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01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阻隔蓝光膜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包括离型层,离型层的下表面贴附有PET高光亮膜,PET高光亮膜的下表面贴附有有机硅胶层,有机硅胶层的下表面贴附有硅胶保护层,硅胶保护层的下表面贴附有PET层,PET层的下表面贴覆有防眩光层,防眩光层的下表面贴覆有防蓝光层,防蓝光层的下表面贴附有滤光层,滤光层的下表面贴覆有防静电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凹槽可以承受不同方向的力,增加保护薄膜的抗压性能并能减轻一部分的重量,通过在基膜的内部设置感温荧光填料填充的气泡,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为了保护薄膜的损坏将其转移至低温处,进而可以灵活的维护薄膜的安全性,使其更加耐用。

A blue light barrier organic pet silicone protectiv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
本技术涉及阻隔蓝光膜
,具体为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
技术介绍
蓝光,是指波长在400-500纳米的光线。蓝光是一种可见光,蓝光波短、能量高,能够直接穿透晶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智能手机时代人们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盯着手机屏幕上,然而手机屏幕、LED、电脑屏幕灯都会产生大量的蓝光,这样会给人们的眼睛与手带来危害,会激发褐色色素,让皮肤产生黄斑、雀斑,会加深眼睛近视程度,产生视觉疲劳感,同时也不利于正常睡眠。主要存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数码产品、液晶显示屏、LED等光线中。防蓝光保护膜是基于减少蓝光对人的伤害而被研发出来的产品。比起市面上新兴出现的屏幕保护膜,防蓝光保护膜除了有防爆、消除指纹、防刮、灭菌等功能外,其最具特色的功能是蓝光阻断。通过吸收并转化手机、电脑、电视、LED灯等发光源散发出来的蓝光,防蓝光保护膜可以大大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控制近视加深;蓝光保护膜除了可以防近视外,还通过对紫外线的吸收并转化,防止紫外线反射引起的皮肤干燥导致皮肤色斑、黄褐斑等问题的产生。但是现有的蓝光保护膜存在以下问题:1、在大量运输过程时由于薄膜重量较大,导致运输不方便,抗压性差;2、不可滤光,抑制蓝光性能不好,导致蓝光对用户的视网造成损伤,同时不能在运输过程中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解决了在大量运输过程时由于薄膜重量较大,导致运输不方便,抗压性差和不可滤光,抑制蓝光性能不好,导致蓝光对用户的视网造成损伤,同时不能在运输过程中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包括离型层,所述离型层的下表面贴附有PET高光亮膜,所述PET高光亮膜的下表面贴附有有机硅胶层,所述有机硅胶层的下表面贴附有硅胶保护层,所述硅胶保护层的下表面贴附有PET层,所述PET层的下表面贴覆有防眩光层,所述防眩光层的下表面贴覆有防蓝光层,所述防蓝光层的下表面贴附有滤光层,所述滤光层的下表面贴覆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下表面贴附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下表面贴附有基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离型层的材质为有机硅离型膜材料,所述PET高光亮膜的材质为有机硅材料,所述离型层和PET高光亮膜的厚度之比为零点六到零点八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离型层的下部边缘开设有若干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PET高光亮膜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若干组气孔,所述气孔的平均直径大小为五到十微米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硅胶层的厚度大小为零点零一微米到零点零五微米之间,所述硅胶保护层的透明硅胶材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蓝光层的蓝光阻隔聚酯薄膜材料,所述PET层和防蓝光层的厚度大小之比为一到一点七五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眩光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硬化树脂层,所述硬化树脂层的形状为网纹状,所述防眩光层的厚度大小为二到五微米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光层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料,且滤光层的厚度大小为五到十微米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静电层与耐磨层的厚度大小之比为一点七五到一点九之间,所述防静电层的材质为聚硅酸乙酯材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膜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气泡,所述气泡内填充有感温荧光填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通过设置的凹槽可以承受不同方向的力,增加保护薄膜的抗压性能并能减轻一部分的重量,通过在PET高光亮膜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气孔,可以将蓝光反射出去,解决眩光问题,通过设置有硅胶保护层和有机硅胶层,可以使保护薄膜的弹性更好,在不小心被撞击时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设置有耐磨层,可对物品实施更好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2、该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通过在基膜的内部设置感温荧光填料填充的气泡,可以利用感温荧光填料的温度可变性,通过颜色大概判断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为了保护薄膜的损坏将其转移至低温处,进而可以灵活的维护薄膜的安全性,使其更加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的PET高光亮膜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的防眩光层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的基膜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的凹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离型层;2、PET高光亮膜;3、有机硅胶层;4、硅胶保护层;5、PET层;6、防眩光层;7、防蓝光层;8、滤光层;9、防静电层;10、耐磨层;11、基膜;12、气孔;13、硬化树脂层;14、气泡;15、感温荧光填料;16、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包括离型层1,离型层1的下表面贴附有PET高光亮膜2,PET高光亮膜2的下表面贴附有有机硅胶层3,有机硅胶层3的下表面贴附有硅胶保护层4,可以使保护薄膜的弹性更好,在不小心被撞击时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硅胶保护层4的下表面贴附有PET层5,可以有效地提高保护薄膜的透光性,PET层5的下表面贴覆有防眩光层6,可以起到防眩光的效果,防眩光层6的下表面贴覆有防蓝光层7,可以较好的抑制蓝光的照射,防蓝光层7的下表面贴附有滤光层8,可将部分光波过滤掉,获得更好的视力保护,滤光层8的下表面贴覆有防静电层9,可以起到防静电的效果,防静电层9的下表面贴附有耐磨层10,可对物品实施更好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耐磨层10的下表面贴附有基膜11。本实施例中,离型层1的材质为有机硅离型膜材料,PET高光亮膜2的材质为有机硅材料,离型层1和PET高光亮膜2的厚度之比为零点六到零点八之间;离型层1的下部边缘开设有若干组凹槽16,凹槽16的形状为半圆形,可以承受不同方向的力,增加保护薄膜的抗压性能并能减轻一部分的重量,PET高光亮膜2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若干组气孔12,气孔12的平均直径大小为五到十微米之间,可以将蓝光反射出去,解决眩光问题;有机硅胶层3的厚度大小为零点零一微米到零点零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包括离型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1)的下表面贴附有PET高光亮膜(2),所述PET高光亮膜(2)的下表面贴附有有机硅胶层(3),所述有机硅胶层(3)的下表面贴附有硅胶保护层(4),所述硅胶保护层(4)的下表面贴附有PET层(5),所述PET层(5)的下表面贴覆有防眩光层(6),所述防眩光层(6)的下表面贴覆有防蓝光层(7),所述防蓝光层(7)的下表面贴附有滤光层(8),所述滤光层(8)的下表面贴覆有防静电层(9),所述防静电层(9)的下表面贴附有耐磨层(10),所述耐磨层(10)的下表面贴附有基膜(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包括离型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1)的下表面贴附有PET高光亮膜(2),所述PET高光亮膜(2)的下表面贴附有有机硅胶层(3),所述有机硅胶层(3)的下表面贴附有硅胶保护层(4),所述硅胶保护层(4)的下表面贴附有PET层(5),所述PET层(5)的下表面贴覆有防眩光层(6),所述防眩光层(6)的下表面贴覆有防蓝光层(7),所述防蓝光层(7)的下表面贴附有滤光层(8),所述滤光层(8)的下表面贴覆有防静电层(9),所述防静电层(9)的下表面贴附有耐磨层(10),所述耐磨层(10)的下表面贴附有基膜(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1)的材质为有机硅离型膜材料,所述PET高光亮膜(2)的材质为有机硅材料,所述离型层(1)和PET高光亮膜(2)的厚度之比为零点六到零点八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蓝光有机PET硅胶保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1)的下部边缘开设有若干组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PET高光亮膜(2)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若干组气孔(12),所述气孔(12)的平均直径大小为五到十微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隔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劲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梦之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