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417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粒料混合装置,包括近端储料罐、远端储料罐和均化罐;所述均化罐的进料口处设有“T”型过渡段;近端储料罐的出料口通过传输管道与“T”型过渡段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远端储料罐出料口通过管道与螺旋输送泵一端连接,螺旋输送泵的另一端通过传输管道与“T”型过渡段的第二端口连通;“T”型过渡段的第三端口与均化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T”型过渡段设有与鼓风机连接的连接口;正对均化罐的进料口设有缓冲盘,缓冲盘的中心轴线与均化罐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缓冲盘底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均化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负压输送泵通过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远距离传输,均化完全的粒料混合装置。

A granular material m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粒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粒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单线产品存在产品性能波动大,产品性能不稳定等现象,为了使产品更加均匀,性能更加稳定,需要对至少3~4条生产线的产品进行均化处理。因此,需要解决将几条生产线的产品输送到均化罐进行均已处理的过程。由于某些产品距离均化罐距离近,有些产品距离均化罐距离远,把偏远位置生产线的粒料传输到均化罐中操作难道大,也会发生不同具体生产线的产品均化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远距离传输,均化完全的粒料混合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粒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储料罐、远端储料罐和均化罐;所述均化罐的进料口处设有“T”型过渡段;近端储料罐的出料口通过传输管道与“T”型过渡段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远端储料罐出料口通过管道与螺旋输送泵一端连接,螺旋输送泵的另一端通过传输管道与“T”型过渡段的第二端口连通;“T”型过渡段的第三端口与均化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T”型过渡段设有与鼓风机连接的连接口;正对均化罐的进料口设有缓冲盘,缓冲盘的中心轴线与均化罐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缓冲盘底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均化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负压输送泵通过管道连接。在均化罐的进料口处设置“T”型过渡段,方便不同距离的物料进行混匀,近端储料罐到均化罐中的用时短,远端储料罐用时长,因此设置过渡段,当近端储料罐和远端储料罐的物料都进入过渡段时开始混匀。此外,在“T”型过渡段内通风,一方面有助于物料快速进入均化罐,另一方面将物料提前混匀。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盘中间设有储料凹槽,储料凹槽四周呈放射性设有导料槽。所述缓冲盘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打到缓冲盘上,进一步混匀,混匀后沿导料槽甩出弹到均化罐的侧壁上,沿侧壁从出料口流出,进行充分混匀。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搅拌器混匀,减少混匀过程中的热量产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T”型过渡段内出风口位置为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的交叉处A。将出风位置设置在近端储料罐和远端储料罐的交点上,使得风力混匀更加充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均化罐进料口设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俯视图呈网状排布,导流片的长度与进料口的深度相适配。所述导流片的设置,使得物料最大限度的掉落在缓冲盘的储料凹槽内,避免物料与缓冲盘撞击后弹起。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片为柔性橡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盘与电机之间设有螺杆,螺杆上设有搅拌叶片。使搅拌更加充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T”型过渡段与均化罐之间设有第一闸阀,均化罐出料口与负压输送泵之间设有第二闸阀。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混合装置可以将近端储料罐和远端储料罐的物料进行均匀混合,使得物料性能更加稳定和均匀,采用本技术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缓冲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近端储料罐;2、远端储料罐;3、均化罐;4、“T”型过渡段;5、螺旋输送泵;6、鼓风机;7、缓冲盘;8、驱动电机;9、负压输送泵;10、导流片;11、搅拌叶片;12、第一闸阀;13、第二闸阀;14、储料凹槽;15、导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粒料混合装置,包括近端储料罐1、远端储料罐2和均化罐3;所述均化罐的进料口处设有“T”型过渡段4;近端储料罐的出料口通过传输管道与“T”型过渡段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远端储料罐出料口通过管道与螺旋输送泵5一端连接,螺旋输送泵的另一端通过传输管道与“T”型过渡段的第二端口连通;“T”型过渡段的第三端口与均化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T”型过渡段设有与鼓风机6连接的连接口;正对均化罐的进料口设有缓冲盘7,缓冲盘的中心轴线与均化罐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缓冲盘底部与驱动电机8电连接,所述均化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负压输送泵9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盘中间设有储料凹槽14,储料凹槽四周呈放射性设有导料槽15。“T”型过渡段内出风口位置为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的交叉处A。所述均化罐进料口设有导流片10,所述导流片俯视图呈网状排布,导流片的长度与进料口的深度相适配。所述导流片为柔性橡胶。所述缓冲盘与电机之间设有螺杆,螺杆上设有搅拌叶片11。“T”型过渡段与均化罐之间设有第一闸阀12,均化罐出料口与负压输送泵之间设有第二闸阀1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粒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储料罐、远端储料罐和均化罐;所述均化罐的进料口处设有“T”型过渡段;近端储料罐的出料口通过传输管道与“T”型过渡段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远端储料罐出料口通过管道与螺旋输送泵一端连接,螺旋输送泵的另一端通过传输管道与“T”型过渡段的第二端口连通;“T”型过渡段的第三端口与均化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T”型过渡段设有与鼓风机连接的连接口;正对均化罐的进料口设有缓冲盘,缓冲盘的中心轴线与均化罐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缓冲盘底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均化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负压输送泵通过管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粒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储料罐、远端储料罐和均化罐;所述均化罐的进料口处设有“T”型过渡段;近端储料罐的出料口通过传输管道与“T”型过渡段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远端储料罐出料口通过管道与螺旋输送泵一端连接,螺旋输送泵的另一端通过传输管道与“T”型过渡段的第二端口连通;“T”型过渡段的第三端口与均化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T”型过渡段设有与鼓风机连接的连接口;正对均化罐的进料口设有缓冲盘,缓冲盘的中心轴线与均化罐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缓冲盘底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均化罐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负压输送泵通过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盘中间设有储料凹槽,储料凹槽四周呈放射性设有导料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野黄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爱科森博顿聚合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