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玉英专利>正文

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15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柜体,所述充电柜体的上端设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充电柜体的左端上固定设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上插接有充电头,所述充电头上设有电机驱动开关,所述充电头的下方固定设有储线箱,所述充电头和储线箱之间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上端与充电头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线的下端贯穿储线箱的右端并延伸至其内腔,所述储线箱的内腔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端和储线箱内腔左侧壁之间设有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侧下方设有蓄电池和充电连接器,所述隔板的右端上固定设有导电滑环。本充电桩结构简单,可对导线长度进行调节,且可提高导线的使用寿命。

An outdoor adjustable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通过充电导线与充电头连接,通过充电头对车辆进行充电,现有的充电导线的长度是固定的不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且充电导线暴露在充电桩外部,太阳暴晒和雨水的侵蚀均会影响充电导线的使用寿命,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柜体,所述充电柜体的上端设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充电柜体的左端上固定设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上插接有充电头,所述充电头上设有驱动开关,所述充电头的下方固定设有储线箱,所述充电头和储线箱之间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上端与充电头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线的下端贯穿储线箱的右端并延伸至其内腔,所述储线箱的内腔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端和储线箱内腔左侧壁之间设有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侧下方设有蓄电池和充电连接器,所述隔板的右端上固定设有导电滑环。优选的,所述绕线机构由驱动电机、绕线轮和转动筒组成,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储线箱的内腔左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筒的右端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筒上固定有绕线轮,所述导线的下端盘绕在绕线轮上并贯穿绕线轮和转动筒与导电滑环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线由绝缘保护层、驱动电机导线和充电导线组成,所述绝缘保护层的内腔固定有充电导线和驱动电机导线。优选的,所述转动筒的内腔设有容纳腔,所述导线的下端部分固定于容纳腔内。优选的,所述储线箱上设有穿过孔,且穿过孔的内腔设有耐磨垫圈。优选的,所述充电导线的上下端分别与充电头和充电柜体内的充电设备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开关通过驱动电机导线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连接器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设有绕线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筒转动,从而使得绕线轮转动,最终实现对导线的伸缩调节,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的光能发电通过充电连接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驱动电机的电力由蓄电池提供,在转动筒转动得同时,为了保证导线能够很好地与设备连接,设置导电滑环,保证了转动的导线与静止的设备连接的稳定性,设有驱动开关,可控制驱动电机的正转和反转,进而控制导线的伸长和收缩,设置储线箱可将导线收人其中,避免了导线在太阳下暴晒、雨水的侵蚀降低导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的储线箱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的转动筒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的储线箱右视图。图中:1、充电柜体;2、导线;21、绝缘保护层;22、驱动电机导线;23、充电导线;3、驱动开关;4、储线箱;41、穿过孔;42、耐磨垫圈;5、插接块;6、太阳能电池板;7、遮阳板;8、绕线机构;81、驱动电机;82、绕线轮;83、转动筒;9、蓄电池;10、充电连接器;11、容纳腔;12、充电头;13、导电滑环;14、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柜体1,充电柜体1的上端设有遮阳板7,遮阳板7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6,充电柜体1的左端上固定设有插接块5,插接块5上插接有充电头12,充电头12上设有驱动开关3,充电头12的下方固定设有储线箱4,充电头12和储线箱4之间设有导线2,导线2的上端与充电头12的下端连接,导线2的下端贯穿储线箱4的右端并延伸至其内腔,储线箱4的内腔设有隔板14,隔板14的左端和储线箱4内腔左侧壁之间设有绕线机构8,绕线机构8侧下方设有蓄电池9和充电连接器10,隔板14的右端上固定设有导电滑环13。绕线机构8由驱动电机81、绕线轮82和转动筒83组成,驱动电机81固定安装在储线箱4的内腔左侧壁上,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与转动筒83的左端固定连接,转动筒83的右端与隔板14转动连接,转动筒83上固定有绕线轮82,导线2的下端盘绕在绕线轮82上并贯穿绕线轮82和转动筒83与导电滑环13连接,通过驱动电机81带动转动筒83转动,从而使得绕线轮82转动,最终实现对导线2的伸缩调节,导线2由绝缘保护层21、驱动电机导线22和充电导线23组成,绝缘保护层21的内腔固定有充电导线23和驱动电机导线22,充电导线23用来给车辆充电的电力输送导线,驱动电机导线22用来作为电机电力的输送导线,转动筒83的内腔设有容纳腔11,导线2的下端部分固定于容纳腔11内,对导线2进行固定,储线箱4上设有穿过孔41,且穿过孔41的内腔设有耐磨垫圈42,设置耐磨垫圈42,减小导线2与储线箱4的摩擦,提高导线2的使用寿命,充电导线23的上下端分别与充电头12和充电柜体1的充电设备电性连接,驱动开关3通过驱动电机导线22与驱动电机81电性连接,驱动电机81、太阳能电池板6和充电连接器10均与蓄电池9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设有绕线机构8,通过驱动电机81带动转动筒83转动,从而使得绕线轮82转动,最终实现对导线2的伸缩调节,利用太阳能电池板6收集的光能发电通过充电连接器10对蓄电池9进行充电,驱动电机81的电力由蓄电池9提供,在转动筒83转动得同时,为了保证导线2能够很好地与设备连接,设置导电滑环13,保证了转动的导线与静止的设备连接的稳定性,设有驱动开关3,可控制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体(1)的上端设有遮阳板(7),所述遮阳板(7)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充电柜体(1)的左端上固定设有插接块(5),所述插接块(5)上插接有充电头(12),所述充电头(12)上设有驱动开关(3),所述充电头(12)的下方固定设有储线箱(4),所述充电头(12)和储线箱(4)之间设有导线(2),所述导线(2)的上端与充电头(12)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线(2)的下端贯穿储线箱(4)的右端并延伸至其内腔,所述储线箱(4)的内腔设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左端和储线箱(4)内腔左侧壁之间设有绕线机构(8),所述绕线机构(8)侧下方设有蓄电池(9)和充电连接器(10),所述隔板(14)的右端上固定设有导电滑环(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体(1)的上端设有遮阳板(7),所述遮阳板(7)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充电柜体(1)的左端上固定设有插接块(5),所述插接块(5)上插接有充电头(12),所述充电头(12)上设有驱动开关(3),所述充电头(12)的下方固定设有储线箱(4),所述充电头(12)和储线箱(4)之间设有导线(2),所述导线(2)的上端与充电头(12)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线(2)的下端贯穿储线箱(4)的右端并延伸至其内腔,所述储线箱(4)的内腔设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左端和储线箱(4)内腔左侧壁之间设有绕线机构(8),所述绕线机构(8)侧下方设有蓄电池(9)和充电连接器(10),所述隔板(14)的右端上固定设有导电滑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可调节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构(8)由驱动电机(81)、绕线轮(82)和转动筒(83)组成,所述驱动电机(81)固定安装在储线箱(4)的内腔左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与转动筒(83)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筒(83)的右端与隔板(1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正海
申请(专利权)人:唐玉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