个第三导向辊21能够增加传送带5在水箱16内的行程和停留时间,使传送带5的冷却更加充分。所述水箱16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连接管22,第一连接管22上安装有水泵23,水泵23的型号为ISIH50-32-125,第一连接管22的下方右侧连接有蛇形散热管24,蛇形散热管24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5,第二连接管25的右侧连接到水箱16的右侧上方,水箱16下方的右侧安装有固定板26,固定板26的左侧安装有散热风扇27,散热风扇27的型号为W2E250-HL60-01,通过设置水泵23、蛇形散热管24和散热风扇27能够将水箱16内换热后的水进行快速的散热,使水箱16内的水能够循环使用。所述传送带5的表面均布安装有多个凸起51,通过设置凸起51能够使锻件的底部与传送带5保持一定的间隙,更加便于散热,同时能够防止锻件的高温烫伤传送带5,相邻的两个凸起51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散热孔52,底座1的左侧安装有控制器28,控制器28为PLC控制器,控制器28通过电缆线分别与电机4、制冷箱9、风机12、水泵23、散热风扇27之间电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热锻件从上一道工序进入到传送带5上时,通过控制器28使电机4转动,电机4带动第一传送辊2转动,第一传送辊2带动传送带5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包括底座(1)、传送带(5)、制冷箱(9)、水箱(16)、第三导向辊(21)、蛇形散热管(24)和控制器(28),所述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6),固定架(6)与底座(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架(6)的左侧设置有进口(7),固定架(6)的右侧设置有出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均布安装有四根支撑腿(13),支撑腿(13)的下方安装有滑轮(14),底座(1)上方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辊(2),第一传送辊(2)的后侧安装有电机(4),底座(1)上方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辊(3),第一传送辊(2)和第二传送辊(3)之间安装有传送带(5),固定架(6)上方的中间安装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上安装有风机(12);所述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水箱(16),水箱(16)的左侧上方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通口(17),水箱(16)的右侧上方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二通口(18),第一通口(17)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导向辊(19),第二通口(18)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导向辊(20),水箱(16)内由左向右均布安装有多个第三导向辊(21);所述水箱(16)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连接管(22),第一连接管(22)上安装有水泵(23),第一连接管(22)的下方右侧连接有蛇形散热管(24),蛇形散热管(24)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5),第二连接管(25)的右侧连接到水箱(16)的右侧上方,水箱(16)下方的右侧安装有固定板(26),固定板(26)的左侧安装有散热风扇(27);所述传送带(5)的表面均布安装有多个凸起(51),相邻的两个凸起(51)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散热孔(52),底座(1)的左侧安装有控制器(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热锻件冷却的传送装置,包括底座(1)、传送带(5)、制冷箱(9)、水箱(16)、第三导向辊(21)、蛇形散热管(24)和控制器(28),所述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6),固定架(6)与底座(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架(6)的左侧设置有进口(7),固定架(6)的右侧设置有出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均布安装有四根支撑腿(13),支撑腿(13)的下方安装有滑轮(14),底座(1)上方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传送辊(2),第一传送辊(2)的后侧安装有电机(4),底座(1)上方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辊(3),第一传送辊(2)和第二传送辊(3)之间安装有传送带(5),固定架(6)上方的中间安装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上安装有风机(12);所述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水箱(16),水箱(16)的左侧上方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通口(17),水箱(16)的右侧上方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二通口(18),第一通口(17)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导向辊(19),第二通口(18)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导向辊(20),水箱(16)内由左向右均布安装有多个第三导向辊(21);所述水箱(16)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连接管(22),第一连接管(22)上安装有水泵(23),第一连接管(22)的下方右侧连接有蛇形散热管(24),蛇形散热管(24)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昌刘天永李科研李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伟新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