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7897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检测色谱条件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采用聚丙烯酰胺键合硅胶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溶液与乙腈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乙腈与水的混合溶液为稀释剂,以紫外检测器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样品预处理步骤简单,D‑异抗坏血酸钾不需要衍生,检测时间短,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对D‑异抗坏血酸钾含量的测定,而且有利于满足生产过程中对质量控制的需要。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D-isoascorbate by HPL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色谱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D-异抗坏血酸钾,学名:D-2,3,5,6-四羟基-2-乙烯酸-γ-内酯钾盐,又名异抗坏血酸钾,赤藻糖酸钾。分子式为:C6H7KO6。该产品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无臭,稍有咸味,易溶于水。D-异抗坏血酸钾是一种新型抗氧化剂,可有效的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同时也能抑制食品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该产品也可应用于毛纺、电镀、卷烟、饲料加工、工业水处理和石油化工等行业。在现有公开的技术中无D-异抗坏血酸钾相关的检测方法,在类似物D-异抗坏血酸钠检测方法GB1886.28中有规定有碘滴定法;张志刚专利技术一种D-异抗坏血酸钠的含量检测方法,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的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为流动相,以紫外检测器检测;目前D-异抗坏血酸钾作为一种新化学物质,没有任何现代分析仪器测定的相关文献,碘滴定法在检测过程中无法精确的检测出D-异抗坏血酸钾的含量,滴定法测试含量易受其他与碘发生反应的物质干扰,因此,需要一个快速且精确的D-异抗坏血酸钾定量检测方法,以满足质检控制过程中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能够快速且精确的D-异抗坏血酸钾定量检测方法,以满足质检控制过程中的需要。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检测色谱条件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采用聚丙烯酰胺键合硅胶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溶液与乙腈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乙腈与水的混合溶液为稀释剂,以紫外检测器检测。所述流动相中磷酸盐缓冲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25-29):(71-75),其中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18-22mmol/L,pH值为6.5-6.7。所述稀释剂中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25-29):(71-75);流速:0.8-1.0mL/min;柱温:30-4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40nm。所述的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具体步骤为:(1)色谱条件:以紫外检测器检测;聚丙烯酰胺键合硅胶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溶液与乙腈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乙腈与水的混合溶液为稀释剂;(2)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取待测样品0.008-0.015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稀释剂充分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待测样品溶液;(3)对照品溶液:取标准品0.008-0.015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稀释剂充分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D-异抗坏血酸钾来源于新郑州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自制,经过提取精制,纯度99.5%。(4)含量测定方法:分别吸取待测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分别以峰面积计算样品中D-异抗坏血酸钾的含量。所述步骤(1)中待测样品溶液和步骤(2)中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均为80-150mg/L。所述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10-240nm。所述D-异抗坏血酸钾溶液浓度在5-200mg/L之间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达到0.9997;回收率达到99.05-99.66%,检出限达到0.10ug/ml。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条件下,D-异抗坏血酸钾色谱峰与各杂质能达到极限分离,呈对称的高斯峰,峰形良好,塔板理论数能达到5000,能满足定性和定量的要求;(2)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色谱条件对所采用的色谱柱损伤较小,正常使用下色谱柱寿命较长,检测成本低;(3)本专利技术样品预处理步骤简单,D-异抗坏血酸钾不需要衍生,检测时间短,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对D-异抗坏血酸钾含量的测定,而且有利于满足生产过程中对质量控制的需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D-异抗坏血酸钾对照品色谱图。图2为D-异抗坏血酸钾样品溶液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1.在以下色谱条件下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D-异抗坏血酸钾的含量:色谱柱:HILICAmide250mm×4.6mm,5um,聚丙烯酰胺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20mmol/L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与乙腈的混合溶液=25:75;pH值为6.5-6.7;稀释剂:体积比为75:25乙腈与水的混合溶液;流速:1.0mL/min;色谱柱温度:40℃;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10uL。2.流动相的配制:称取2.72g磷酸二氢钾用超纯水溶解稀释至1000ml,加入3L色谱纯乙腈,充分混匀,用0.45um的有机滤膜抽滤、超声脱气,保存至棕色瓶中。3.稀释剂的配制:量取750ml色谱纯乙腈加入250ml超纯水,充分混匀,用0.45um的有机滤膜抽滤、超声脱气,保存至棕色瓶中。4.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标准品0.01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稀释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5.待测固体D-异抗坏血酸钾含量测定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待测样品0.01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稀释剂充分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待测样品溶液。6.测定分别吸取待测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分别以峰面积计算样品中D-异抗坏血酸钾的含量。结果为99.4%。实施例2为验证上述实例一的可行性和准确型,进行线性实验,实验浓度采取5mg/L、10mg/L、50mg/L、100mg/L、150mg/L和200mg/L的D-异抗坏血酸钾标准溶液,采用与实施例1完全一样的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表1所示。表1线性实验结果表1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9938.7022x+5546.7719,R2=0.9997;线性良好。从图1中可以看出,保留时间7.148min为D-异抗坏血酸钾的峰,其余的为杂峰,主峰的出峰时间适宜、理论塔板数大于5000,且与杂峰分离度良好。从图2中可以看出,保留时间7.147min为D-异抗坏血酸钾的峰,其余的为杂峰,主峰的出峰时间适宜、理论塔板数大于5000,且与杂峰分离度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色谱条件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采用聚丙烯酰胺键合硅胶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溶液与乙腈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乙腈与水的混合溶液为稀释剂,以紫外检测器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色谱条件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采用聚丙烯酰胺键合硅胶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溶液与乙腈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乙腈与水的混合溶液为稀释剂,以紫外检测器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中磷酸盐缓冲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25-29):(71-75),其中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18-22mmol/L,pH值为6.5-6.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中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25-29):(71-7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D-异抗坏血酸钾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待测样品溶液的制备:取待测样品置于容量瓶中,加稀释剂充分溶解,并稀释摇匀,作为待测样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天苍郭金权张建国史立军吴娜石明卫徐琳杜志豪陈倩倩孙秋月王峥魏艳芳王星陈婧桀王向蒙
申请(专利权)人:新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