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6793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胶料80‑95份;氢氧化钠0.8‑5份;硫磺0.3‑1.8份;纳米银0.4‑3.5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5份;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0份;钛白粉0‑1.5份;有机抗菌抗病毒剂0.1‑1份;天然抗菌抗病毒剂0.1‑1份。该橡胶手套可实现乳胶手套长效抗菌抗病毒效果,且不影响穿戴舒适性。

An active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glove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套,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手套起到防护手的作用,其抗菌抗病毒效果直接影响到手套的安全性,尤其是医护手套,现有技术中抗菌手套在传统橡胶手套的配料中以及合适的生产工序阶段——预硫化工序阶段,加入钠米银抗菌剂,并使其在橡胶乳液中均匀混合后经传统的生产工艺制得橡胶手套而发挥抑菌或抗菌功效。将纳米银加入橡胶手套的乳液中,由于纳米银粒径太小,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易团聚,难分散,与手套基质材料相溶性较差,容易溶出,抗菌时效有限,抗菌效果不佳,不能有效抑制各种病原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橡胶手套材质易滋生细菌,不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的问题,提供一种主动抗菌抗病毒橡胶手套及其制备方法,该橡胶手套利用有机抗菌抗病毒剂和天然抗菌抗病毒剂的协同作用,实现乳胶手套长效抗菌抗病毒效果,且不影响穿戴舒适性。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胶料80-95份氢氧化钠0.8-5份硫磺0.3-1.8份纳米银0.4-3.5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5份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0份钛白粉0-1.5份有机抗菌抗病毒剂0.1-1份天然抗菌抗病毒剂0.1-1份。进一步的,所述胶料为一种或多种橡胶乳胶在65-90℃条件下进行混炼制得。进一步的,所述的胶料包含天然橡胶胶乳、丁腈橡胶胶乳、聚丁二烯胶乳、丁苯胶乳、丙烯酸酯胶乳、聚氯乙烯胶乳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抗菌抗病毒剂包含季铵盐类、季鳞盐、双胍类、醇类、酚类、有机金属、吡啶类、咪唑类、酰基苯胺类、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的天然抗菌抗病毒剂包含壳聚糖、甲壳素、芥末、蓖麻油、山葵、日柏醇、艾蒿、芦荟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的制备方法,将一种或多种橡胶胶乳混合均匀后混练,制得胶料;向80-95重量份的胶料中,机械搅拌下,依次加入0.8-5重量份的氢氧化钠,0.3-1.8重量份的硫磺粉,0.4-3.5重量份的纳米银,0-1.5重量份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0重量份的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5重量份的钛白粉,0.1-1重量份的苯扎溴铵,0.1-1重量份的壳聚糖;搅拌均匀后,升温至65~85℃混炼3h,制得抗菌抗病毒橡胶胶乳;将所述抗菌抗病毒橡胶胶乳加入硫化机中,经挤出、硫化和热压成型得到抗菌抗病毒橡胶手套。进一步的,挤出硫化工艺的条件包括:硫化机机头的温度为65-70℃,机筒挤出段的温度为50-55℃,机筒塑化段的温度为70-75℃,螺杆的温度为50-55℃。进一步的,硫化的条件包括:每段温度依次为:一段手模预加热温度为140~160℃,二段高温硫化烘干温度为160~180℃,三段低温干燥温度为120~130℃,四段脱模冷却温度为100~120℃。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在橡胶乳液中加入有机抗菌抗病毒剂和天然抗菌抗病毒剂,与橡胶乳液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易分散、不团聚,利用有机抗菌抗病毒剂和天然抗菌抗病毒剂的协同作用,实现乳胶手套长效抗菌抗病毒效果,且不影响穿戴舒适性;本专利技术采用有机抗菌抗病毒与天然抗菌抗病毒复合技术,赋予手套高效、持久的抗菌抗病毒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抗菌率大于99%,对H1N1、H3N2等病毒的抗病毒活性率大于9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第一阶段:將33重量份天然橡胶胶乳缓慢的加到50重量份丁腈橡胶胶乳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升温至80℃混炼2h,制得胶料。第二阶段:向第一阶段制备的83重量份的胶料中,机械搅拌下,依次加入2重量份的氢氧化钠,1重量份的硫磺粉,3重量份的纳米银,1.2重量份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8重量份的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2重量份的钛白粉,0.2重量份的苯扎溴铵,0.3重量份的壳聚糖。搅拌均匀后(30分钟预搅拌),升温至80℃混炼3h,制得抗菌抗病毒橡胶胶乳。第三阶段:将第二阶段制备的抗菌抗病毒橡胶胶乳加入硫化机中,经挤出、硫化和热压成型(热压成型的温度为100℃,热压成型的压力为20Mpa),得到抗菌抗病毒橡胶手套。其中,挤出硫化工艺的条件包括:机头的温度为65℃,机筒挤出段的温度为50℃,机筒塑化段的温度为70℃,螺杆的温度为50℃。硫化的条件包括:每段温度依次为:一段温度为140℃,二段温度为160℃,三段温度为120℃,四段温度为100℃。实施例2第一阶段:依次將30重量份丙烯酸酯胶乳,30重量份聚丁二烯胶乳缓慢的加到30重量份丁腈橡胶胶乳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升温至65℃,混炼3h,制得胶料。第二阶段:向第一阶段制备的90重量份的胶料中,机械搅拌下,依次加入3重量份的氢氧化钠,0.5重量份的硫磺粉,2重量份的纳米银,0.8重量份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5重量份的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重量份的钛白粉,0.1重量份的甲基异噻唑-3-酮,0.2重量份的甲壳素。搅拌均匀后(30分钟预搅拌),升温至65℃混炼4h,制得抗菌抗病毒橡胶胶乳。第三阶段:将第二阶段制备的抗菌抗病毒橡胶胶乳加入硫化机中,经挤出、硫化和热压成型(热压成型的温度为110℃,热压成型的压力为20Mpa),得到抗菌抗病毒橡胶手套。其中,挤出硫化工艺的条件包括:机头的温度为75℃,机筒挤出段的温度为60℃,机筒塑化段的温度为80℃,螺杆的温度为60℃。硫化的条件包括:每段温度依次为:一段温度为150℃,二段温度为170℃,三段温度为130℃,四段温度为110℃。实施例3第一阶段:依次将10重量份聚氯乙烯胶乳,20重量份丁苯胶乳,20重量份聚丁二烯胶乳缓慢的加到45重量份天然橡胶胶乳中,搅拌分散均匀后,升温至70℃混炼2.5h,制得胶料。第二阶段:向第一阶段制备的95重量份的胶料中,机械搅拌下,依次加入1重量份的氢氧化钠,1.2重量份的硫磺粉,3.2重量份的纳米银,1重量份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重量份的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2重量份的钛白粉,0.3重量份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0.3重量份的蓖麻油。搅拌均匀后(30分钟预搅拌),升温至70℃混炼3.5h,制得抗菌抗病毒橡胶胶乳。第三阶段:将第二阶段制备的抗菌抗病毒橡胶胶乳加入硫化机中,经挤出、硫化和热压成型(热压成型的温度为120℃,热压成型的压力为20Mpa),得到抗菌抗病毒橡胶手套。其中,挤出硫化工艺的条件包括:机头的温度为85℃,机筒挤出段的温度为70℃,机筒塑化段的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n胶料 80-95份/n氢氧化钠 0.8-5份/n硫磺 0.3-1.8份/n纳米银 0.4-3.5份/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0-1.5份/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0-1.0份/n钛白粉 0-1.5份/n有机抗菌抗病毒剂 0.1-1份/n天然抗菌抗病毒剂 0.1-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胶料80-95份
氢氧化钠0.8-5份
硫磺0.3-1.8份
纳米银0.4-3.5份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5份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0份
钛白粉0-1.5份
有机抗菌抗病毒剂0.1-1份
天然抗菌抗病毒剂0.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料为一种或多种橡胶乳胶在65-90℃条件下进行混炼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料包含天然橡胶胶乳、丁腈橡胶胶乳、聚丁二烯胶乳、丁苯胶乳、丙烯酸酯胶乳、聚氯乙烯胶乳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抗菌抗病毒剂包含季铵盐类、季鳞盐、双胍类、醇类、酚类、吡啶类、咪唑类、酰基苯胺类、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抗菌抗病毒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抗菌抗病毒剂包含壳聚糖、甲壳素、芥末、蓖麻油、山葵、日柏醇、艾蒿、芦荟中的一种或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川于红光吴新磊
申请(专利权)人:同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