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状物质气动密相装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50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状物质气动密相装填器,包括进料斗,进料颈,辅助圆筒,设置于进料颈与进料斗连接处的进料控制板,与进料颈通过调节螺杆相连的物料通道,与物料通道的外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从进料颈插入并从物料通道下端穿出的导气管,设置于导气管上的多层导向桨,与导气管末端相连的喷流底盘,设置于喷流底盘上的喷射盘,开设于喷射盘内的喷流通道,以及设置于喷流底盘上并与喷射盘相连用于引导喷流通道喷出气流方向的弧形气流流道板。通过上述设计,装填物料均匀圆周抛向待装填容器的装填空间内,自由下落并随柱状物的竖直向下落下、水平倒下,实现了柱状物质密相装填,使物料装填密度更好。因此,适于推广应用。

A pneumatic dense phase loader for columnar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状物质气动密相装填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相装填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柱状物质气动密相装填器。
技术介绍
变压吸附技术在工业气体分离领域广泛应用,在长期的实践中,常常遇到几个同样装填空间的同种物质(柱状或不规则片状)其装填密度很难统一,分析其原因由于柱状物质在自由向下坠落过程中与相邻的一个个柱状物质很难倾倒并排落下,而是相互依靠而倒下,这样柱状物质间就自燃形成各自的依靠空间,从而减小了单位体积内的装填物质个数,即降低了装填的密度。化工操作中,其各个装填容器阻力降输出高低不一,产品质量也有差异。针对工艺操作技术要求,在排除原料气组分、压力、温度、流量的因素外,发现其原因在于变压吸附塔内装填的物质密度不统一或未达到设计的装填密度,有针对性的改进完善了原设计的密相装填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状物质气动密相装填器,主要解决现有密相装填器在装填柱状物质时单位体积内的装填物质个数少,降低装填的密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柱状物质气动密相装填器,包括进料斗,与进料斗固为一体的进料颈,与进料颈固定连接的辅助圆筒,设置于进料颈与进料斗连接处的进料控制板,与进料颈通过调节螺杆相连的物料通道,与物料通道的外壁固定连接用于与装填器固定连接的支撑架,从进料颈插入并从物料通道下端穿出的导气管,设置于导气管上的多层导向桨,与导气管末端相连的喷流底盘,设置于喷流底盘上的喷射盘,开设于喷射盘内的喷流通道,以及设置于喷流底盘上并与喷射盘相连用于引导喷流通道喷出气流方向的弧形气流流道板;其中,所述辅助圆筒插入物料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包括从进料颈侧方横向插入的外接管和与外接管垂直相接并连通的竖直管。进一步地,所述外接管上设置有仪表空气控制阀和压力表,用于调节喷流仪表空气的压力。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桨呈螺旋桨扇叶状,在竖直管上设置有三层。进一步地,所述物料通道上端设置有连接法兰,用于物料通道与进料颈的螺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控制板包括与进料颈与进料斗连接处固定连接的带有若干圆形通孔的进料板和与进料板结构相同并覆盖在进料板上可横向拉动的限流板。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圆筒上固定设置有挡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装填器在装填物质时,物料经过进料控制板控制进料流量后,自由落下,经过物料通道内设置的三层导向桨,三级自由调整使得被装填物质均匀自由撒落在喷流底盘前沿,恰遇仪表空气喷射盘喷射出的仪表空气,随弧形气流流道板的螺旋切线方向均匀圆周抛向待装填容器的装填空间内,自由下落并随柱状物的竖直向下落下、水平倒下,实现了柱状物质密相装填,使物料装填密度更好。(2)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螺杆和辅助圆筒,调整喷流底盘与物料通道底部间歇,使得装填器能适应不同深度的待装填容器的物料装填。(3)本技术可根据被装填空间的大小及需要实现的装填密度,调整喷射圆周面积的大小,可通过调节仪表空控制阀控制喷射气压力,调节进料控制板控制进料流量实现不同柱状与片状吸附剂催化剂的装填密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喷流底盘部分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导向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进料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进料斗,2-进料颈,3-辅助圆筒,4-进料控制板,5-调节螺杆,6-物料通道,7-支撑架,8-导气管,9-导向桨,10-喷流底盘,11-喷射盘,12-喷流通道,13-弧形气流流道板,14-外接管,15-竖直管,16-仪表空气控制阀,17-压力表,18-连接法兰,19-进料板,20-限流板,21-挡流板,22-大料斗,23-待装填容器,24-装填物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柱状物质气动密相装填器,包括进料斗1,进料斗下方设置有1固为一体的进料颈2,进料颈2与进料斗1连接处设置有进料控制板4,进料颈2通过调节螺杆5与下方的物料通道6相连,进料颈2下方固定连接有辅助圆筒3,所述辅助圆筒3插入物料通道6内,所述物料通道6上端设置有连接法兰18,用于物料通道6与进料颈2的螺杆连接。通过调节螺杆5使辅助圆筒向上伸出,同时带动下方的喷射底盘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喷射底盘与物料通道之间间歇的调整,使得装填器能适应不同深度的待装填容器23的物料装填。并且,所述进料控制板4包括与进料颈2与进料斗1连接处固定连接的带有若干圆形通孔的进料板19和与进料板结构相同并覆盖在进料板19上可横向拉动的限流板20。通过拉动限流板20实现物料进料的流量控制。所述辅助圆筒3上固定设置有挡流板21,对装填物料进行初步均匀。物料通道6通过的外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7实现与装填器固定连接,导气管8从进料颈2插入并从物料通道6下端穿出,所述导气管8包括从进料颈2侧方横向插入的外接管14和与外接管14垂直相接并连通的竖直管15。所述外接管14上设置有仪表空气控制阀16和压力表17,用于调节喷流仪表空气的压力。所述竖直管15上交错设置有三层呈螺旋桨扇叶状的导向桨9,用于使装填物质在物料通道内实现均匀分布。此外,所述导气管8末端设置喷流底盘10,喷流底盘10上设置喷射盘11,喷射盘11内开设有喷流通道12,喷流通道12沿喷出气流方向设置弧形气流流道板13。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装填器的一种安装使用状态,装填物质24通过外部大料斗22放入进料斗1后,通过控制进料板2进行限流,随后进入物料通道内,当经过三级自由调整的装填物质24均匀自由撒落在喷流底盘10前沿时,恰遇喷射盘11喷射出的仪表空气,随弧形气流流道板的螺旋切线方向均匀圆周抛向待装填容器的装填空间内,自由下落并随柱状物的竖直向下落下、水平倒下,实现了柱状物质在待装填容器23内的密相装填,使物料装填密度更好。本技术可根据被装填空间的大小及需要实现的装填密度,调整喷射圆周面积的大小,可通过调节仪表空控制阀控制喷射气压力,调节进料控制板控制进料流量实现不同柱状与片状吸附剂催化剂的装填密度。因此,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状物质气动密相装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1),与进料斗(1)固为一体的进料颈(2),与进料颈(2)固定连接的辅助圆筒(3),设置于进料颈(2)与进料斗(1)连接处的进料控制板(4),与进料颈(2)通过调节螺杆(5)相连的物料通道(6),与物料通道(6)的外壁固定连接用于与装填器固定连接的支撑架(7),从进料颈(2)插入并从物料通道(6)下端穿出的导气管(8),设置于导气管(8)上的多层导向桨(9),与导气管(8)末端相连的喷流底盘(10),设置于喷流底盘(10)上的喷射盘(11),开设于喷射盘(11)内的喷流通道(12),以及设置于喷流底盘(10)上并与喷射盘(11)相连用于引导喷流通道(12)喷出气流方向的弧形气流流道板(13);其中,所述辅助圆筒(3)插入物料通道(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状物质气动密相装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1),与进料斗(1)固为一体的进料颈(2),与进料颈(2)固定连接的辅助圆筒(3),设置于进料颈(2)与进料斗(1)连接处的进料控制板(4),与进料颈(2)通过调节螺杆(5)相连的物料通道(6),与物料通道(6)的外壁固定连接用于与装填器固定连接的支撑架(7),从进料颈(2)插入并从物料通道(6)下端穿出的导气管(8),设置于导气管(8)上的多层导向桨(9),与导气管(8)末端相连的喷流底盘(10),设置于喷流底盘(10)上的喷射盘(11),开设于喷射盘(11)内的喷流通道(12),以及设置于喷流底盘(10)上并与喷射盘(11)相连用于引导喷流通道(12)喷出气流方向的弧形气流流道板(13);其中,所述辅助圆筒(3)插入物料通道(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状物质气动密相装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8)包括从进料颈(2)侧方横向插入的外接管(14)和与外接管(14)垂直相接并连通的竖直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益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