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件扭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91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件扭转器。该种板件扭转器包括工作台、旋转机构、夹持机构一、夹持机构二、位置调节机构、框架,工作台安装于框架上端,旋转机构安装于工作台上端,夹持机构一安装于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用于驱动夹持机构一转动,夹持机构二与夹持机构一对应间隔设置并安装于位置调节机构,位置调节机构安活动装于工作台,位置调节机构位于工作台的位置可调。通过该种板件扭转器,实现了机械化扭转油尺,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夹持机构一和夹持机构二之间的距离可调,满足了可以对不同扭转长度进行扭转的要求。

A kind of plate twi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件扭转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涉及汽车油尺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油尺是汽车、卡车等油箱上重要的零件,其作用是用来查看润滑油孔存量的一个常用控制量尺,由于油尺插入孔存在拐弯路径,因而要求油尺插入时的形变能在抽出来时回弹复原,油尺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批量大、产品规格众多的问题,并且油尺长度、扭转的个数、扭转的角度、扭转的宽度、扭转的方向都会有所不同,目前常见的油尺扭转的加工方式是手工或者模具加工,手工的缺点是精度无法达到、效率低下,模具的缺点是针对不同尺寸和扭转设计要求的油尺,需要不同的模具,生产成本高、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件扭转器,从而能提高对油尺扭转的加工效率,能够适应不同扭转要求的油尺,够降低加工成本。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板件扭转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件扭转器,包括工作台、旋转机构、夹持机构一、夹持机构二、位置调节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夹持机构一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一转动,所述夹持机构二与所述夹持机构一对应间隔设置并安装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夹持机构二与所述夹持机构一之间的距离;所述夹持机构一包括板一、上夹紧单元一、下夹紧单元一,所述板一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板一安装有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至少一个和所述板一活动连接,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用于夹持所述油尺;所述夹持机构二包括板二、上夹紧单元二、下夹紧单元二,所述板二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板二安装有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上夹紧单元二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二,所述上夹紧单元二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二至少一个和所述板二活动连接,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夹紧单元二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二用于夹持所述油尺;所述位置调机构包括调节板,所述夹持机构二安装于所述调节板,所述调节板活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位置可调。本技术工作时,先根据扭转长度尺寸要求,改变调节板在工作台的位置,使夹持机构一和夹持机构二的间距符合扭转尺寸要求,通过夹持机构一中的上夹紧单元一、下夹紧单元一将油尺对应部位夹紧,再通过夹持机构二中上夹紧单元二、下夹紧单元二对油尺对应部位夹紧,然后启动旋转机构,使得夹持机构一旋转,从而使油尺对应部位扭转至设计角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种板件扭转器,实现了机械化扭转油尺,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夹持机构一和夹持机构二之间的距离可调,满足了可以对不同扭转长度进行扭转的要求。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为L形,包括竖边与横边,所述夹持机构二安装于所述竖边,所述横边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横边沿竖向开设有多个腰型通孔,所述工作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腰型通孔中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连接的螺栓,通过改变所述螺栓位于所述腰型通孔的位置实现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工作台活动连接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包括压板一,所述下夹紧单元一包括顶板一,所述顶板一开设有与油尺相匹配的凹槽一,所述压板一设置有与所述凹槽一对应匹配的凸块一。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凸块一和凹槽一的配合实现了对油尺的稳定夹持,能够提高扭转油尺时的加工精度。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一还包括直线驱动单元一,所述直线驱动单元一安装于所述板一,所述直线驱动单元一包括活动端一,所述活动端一与所述上夹紧单元一连接。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直线驱动单元一实现了快速夹紧油尺。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一还包括导向单元一,所述导向单元一安装于所述板一,所述导向单元一与所述上夹紧单元一连接,所述导向单元一用于保证所述上夹紧单元一沿着直线运动。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导向单元一保证了上夹紧单元一运动的稳定。进一步地:所述上夹紧单元二包括压板二,所述下夹紧单元二包括顶板二,所述顶板二开设有与油尺相匹配的凹槽二,所述压板二设置有与所述凹槽二对应匹配的凸块二。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凸块二和凹槽二的配合实现了对油尺的稳定夹持,能够提高扭转油尺时的加工精度。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二还包括直线驱动单元二,所述直线驱动单元二安装于所述板二,所述直线驱动单元二包括活动端二,所述活动端二与所述上夹紧单元二连接。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直线驱动单元二实现了快速夹紧油尺。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二还包括导向单元二,所述导向单元二安装于所述板二,所述导向单元二与所述上夹紧单元二连接,所述导向单元二用于保证所述上夹紧单元二沿着直线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二还包括直线驱动单元三,所述直线驱动单元三安装于所述板二,所述直线驱动单元三包括活动端三,所述活动端三与所述下夹紧单元二连接。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直线驱动单元三实现了快速夹紧油尺。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二还包括导向单元三,所述导向单元三安装于所述板二,所述导向单元三与所述下夹紧单元二连接,所述导向单元三用于保证所述下夹紧单元二沿着直线运动。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导向单元三保证了下夹紧单元二运动的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去除框架);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去除框架);图5为本技术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去除框架)。其中,1工作台,2旋转机构,201支架,202伺服电机,203齿轮一,204齿轮二,205转轴,206轴承座,3夹持机构一,301板一,302上夹紧单元一,303下夹紧单元一,304直线驱动单元一,305压板一,306连接块,307顶板一,308凹槽一,309凸块一,310凹槽三,311气缸一,312副气缸一,313连接板一,314导向单元一,315导轨一,316滑块一,4夹持机构二,401板二,402上夹紧单元二,403直线驱动单元二,404直线驱动单元三,405下夹紧单元二,406压板二,407顶板二,408凹槽二,409凸块二,410主气缸二,411副气缸二,412连接板二,413主气缸三,414副气缸三,415连接板三,416导向单元二,417导轨二,418滑块二,419导向单元三,420导轨三,421滑块三,5位置调节机构,501竖边,502横边,503腰型通孔,6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件扭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旋转机构、夹持机构一、夹持机构二、位置调节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夹持机构一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一转动,所述夹持机构二与所述夹持机构一对应间隔设置并安装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夹持机构二与所述夹持机构一之间的距离;/n所述夹持机构一包括板一、上夹紧单元一、下夹紧单元一,所述板一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板一安装有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至少一个和所述板一活动连接,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用于夹持油尺;/n所述夹持机构二包括板二、上夹紧单元二、下夹紧单元二,所述板二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板二安装有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上夹紧单元二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二,所述上夹紧单元二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二至少一个和所述板二活动连接,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夹紧单元二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二用于夹持所述油尺;/n所述位置调机构包括调节板,所述夹持机构二安装于所述调节板,所述调节板活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位置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件扭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旋转机构、夹持机构一、夹持机构二、位置调节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夹持机构一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机构一转动,所述夹持机构二与所述夹持机构一对应间隔设置并安装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夹持机构二与所述夹持机构一之间的距离;
所述夹持机构一包括板一、上夹紧单元一、下夹紧单元一,所述板一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板一安装有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至少一个和所述板一活动连接,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用于夹持油尺;
所述夹持机构二包括板二、上夹紧单元二、下夹紧单元二,所述板二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板二安装有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上夹紧单元二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二,所述上夹紧单元二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二至少一个和所述板二活动连接,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一可以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夹紧单元二和所述下夹紧单元二用于夹持所述油尺;
所述位置调机构包括调节板,所述夹持机构二安装于所述调节板,所述调节板活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位置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扭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为L形,包括竖边与横边,所述夹持机构二安装于所述竖边,所述横边安装于所述工作台,所述横边沿竖向开设有多个腰型通孔,所述工作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腰型通孔中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连接的螺栓,通过改变所述螺栓位于所述腰型通孔的位置实现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工作台活动连接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扭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紧单元一包括压板一,所述下夹紧单元一包括顶板一,所述顶板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西坡朱程林刘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智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