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以及车辆用灯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62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自动驾驶显示用灯的设置场所这一问题的技术。发光装置(10)具备:第一发光部,其射出在450nm~485nm具有主波长的光;第二发光部,其射出在490nm~498nm具有主波长的光;第三发光部,其射出在610nm~640nm具有主波长的光;以及控制部(122),其对从各发光部射出的光的亮度单独进行控制从而对来自各发光部的光的合成光的色度进行调整。

Luminescent devices, series of luminescent devices of lamps for vehicles and lamps f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以及车辆用灯具
本技术涉及发光装置、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以及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正在推进车辆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安全,提出了在自动驾驶中使灯点亮,从而向周围通知车辆处于自动驾驶中的方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409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在车辆中已经安装有各种灯。因此,若进一步追加用于向周围通知处于自动驾驶中的灯(以下,称为“自动驾驶显示用灯”),则会产生关于其设置场所的问题。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某一方式的示例性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消除自动驾驶显示用灯的设置场所这一问题的技术。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某一方式的发光装置具备:第一发光部,其射出在450nm~485nm具有主波长的光;第二发光部,其射出在490nm~498nm具有主波长的光;第三发光部,其射出在610nm~640nm具有主波长的光;以及控制部,其对从各发光部射出的光的亮度单独进行控制从而对来自各发光部的光的合成光的色度进行调整。本技术的另一方式是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该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是包括第一发光装置和第二发光装置的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第一发光装置以及第二发光装置具备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层的有机EL面板,以及对从有机EL面板射出的光的色度进行调整的控制部。第一发光装置以及第二发光装置共用有机EL面板。本技术的又一方式是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包括上述发光装置以及筐体,该筐体用于将所述发光装置安装于车身。此外,将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本技术的构成要素、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进行相互置换的方案作为本技术的方式也是有效的。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能够消除自动驾驶显示用灯的设置场所这一问题的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车辆用灯具和其周边的概要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有机EL面板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具备图1的车辆用灯具的灯具系统的框图。图4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和其周边的概要剖视图。图5中的(a)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有机EL面板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图5中的(b)是图5中的(a)的A-A线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发光装置12有机EL面板18第一层叠体22第二层叠体26第三层叠体100车辆用灯具124点亮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同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的或者等同的构成要素、构件、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技术而是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记述的所有特征、其组合不一定是技术的本质内容。(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车辆用灯具100和其周边的概要剖视图。车辆用灯具10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自动驾驶显示用灯而发挥功能,在手动驾驶时,车辆用灯具100在白天作为日间行车灯而发挥功能,在夜间作为位置灯而发挥功能,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叙述。车辆用灯具100具备筐体102和发光装置10。发光装置10包括有机EL面板12。筐体102是用于将发光装置10安装于车身2的安装结构,筐体102包括基座104和透光罩106。基座104具有与车辆抵接的安装面104a。安装面104a具有与该安装面104a所抵接的车身2的部分2a对应的三维曲面形状。在此,对应的三维曲面形状是指在使安装面104a与车身的部分抵接时使得在安装面104a和车身2的部分之间实质上不产生间隙的形状。此外,基座104也可以通过双面胶带等的粘接构件安装于车身。基座104具有向灯具前方侧开口的凹部104b。透光罩106以覆盖该凹部104b的方式安装于基座104。透光罩106具有与基座104的凹部104b连通的凹部106a。在基座104和透光罩106之间形成由基座104的凹部104b和透光罩106的凹部106a构成的灯室110。此外,也可以是基座104以及透光罩106中只有一方具有形成灯室110的凹部。透光罩106构成为抑制紫外线向灯室110内的侵入。例如透光罩106也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性材料。由此,能够抑制有机EL面板12因紫外线引起的劣化。有机EL面板12容纳在灯室110内。有机EL面板12优选如图所示,以在其出射面12a和透光罩106的内表面106b之间不产生间隙的方式固定于该内表面106b。由此,能够抑制水分进入有机EL面板12的出射面12a和透光罩106的内表面106b之间,能够抑制在透光罩106的内表面106b中与有机EL面板12的出射面12a对置的内表面部分起雾。此外,有机EL面板12通过透明的粘接构件,例如通过高透明双面胶带、透明硅板材粘接固定于透光罩106即可。有机EL面板12也可以是具有挠性的板状的有机EL面板,例如所谓的2.5维曲面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2.5维曲面OLED面板具有发光面内的发光均匀性良好、能够像纸一样随意地弯曲这样的优异的特征。在该情况下,透光罩106的内表面106b也可以是2.5维形状。图2是表示有机EL面板12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有机EL面板12通过在透明的柔性基板16上依次层叠第一层叠体18、绝缘层20、第二层叠体22、绝缘层24、第三层叠体26,进而利用密封构件28密封它们而构成。柔性基板16例如是柔性玻璃基板或者具有挠性的树脂基板。第一层叠体18包括第一阳极30、第一有机EL发光层32和第一阴极34。第二层叠体22包括第二阳极40、第二有机EL发光层42和第二阴极44。第三层叠体26包括第三阳极50、第三有机EL发光层52和第三阴极54。此外,在各层叠体中,阳极和阴极的配置也可以相反。第一阳极30、第一阴极34、第二阳极40、第二阴极44以及第三阳极50是由ITO等构成的透明电极,第三阴极54是金属电极,第三阴极54例如是通过向第三有机EL发光层52蒸镀铝而得到的铝电极。此外,在第三阳极50和第三阴极54的配置相反的情况下,第三阴极54是透明电极,第三阳极50是金属电极。第一层叠体18的第一有机EL发光层32构成为能够发出蓝色的光,具体而言能够发出在450nm~485nm具有主波长的光。若使用第一阳极30以及第一阴极34对第一有机EL发光层32施加电压,则第一有机EL发光层32发出蓝色的光。第二层叠体22的第二有机EL发光层42构成为能够发出蓝绿色(Turquoise)的,具体而言能够发出在490nm~498nm具有主波长的光。若使用第二阳极40以及第二阴极44对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第一发光部,其射出在450nm~485nm具有主波长的光;/n第二发光部,其射出在490nm~498nm具有主波长的光;/n第三发光部,其射出在610nm~640nm具有主波长的光;以及/n点亮电路,其对从各发光部射出的光的亮度单独进行控制从而对来自各发光部的光的合成光的色度进行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19 JP 2018-197759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发光部,其射出在450nm~485nm具有主波长的光;
第二发光部,其射出在490nm~498nm具有主波长的光;
第三发光部,其射出在610nm~640nm具有主波长的光;以及
点亮电路,其对从各发光部射出的光的亮度单独进行控制从而对来自各发光部的光的合成光的色度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搭载有本发光装置的车辆处于自动驾驶中的情况下,所述点亮电路对从各发光部射出的光的亮度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合成光的主波长为490nm~498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亮电路仅向所述第二发光部供给驱动电压,以使得所述合成光的主波长为490nm~498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发光部是有机EL发光层,各发光部构成有机EL面板。


5.一种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其是包括第一发光装置和第二发光装置的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具备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层的有机EL面板、以及对从所述有机EL面板射出的光的色度进行调整的点亮电路,
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共用所述有机EL面板。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东徹志藤雅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