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网耐冲击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77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网耐冲击试验装置,其包括试验框架,试验框架包括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第一滑道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滑道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均位于对应的第一滑道或第二滑道的同侧;试验框架包括用于将安全网通过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拉动至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之间的提拉件和用于将安全网固定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之间的稳固件,安全网完全平铺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之间;试验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架上设置有用于吊起和释放试验球的落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工作人员安装安全网时安全性的效果。

An impact resistance test device for safety 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网耐冲击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试验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网耐冲击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网是在进行高空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或技艺表演时,在其下或其侧设置的起保护作用的网,以防因人或物件坠落而造成的事故。安全网由网体、边绳、系绳和筋绳构成。网体由网绳编结而成,具有菱形或方形的网目。安全网为长方形的网,为了保证安全网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对安全网进行耐冲击试验很有必要,根据《安全网耐冲击性能测试》规范的规定,安全网测试框架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对安全网进行耐冲击试验时一般采用一定重量的铁制试验球进行试验。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7054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网冲击试验机,其包括试样固定框架,试样固定框架一侧安装立框架,在立框架内部下方安装提升系统和位移测量系统,提升系统和位移测量系统配备有控制系统,提升系统包括卷扬总成和钢丝绳缠绕装置,钢丝绳缠绕装置安装在卷扬总成上方,立框架顶部安装换向装置,换向装置下部通过钢丝绳连接可以升降的冲击释放装置和冲击钢球;试样固定框架的底部与地面刚性连接,在放置安全网时,由于试样固定框架的高度较高,因此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爬梯攀爬至试样固定框架的顶端将安全网与试样固定框架固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作人员需要攀爬至试样固定框架的顶端将安全网固定在试样固定框架上,而在将安全网固定时至少要固定安全网的四个角,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上下攀爬数次才能将整个安全网固定完毕,而在攀爬过程中因为攀爬次数较多且试样固定框架的高度较高,因此此过程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网耐冲击试验装置,其具有提高工作人员安装安全网时安全性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安全网耐冲击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框架,所述试验框架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所述第一竖直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竖直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二滑道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均位于对应的第一滑道或第二滑道的同侧;所述试验框架包括用于将安全网通过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拉动至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之间的提拉件和用于将安全网固定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之间的稳固件,所述安全网完全平铺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之间;所述试验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架上设置有用于吊起和释放试验球的落球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提拉件将安全网通过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拉动至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之间,这样即可避免工作人员攀爬至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顶端将安全网固定,便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安装安全网时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稳固件包括用于将安全网的一边固定在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固定件和用于将安全网远离第一滑动件的一边固定在第二滑动件上的第二固定件;所述提拉件包括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用于拉动第一滑动件通过第一导轨滑动至第一滑道上,所述第二拉绳用于拉动第二滑动件通过第二导轨滑动至第二滑道上;所述稳固件还包括用于将第一滑动件固定在第一滑道上和将第二滑动件固定在第二滑道上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第一固定件将安全网的一边固定在第一滑动件上,通过第二固定件将安全网的另一边固定在第二滑动件上,然后拉动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将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拉动至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上,然后通过限位件将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固定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上即可实现安全网的安装,提高了在安装安全网时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均为圆管状,所述第一滑道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滑口,所述第一滑道的横截面呈C形,所述第二滑道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二滑口,所述第二滑道的横截面呈C形;所述第一滑道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开口,所述第二滑道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开口;所述第一滑道靠近第一导轨的一端为第一进口,所述第二滑道靠近第二导轨的一端为第二进口;所述第一滑动件为若干第一钢球,所述第一滑口的宽度小于第一钢球的直径,所述第二滑动件为若干第二钢球,所述第二滑口的宽度小于第二钢球的直径;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穿过第一滑道远离第一进口的端口与远离第一进口的第一钢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穿过第二滑道远离第二进口的端口与远离第二进口的第二钢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球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呈链状,所述第二钢球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呈链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钢球可以在第一滑道和第一导轨上滑动,第二钢球可以在第二滑道和第二导轨上滑动,钢球表面光滑,滑动起来阻力较小。第一钢球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二钢球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能够保证第一钢球能在第一拉绳的拉动整体运动起来,也能够保证第二钢球能在第二拉绳的拉动整体运动起来。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铁链,所述第一铁链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钢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铁链,所述第二铁链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钢球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铁链连接,能够使得钢球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以第一钢球为例,第一钢球需要经过第一导轨滑动至第一滑道,通过第一铁链将第一钢球连接起来也使得在拉动第一钢球从第一导轨至第一滑道时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试验框架包括第一固定桩和第二固定桩,所述第一拉绳远离第一滑动件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桩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拉绳远离第二滑动件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桩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第一拉绳为例,第一拉绳与第一固定桩可拆卸连接,可以在将安全网完全平铺开之后将第一拉绳固定在第一固定桩上,即可保证第一钢球完全位于第一滑道中。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卡片和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卡片分别覆盖第一滑道远离第一进口的端口和第二滑道远离第二进口的端口;所述限位卡片上开设有供第一拉绳或第二拉绳通过的孔洞,所述孔洞的大小小于对应的第一钢球或第二钢球的大小;所述限位卡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卡块分别位于远离第一拉绳的第一钢球和远离第二拉绳的第二钢球上,所述限位卡块与第一进口端或第二进口端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卡片和限位卡块可以对第一钢球和第二钢球进行限位,保证第一钢球和第二钢球分别固定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内。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钢球上的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的一端与第一钢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挂钩的另一端与安全网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设置在第二钢球上的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的一端与第二钢球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挂钩的另一端与安全网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网耐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框架(1),所述试验框架(1)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竖直杆(11)和第二竖直杆(12),所述第一竖直杆(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13),所述第二竖直杆(1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道(14);/n所述第一滑道(13)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轨(15),所述第二滑道(14)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导轨(16),所述第一导轨(15)与第二导轨(16)均位于对应的第一滑道(13)或第二滑道(14)的同侧;/n所述试验框架(1)包括用于将安全网通过第一导轨(15)和第二导轨(16)拉动至第一滑道(13)和第二滑道(14)之间的提拉件和用于将安全网固定在第一滑道(13)和第二滑道(14)之间的稳固件,所述安全网完全平铺在第一滑道(13)和第二滑道(14)之间;/n所述试验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吊架(18),所述吊架(18)上设置有用于吊起和释放试验球的落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网耐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框架(1),所述试验框架(1)包括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竖直杆(11)和第二竖直杆(12),所述第一竖直杆(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13),所述第二竖直杆(1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道(14);
所述第一滑道(13)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轨(15),所述第二滑道(14)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导轨(16),所述第一导轨(15)与第二导轨(16)均位于对应的第一滑道(13)或第二滑道(14)的同侧;
所述试验框架(1)包括用于将安全网通过第一导轨(15)和第二导轨(16)拉动至第一滑道(13)和第二滑道(14)之间的提拉件和用于将安全网固定在第一滑道(13)和第二滑道(14)之间的稳固件,所述安全网完全平铺在第一滑道(13)和第二滑道(14)之间;
所述试验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吊架(18),所述吊架(18)上设置有用于吊起和释放试验球的落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网耐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15)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导轨(16)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稳固件包括用于将安全网的一边固定在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固定件和用于将安全网远离第一滑动件的一边固定在第二滑动件上的第二固定件;所述提拉件包括第一拉绳(22)和第二拉绳(32),所述第一拉绳(22)用于拉动第一滑动件通过第一导轨(15)滑动至第一滑道(13)上,所述第二拉绳(32)用于拉动第二滑动件通过第二导轨(16)滑动至第二滑道(14)上;所述稳固件还包括用于将第一滑动件固定在第一滑道(13)上和将第二滑动件固定在第二滑道(14)上的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网耐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13)和第二滑道(14)均为圆管状,所述第一滑道(13)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滑口(131),所述第一滑道(13)的横截面呈C形,所述第二滑道(14)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二滑口(141),所述第二滑道(14)的横截面呈C形;所述第一滑道(13)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开口,所述第二滑道(14)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开口;所述第一滑道(13)靠近第一导轨(15)的一端为第一进口(132),所述第二滑道(14)靠近第二导轨(16)的一端为第二进口(142);
所述第一滑动件为若干第一钢球(2),所述第一滑口(131)的宽度小于第一钢球(2)的直径,所述第二滑动件为若干第二钢球(3),所述第二滑口(141)的宽度小于第二钢球(3)的直径;所述第一拉绳(22)的一端穿过第一滑道(13)远离第一进口(132)的端口与远离第一进口(132)的第一钢球(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绳(32)的一端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叶虎余成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昊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