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29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模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第一板体为矩形板,且第一板体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加强筋结构;第二板体沿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在第一板体的两端,并与第一板体固定连接,第三板体沿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布置在第一板体的两端,并与第一板体固定连接,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上均开设有通孔。该钢模板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实耐用,质量稳定性强,而且拆装方便,易于组装,应用范围广,能够适用于复杂的施工环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A steel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钢模板。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钢模板因其可重复使用及成形美观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目前,传统的建筑浇筑工艺采用的筑模挡板多为塑料模板或者铁质模板,这些筑模挡板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从而产生误差,不仅对浇筑建筑造成损害,还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降低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不仅如此,现有的筑模挡板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安装也较为复杂,极大地降低了建筑施工效率。因此,提供一种结实耐用,质量稳定性强,拆装方便且易于组装的钢模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筑模挡板结构复杂、质量性能差且拆装不便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实耐用,质量稳定性强,拆装方便且易于组装的钢模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模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为矩形板,且所述第一板体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加强筋结构;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板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板体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板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均开设有通孔。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钢模板,通过利用第一板体上的加强筋结构,有效提高了该钢模板的强度,使其更加结实耐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减少了建筑误差,避免了拆卸时对浇筑建筑产生损害,影响建筑质量,通过利用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与第一板体的连接结构,从而使得该钢模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便于安装和拆卸,便于运输且可随意组装,适用于多种建筑环境,有效扩大了钢模板的适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模板,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实耐用,质量稳定性强,而且拆装方便,易于组装,应用范围广,能够适用于复杂的施工环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为100-150cm,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为30-60cm,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为2-2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钢模板运输方便且便于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多个花纹状凸块,且多个所述凸块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板体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增强了该钢模板的强度,使得该钢模板更加结实耐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采用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或型钢材质中的一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钢模板的结构稳定性好,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焊接或螺栓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钢模板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且结构稳定性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采用的材质为角钢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钢模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便于组装且可随意组装,以便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施工环境。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焊接或螺栓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钢模板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且结构稳定性强。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板体采用的材质为扁钢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该钢模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便于组装且可随意组装,以便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施工环境。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3cm。可选的,所述通孔为螺纹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对任意两个或多个钢模板进行组装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模板的前视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模板的左视图。其中: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第三板体,4-加强筋结构,41-凸块,5-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模板,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第一板体1为矩形板,且第一板体1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加强筋结构4;第二板体2沿第一板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在第一板体1的两端,并与第一板体1固定连接,第三板体3沿第一板体1的宽度方向布置在第一板体1的两端,并与第一板体1固定连接,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上均开设有通孔5。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板体1的长度为120cm,第一板体1的宽度为30cm,第一板体1的厚度为5mm,从而使得该钢模板运输方便且便于安装和拆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板体1的长度为120cm,第一板体1的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所述第一板体(1)为矩形板,且所述第一板体(1)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加强筋结构(4);所述第二板体(2)沿所述第一板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板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板体(3)沿所述第一板体(1)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板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体(2)和所述第三板体(3)上均开设有通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所述第一板体(1)为矩形板,且所述第一板体(1)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加强筋结构(4);所述第二板体(2)沿所述第一板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板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板体(3)沿所述第一板体(1)的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板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体(2)和所述第三板体(3)上均开设有通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的长度为100-150cm,所述第一板体(1)的宽度为30-60cm,所述第一板体(1)的厚度为2-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结构(4)包括多个花纹状凸块(41),且多个所述凸块(41)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上。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礼章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美索尔建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