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387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包括设置在煤斗侧壁上的连接板、一端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阻尼器和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上的结构梁,所述结构梁包括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的第一竖杆、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且与第一竖杆平行的第二竖杆和连接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的斜杆,所述第一竖杆长度长于第二竖杆,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第一竖杆与结构楼板底面垂直,所述斜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斜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竖杆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能够达到减少钢煤斗侧移时产生的集中载荷损伤楼面结构的效果。

A kind of energy consumption stop point of supporting steel coal ho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式钢煤斗,具体涉及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主要用于支撑式钢煤斗结构设计,同时也适用于其它支撑式钢仓。
技术介绍
对于大型火力发电厂,钢煤斗大多采用支撑式布置(图1),钢煤斗支座位于煤斗侧壁中部,钢煤斗与其上部紧邻的楼面结构之间设置止晃点。止晃点通常采用橡胶板止晃点(图2),止晃点只有在钢煤斗变形超过止晃间隙后才会发生碰撞。并且当钢煤斗橡胶板止晃点与上部紧邻的楼面结构的刚性对撞点发生碰撞时,二者之间仅靠约1cm厚的橡胶板缓冲冲击荷载,因此当钢煤斗在地震作用时发生侧移,并且碰撞荷载较大时,这个集中荷载会100%传递到上部结构上,有可能引起上部紧邻的楼面结构局部破坏或整体受到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钢煤斗的耗能止晃点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式钢煤斗的耗能止晃点,能够达到减少钢煤斗侧移时产生的集中载荷损伤楼面结构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包括设置在煤斗侧壁上的连接板、一端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阻尼器和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上的结构梁,所述结构梁包括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的第一竖杆、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且与第一竖杆平行的第二竖杆和连接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的斜杆,所述第一竖杆长度长于第二竖杆,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第一竖杆与结构楼板底面垂直,所述斜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斜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竖杆顶部。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加强筋。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阻尼器采用摩擦型阻尼器。摩擦型阻尼器属于被动耗能减震装置,本专利技术用具有双向阻尼特征并且相对于其他类型阻尼器价格较低的摩擦型阻尼器,提高经济效益。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设置在煤斗顶部的侧壁上。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阻尼器的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阻尼器通过销轴和端板与煤斗侧壁上的连接板活动连接。周围按构造要求设置加劲板等加强结构梁局部刚度,使得荷载可有效传递至结构梁。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阻尼器通过焊接设置在连接板上。周围按构造要求设置加劲板等加强局部刚度,使得荷载可有效传递至钢煤斗本体。本专利技术实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包括设置在煤斗侧壁上的连接板、一端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阻尼器和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上的结构梁,所述结构梁包括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的第一竖杆、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且与第一竖杆平行的第二竖杆和连接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的斜杆,所述第一竖杆长度长于第二竖杆,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第一竖杆与结构楼板底面垂直,所述斜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斜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竖杆顶部。能够达到减少钢煤斗侧移时产生的集中载荷损伤楼面结构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支撑式钢煤斗的结构图;图2现有技术中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包括设置在煤斗侧壁2上的连接板1、一端设置在连接板1上的阻尼器3和设置在结构楼板5底面上的结构梁,所述结构梁包括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5底面的第一竖杆4、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5底面且与第一竖杆4平行的第二竖杆6和连接第一竖杆4与第二竖杆6的斜杆7,所述第一竖杆4长度长于第二竖杆6,所述阻尼器3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4的底部,所述第一竖杆4与结构楼板5底面垂直,所述斜杆7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4的底部,所述斜杆7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竖杆6顶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上设置有加强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3采用摩擦型阻尼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设置在煤斗顶部的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3的与连接板1的连接处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阻尼器3通过销轴和端板与煤斗侧壁2上的连接板1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包括设置在煤斗侧壁上的连接板、一端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阻尼器和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上的结构梁,所述结构梁包括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的第一竖杆、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且与第一竖杆平行的第二竖杆和连接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的斜杆,所述第一竖杆长度长于第二竖杆,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第一竖杆与结构楼板底面垂直,所述斜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斜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竖杆顶部。能够达到减少钢煤斗侧移时产生的集中载荷损伤楼面结构的效果。摩擦型阻尼器属于被动耗能减震装置,本专利技术用具有双向阻尼特征并且相对于其他类型阻尼器价格较低的摩擦型阻尼器,提高经济效益。周围按构造要求设置加劲板等加强结构梁局部刚度,使得荷载可有效传递至结构梁。实施例二: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包括设置在煤斗侧壁2上的连接板1、一端设置在连接板1上的阻尼器3和设置在结构楼板5底面上的结构梁,所述结构梁包括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5底面的第一竖杆4、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5底面且与第一竖杆4平行的第二竖杆6和连接第一竖杆4与第二竖杆6的斜杆7,所述第一竖杆4长度长于第二竖杆6,所述阻尼器3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4的底部,所述第一竖杆4与结构楼板5底面垂直,所述斜杆7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4的底部,所述斜杆7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竖杆6顶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上设置有加强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3采用摩擦型阻尼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设置在煤斗顶部的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器3通过焊接设置在连接板1上。本专利技术实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包括设置在煤斗侧壁上的连接板、一端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阻尼器和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上的结构梁,所述结构梁包括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的第一竖杆、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且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包括设置在煤斗侧壁上的连接板、一端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阻尼器和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上的结构梁,所述结构梁包括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的第一竖杆、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且与第一竖杆平行的第二竖杆和连接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的斜杆,所述第一竖杆长度长于第二竖杆,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第一竖杆与结构楼板底面垂直,所述斜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斜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竖杆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包括设置在煤斗侧壁上的连接板、一端设置在连接板上的阻尼器和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上的结构梁,所述结构梁包括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的第一竖杆、顶部设置在结构楼板底面且与第一竖杆平行的第二竖杆和连接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的斜杆,所述第一竖杆长度长于第二竖杆,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第一竖杆与结构楼板底面垂直,所述斜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杆的底部,所述斜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竖杆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式钢煤斗耗能止晃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俊王佐周国琴谢二菊陆俊谦姜骁韡杨烨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