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粒化轮法钢渣和直排粉煤灰制备的筑路材料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661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12
一种以粒化轮法钢渣和直排粉煤灰制备的筑路材料及方法,筑路材料为颗粒状,原料具体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粒化钢渣60%~70%,粒化粉煤灰和水泥15%~20%,成分包含有10%~20%SiO2、8%~20%Fe2O3、6%~15%AL2O3,石灰9%~12%,活性剂2%~5%,主要材料包括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和加磷石膏。通过粉煤灰和碎钢渣替代少量的水泥和碎石,在相同养护环境下,其后续抗压能力和耐冲刷能力与水泥和碎石的材料影响相同,可达到更加节能环保、利用率更高等有益效果。因为钢渣尺寸不一影响研磨效果的问题,为钢渣的粉碎特制了筛选用的辅助装置。

A kind of road building material and method based on Granulated wheel steel slag and fly a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粒化轮法钢渣和直排粉煤灰制备的筑路材料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的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以粒化轮法钢渣和直排粉煤灰制备的筑路材料及方法。
技术介绍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利用石灰提取杂质而产成的废渣。我国是钢铁大国,因此每年也会产生大量废渣。目前我国钢渣产量为4000万吨,有效利用率仅为10%,而欧美等国其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量废弃的钢渣不仅得不到利用同时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将钢渣用于土木工程中,不仅为钢渣找到了出路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节约工程成本,具有较大的环保意义和工程意义。相关研究表明,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类似于天然碎石,同时钢渣具有类似于水泥的水硬性,是一种较好的筑路材料。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煤后的废弃污染物,我国对其在建筑中的利用较多,例如常见的粉煤砖或筑路材料。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是以水泥作为粉煤灰激发剂,掺入一定比例钢渣而形成一种路面基层材料,水泥粉煤灰钢渣遇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胶凝物质形成一定的强度,具有早强、高强提前开放交通等优点,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在路用性能、经济性和环保方面优势具有很大应用前景。但是,对于筑路基层材料通常需要较好抗冲刷性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而一旦其强度达不到标准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同时因现有的钢渣粉煤灰材料的配合比与活性剂相互影响总体的抗冲刷效果,所以制作流程中对于影响到碎石料和上层沥青的抗剥落性能工艺显得较为重要。目前钢渣虽然是废料,但是由于其良好的结构强度,被用作需要强度的场合的材料较为常见,但是,目前利用的钢渣多是经过初步粉碎的,其颗粒度非常不均匀,同时存在着从80-3000目多种尺寸的微粒,同时由于钢渣极高的硬度,如果直接将这种分布尺寸很宽的研磨,实际效果很差,钢渣很难得到有效粉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提供一种含钢渣的新型建筑材料,二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钢渣研磨处理上比较粗放的缺陷,重点在钢渣的研磨处理上分级进行筛选,在筛选过得基础上,先研磨粗粒,再磨细粒,保证了每次研磨时都是尺寸相近的颗粒在研磨,提高了研磨效率,改善了效果,主要提供一种以粒化轮法钢渣和直排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复合制备的活性微粉材料及其方法;同时为了符合筑路材料的要求,选择了其他几种有效的配方进行配合,使得材料既结实又耐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渣粉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筛组、支撑架、第一振动器、侧架、超声夹持架、漏斗部、研磨机料斗。所述振动筛组从上到下依次具有顶盖、第一振动筛、第二振动筛、第三振动筛、第四振动筛、底槽。所述第一振动筛、第二振动筛、第三振动筛、第四振动筛之中分别固定有120-240目的第一筛网、600-800目的第二筛网、1200-1500目的第三筛网、2200-3800目的第四筛网,上述四个筛网均呈水平状态。所述顶盖外侧具有向下的凸缘,且紧扣在第一振动筛上部。所述顶盖上表面具有”*”字型凹陷的上凹部。所述第一振动筛、第二振动筛、第三振动筛、第四振动筛、底槽呈同样大小的空心圆柱型,底槽下部具有封闭的底部,且该底部下表面上具有凹陷的”*”字型下凹部。所述支撑架从上到下依次具有上架、固定栓组、下管、支撑架座。所述上架由”*”字型的长方体架顶部和圆柱型的架柱一体成型。架顶部顶入下凹部固定。所述第一振动器包括第一发生器,以及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换能器、第一变幅杆、第一振动棒、振动顶栓。振动顶栓为”*”字型的长方体,振动顶栓顶入上凹部之内固定。第一发生器给第一换能器供给超声信号。所述侧架包括侧架底座、侧杆、侧架顶座、第一夹持组、第二夹持组45、第三夹持组、第四夹持组、第五夹持组,侧杆竖直且将侧架底座紧固在地面并将侧架顶座紧固在屋顶,所述第一夹持组、第二夹持组、第三夹持组、第四夹持组、第五夹持组均呈中空的“φ”形且分别水平地将第一振动筛、第二振动筛、第三振动筛、第四振动筛、底槽夹持固定。所述超声夹持架包括第二发生器、第二换能器、第二变幅杆、振动夹、上夹管、下夹管、横螺丝、套部、夹持座,第二发生器给第二换能器供给超声信号,第二换能器、第二变幅杆、振动夹从右到左依次连接,振动夹俯视呈“Y”型且具有贴合振动筛外侧的大半圆环部,所述大半圆环部为13/24~7/12个圆环,下夹管底部旋入夹持座中央固定且其顶部套有套部,套部右侧具有从螺孔旋入的横螺丝,横螺丝从下夹管顶部右侧的缺口部旋紧固定伸入的上夹管。所述漏斗部包括漏斗、夹持环、左丝杆组、右丝杆组、控制器,漏斗由上圆柱部、圆锥部和下部的斗口组成,上圆柱部由不锈钢的夹持环夹住,夹持环左右分别由左丝杆组和右丝杆组承托,左丝杆组和右丝杆组的电机同时转动使得漏斗上升或下降。研磨机料斗位于斗口正下方。优选地,所述第一振动筛由上下两个空心圆柱型的一上部和一下部拼成,一上部和一下部之间夹持固定第一筛网,一上部和一下部由周向均匀分布的N个长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振动筛由上下两个空心圆柱型的二上部和二下部拼成,二上部和二下部之间夹持固定第二筛网,二上部和二下部由周向均匀分布的N个长螺栓固定。所述第三振动筛由上下两个空心圆柱型的三上部和三下部拼成,三上部和三下部之间夹持固定第三筛网,三上部和三下部由周向均匀分布的N个长螺栓固定。所述第四振动筛由上下两个空心圆柱型的四上部和四下部拼成,四上部和四下部之间夹持固定第四筛网,四上部和四下部由周向均匀分布的N个长螺栓固定。所述固定栓组包括固定螺栓、固定螺母和一对垫片,所述上架的架柱下端伸入下管之内,固定螺栓穿透架柱和下管的其中一对预留孔,并且在固定螺栓头部和螺母内侧均垫有垫片的情况下旋紧固定。所述第一夹持组包括第一夹持圈、第一法兰部、第一夹持杆、第一横栓、第一握持部,圆环形的第一夹持圈和细长圆柱形的第一夹持杆是一体成型的,第一夹持圈呈水平,第一夹持杆从第一夹持圈右侧向右伸出,第一法兰部是位于第一夹持杆相对侧的位于第一夹持圈上的一对凸缘且中间具有不连接的夹缝。第一夹持杆穿入侧杆上的第一大孔内,并由第一横栓同时穿过第一夹持杆和侧杆上的前后通孔而固定,第一握持部是紧套于第一夹持杆上的工程塑料件且其外部有不规则握槽。所述第二夹持组包括第二夹持圈、第二法兰部、第二夹持杆、第二横栓、第二握持部,圆环形的第二夹持圈和细长圆柱形的第二夹持杆是一体成型的,第二夹持圈呈水平,第二夹持杆从第二夹持圈右侧向右伸出,第二法兰部是位于第二夹持杆相对侧的位于第二夹持圈上的一对凸缘且中间具有不连接的夹缝。第二夹持杆穿入侧杆上的第二大孔内,并由第二横栓同时穿过第二夹持杆和侧杆上的前后通孔而固定,第二握持部是紧套于第二夹持杆上的工程塑料件且其外部有不规则握槽。所述第三夹持组包括第三夹持圈、第三法兰部、第三夹持杆、第三横栓、第三握持部,圆环形的第三夹持圈和细长圆柱形的第三夹持杆是一体成型的,第三夹持圈呈水平,第三夹持杆从第三夹持圈右侧向右伸出,第三法兰部是位于第三夹持杆相对侧的位于第三夹持圈上的一对凸缘且中间具有不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渣粉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振动筛组(1)、支撑架(2)、第一振动器(3)、侧架(4)、超声夹持架(5)、漏斗部(6)、研磨机料斗(7);/n所述振动筛组(1)从上到下依次具有顶盖(11)、第一振动筛(12)、第二振动筛(13)、第三振动筛(14)、第四振动筛(15)、底槽(16);/n所述第一振动筛(12)、第二振动筛(13)、第三振动筛(14)、第四振动筛(15)之中分别固定有120-240目的第一筛网(123)、600-800目的第二筛网(133)、1200-1500目的第三筛网(143)、2200-3800目的第四筛网(153),上述四个筛网均呈水平状态;/n所述顶盖(11)外侧具有向下的凸缘,且紧扣在第一振动筛(12)上部;所述顶盖(11)上表面具有“*”字型凹陷的上凹部(111);所述第一振动筛(12)、第二振动筛(13)、第三振动筛(14)、第四振动筛(15)、底槽(16)呈同样大小的空心圆柱型,底槽(16)下部具有封闭的底部,且该底部下表面上具有凹陷的”*”字型下凹部(161);/n所述支撑架(2)从上到下依次具有上架(23)、固定栓组(24)、下管(22)、支撑架座(21);所述上架(23)由”*”字型的长方体架顶部和圆柱型的架柱一体成型;架顶部顶入下凹部(161)固定;/n所述第一振动器(3)包括第一发生器(31),以及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换能器(32)、第一变幅杆(33)、第一振动棒(34)、振动顶栓(35);振动顶栓(35)为”*”字型的长方体,振动顶栓(35)顶入上凹部(111)之内固定;第一发生器(31)给第一换能器(32)供给超声信号;/n所述侧架(4)包括侧架底座(41)、侧杆(42)、侧架顶座(43)、第一夹持组(44)、第二夹持组(45)、第三夹持组(46)、第四夹持组(47)、第五夹持组(48),侧杆(42)竖直且将侧架底座(41)紧固在地面并将侧架顶座(43)紧固在屋顶,所述第一夹持组(44)、第二夹持组(45)、第三夹持组(46)、第四夹持组(47)、第五夹持组(48)均呈中空的“φ”形且分别水平地将第一振动筛(12)、第二振动筛(13)、第三振动筛(14)、第四振动筛(15)、底槽(16)夹持固定;/n所述超声夹持架(5)包括第二发生器(51)、第二换能器(52)、第二变幅杆(53)、振动夹(54)、上夹管(55)、下夹管(56)、横螺丝(57)、套部(58)、夹持座(59),第二发生器(51)给第二换能器(52)供给超声信号,第二换能器(52)、第二变幅杆(53)、振动夹(54)从右到左依次连接,振动夹俯视呈“Y”型且具有贴合振动筛外侧的大半圆环部,所述大半圆环部为13/24~7/12个圆环,下夹管(56)底部旋入夹持座(59)中央固定且其顶部套有套部(58),套部(58)右侧具有从螺孔旋入的横螺丝(57),横螺丝(57)从下夹管(56)顶部右侧的缺口部旋紧固定伸入的上夹管(56);/n所述漏斗部(6)包括漏斗(61)、夹持环(62)、左丝杆组(63)、右丝杆组(64)、控制器(65),漏斗(61)由上圆柱部、圆锥部和下部的斗口(611)组成,上圆柱部由不锈钢的夹持环(62)夹住,夹持环(62)左右分别由左丝杆组(63)和右丝杆组(64)承托,左丝杆组(63)和右丝杆组(64)的电机同时转动使得漏斗(61)上升或下降;/n研磨机料斗(7)位于斗口(611)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渣粉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振动筛组(1)、支撑架(2)、第一振动器(3)、侧架(4)、超声夹持架(5)、漏斗部(6)、研磨机料斗(7);
所述振动筛组(1)从上到下依次具有顶盖(11)、第一振动筛(12)、第二振动筛(13)、第三振动筛(14)、第四振动筛(15)、底槽(16);
所述第一振动筛(12)、第二振动筛(13)、第三振动筛(14)、第四振动筛(15)之中分别固定有120-240目的第一筛网(123)、600-800目的第二筛网(133)、1200-1500目的第三筛网(143)、2200-3800目的第四筛网(153),上述四个筛网均呈水平状态;
所述顶盖(11)外侧具有向下的凸缘,且紧扣在第一振动筛(12)上部;所述顶盖(11)上表面具有“*”字型凹陷的上凹部(111);所述第一振动筛(12)、第二振动筛(13)、第三振动筛(14)、第四振动筛(15)、底槽(16)呈同样大小的空心圆柱型,底槽(16)下部具有封闭的底部,且该底部下表面上具有凹陷的”*”字型下凹部(161);
所述支撑架(2)从上到下依次具有上架(23)、固定栓组(24)、下管(22)、支撑架座(21);所述上架(23)由”*”字型的长方体架顶部和圆柱型的架柱一体成型;架顶部顶入下凹部(161)固定;
所述第一振动器(3)包括第一发生器(31),以及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换能器(32)、第一变幅杆(33)、第一振动棒(34)、振动顶栓(35);振动顶栓(35)为”*”字型的长方体,振动顶栓(35)顶入上凹部(111)之内固定;第一发生器(31)给第一换能器(32)供给超声信号;
所述侧架(4)包括侧架底座(41)、侧杆(42)、侧架顶座(43)、第一夹持组(44)、第二夹持组(45)、第三夹持组(46)、第四夹持组(47)、第五夹持组(48),侧杆(42)竖直且将侧架底座(41)紧固在地面并将侧架顶座(43)紧固在屋顶,所述第一夹持组(44)、第二夹持组(45)、第三夹持组(46)、第四夹持组(47)、第五夹持组(48)均呈中空的“φ”形且分别水平地将第一振动筛(12)、第二振动筛(13)、第三振动筛(14)、第四振动筛(15)、底槽(16)夹持固定;
所述超声夹持架(5)包括第二发生器(51)、第二换能器(52)、第二变幅杆(53)、振动夹(54)、上夹管(55)、下夹管(56)、横螺丝(57)、套部(58)、夹持座(59),第二发生器(51)给第二换能器(52)供给超声信号,第二换能器(52)、第二变幅杆(53)、振动夹(54)从右到左依次连接,振动夹俯视呈“Y”型且具有贴合振动筛外侧的大半圆环部,所述大半圆环部为13/24~7/12个圆环,下夹管(56)底部旋入夹持座(59)中央固定且其顶部套有套部(58),套部(58)右侧具有从螺孔旋入的横螺丝(57),横螺丝(57)从下夹管(56)顶部右侧的缺口部旋紧固定伸入的上夹管(56);
所述漏斗部(6)包括漏斗(61)、夹持环(62)、左丝杆组(63)、右丝杆组(64)、控制器(65),漏斗(61)由上圆柱部、圆锥部和下部的斗口(611)组成,上圆柱部由不锈钢的夹持环(62)夹住,夹持环(62)左右分别由左丝杆组(63)和右丝杆组(64)承托,左丝杆组(63)和右丝杆组(64)的电机同时转动使得漏斗(61)上升或下降;
研磨机料斗(7)位于斗口(611)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渣粉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振动筛(12)由上下两个空心圆柱型的一上部(121)和一下部(122)拼成,一上部(121)和一下部(122)之间夹持固定第一筛网(123),一上部(121)和一下部(122)由周向均匀分布的N个长螺栓固定;
所述第二振动筛(13)由上下两个空心圆柱型的二上部(131)和二下部(132)拼成,二上部(131)和二下部(132)之间夹持固定第二筛网(133),二上部(131)和二下部(132)由周向均匀分布的N个长螺栓固定;
所述第三振动筛(14)由上下两个空心圆柱型的三上部(141)和三下部(142)拼成,三上部(141)和三下部(142)之间夹持固定第三筛网(143),三上部(141)和三下部(142)由周向均匀分布的N个长螺栓固定;
所述第四振动筛(15)由上下两个空心圆柱型的四上部(151)和四下部(152)拼成,四上部(151)和四下部(152)之间夹持固定第四筛网(153),四上部(151)和四下部(152)由周向均匀分布的N个长螺栓固定;
所述固定栓组(24)包括固定螺栓(241)、固定螺母(242)和一对垫片(243),所述上架(23)的架柱下端伸入下管(22)之内,固定螺栓(241)穿透架柱和下管的其中一对预留孔,并且在固定螺栓(241)头部和螺母内侧均垫有垫片(243)的情况下旋紧固定;
所述第一夹持组(44)包括第一夹持圈(441)、第一法兰部(442)、第一夹持杆(443)、第一横栓(444)、第一握持部(445),圆环形的第一夹持圈(441)和细长圆柱形的第一夹持杆(443)是一体成型的,第一夹持圈(441)呈水平,第一夹持杆(443)从第一夹持圈(441)右侧向右伸出,第一法兰部(442)是位于第一夹持杆(443)相对侧的位于第一夹持圈(441)上的一对凸缘且中间具有不连接的夹缝;第一夹持杆(443)穿入侧杆(42)上的第一大孔内,并由第一横栓(444)同时穿过第一夹持杆(443)和侧杆(42)上的前后通孔而固定,第一握持部(445)是紧套于第一夹持杆(443)上的工程塑料件且其外部有不规则握槽;
所述第二夹持组(45)包括第二夹持圈(451)、第二法兰部(452)、第二夹持杆(453)、第二横栓(454)、第二握持部(455),圆环形的第二夹持圈(451)和细长圆柱形的第二夹持杆(453)是一体成型的,第二夹持圈(451)呈水平,第二夹持杆(453)从第二夹持圈(451)右侧向右伸出,第二法兰部(452)是位于第二夹持杆(453)相对侧的位于第二夹持圈(451)上的一对凸缘且中间具有不连接的夹缝;第二夹持杆(453)穿入侧杆(42)上的第二大孔内,并由第二横栓(454)同时穿过第二夹持杆(453)和侧杆(42)上的前后通孔而固定,第二握持部(455)是紧套于第二夹持杆(453)上的工程塑料件且其外部有不规则握槽;
所述第三夹持组(46)包括第三夹持圈(461)、第三法兰部(462)、第三夹持杆(463)、第三横栓(464)、第三握持部(465),圆环形的第三夹持圈(461)和细长圆柱形的第三夹持杆(463)是一体成型的,第三夹持圈(461)呈水平,第三夹持杆(463)从第三夹持圈(461)右侧向右伸出,第三法兰部(462)是位于第三夹持杆(463)相对侧的位于第三夹持圈(461)上的一对凸缘且中间具有不连接的夹缝;第三夹持杆(463)穿入侧杆(42)上的第三大孔内,并由第三横栓(464)同时穿过第三夹持杆(463)和侧杆(42)上的前后通孔而固定,第三握持部(465)是紧套于第三夹持杆(463)上的工程塑料件且其外部有不规则握槽;
所述第四夹持组(47)包括第四夹持圈(471)、第四法兰部(472)、第四夹持杆(473)、第四横栓(474)、第四握持部(475),圆环形的第四夹持圈(471)和细长圆柱形的第四夹持杆(473)是一体成型的,第四夹持圈(471)呈水平,第四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刘波梁超董伟付吉国张斌邓少奎赵鹏林红苗燕张子琛李通
申请(专利权)人:国宏联绿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