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31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与沥青烟气管道连接的焚烧炉,所述焚烧炉通过输出管连通有喷淋塔,在喷淋塔的顶部设有烟囱,在烟囱内设有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在输出管上设有余热回收机构,在烟囱的外壁上设有保温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循环连接,在余热回收机构与保温机构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An asphalt fume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device in carbo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炭素制品主要原料是石油焦和煤沥青,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烟尘,主要包括碳粉尘、沥青烟气、焦油、SO2等,危害环境。目前市场上的沥青烟气处理装置,一般通过燃烧后,再通过喷淋塔喷淋吸收进行处理,在处理后,一些不溶于水的粉尘需要通过粉尘布袋进行收集处理,但是此方法容易堵塞布袋,影响达标废气的正常排放,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与沥青烟气管道连接的焚烧炉,所述焚烧炉通过输出管连通有喷淋塔,在喷淋塔的顶部设有烟囱,在烟囱内设有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在输出管上设有余热回收机构,在烟囱的外壁上设有保温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循环连接,在余热回收机构与保温机构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由设置在烟囱内底部的除尘滤网、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除尘滤网上方的烟囱内的格栅板、设置在各格栅板上的陶瓷填料、设置在烟囱内且与各陶瓷填料相对的喷淋管以及设置在最上层喷淋管上方的烟囱内的除雾器组成;各喷淋管与外部高压管道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余热回收机构由导通设置在输出管上的延缓筒、缠绕设置在延缓筒外壁上的第一盘管以及设置在第一盘管外围的延缓筒上的第一保温罩组成;第一盘管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循环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缓筒由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两端且与输出管导通连接的斗状连接部组成;所述筒体的内径比输出管的内径大,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一保温罩均设置在筒体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机构由缠绕设置在烟囱外壁上的第二盘管以及设置在第二盘管外围的烟囱上的第二保温罩组成;所述第二盘管通过管路与第一盘管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循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的辅助粉尘喷淋机构,可通过除尘滤网对气体中不溶于水的粉尘进行过滤,然后通过喷淋管对除尘滤网进行喷淋,防止堵塞除尘滤网,保证气体正常排放;同时,辅助粉尘喷淋机构设置在烟囱内,占用面积小,可降低成本;并且通过设置的格栅板、陶瓷填料、喷淋管以及除雾器的配合,在通过喷淋塔对烟气进行处理后,可进一步对烟气进行吸收处理,保证处理效果。通过设置余热回收机构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循环连接,可利用余热对烟囱进行加热保温,防止冬季使用辅助粉尘喷淋机构时上冻,增加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循环连接可减少热量的损失,利用率高。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中余热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中烟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焚烧炉;2、输出管;3、喷淋塔;4、烟囱;5、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501、除尘滤网;502、格栅板;503、陶瓷填料;504、喷淋管;505、除雾器;6、余热回收机构;601、延缓筒;602、第一盘管;603、第一保温罩;604、筒体;605、斗状连接部;7、保温机构;701、第二盘管;702、第二保温罩;8、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与沥青烟气管道连接的焚烧炉1,所述焚烧炉1通过输出管2连通有喷淋塔3,在喷淋塔3的顶部设有烟囱4,在烟囱4内设有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5,在输出管2上设有余热回收机构6,在烟囱4的外壁上设有保温机构7,所述余热回收机构6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7循环连接,可减少热量流失,利用率较高,在余热回收机构6与保温机构7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8。通过设置的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5可采用过滤与喷淋相互配合的方式对粉尘进行处理,保证废气正常排放,同时通过设置的余热回收机构6和保温机构7,可对余热进行回收,避免冬季使用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5上冻。具体的,所述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5由设置在烟囱4内底部的除尘滤网50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除尘滤网501上方的烟囱4内的格栅板502、设置在各格栅板502上的陶瓷填料503、设置在烟囱4内且与各陶瓷填料503相对的喷淋管504以及设置在最上层喷淋管504上方的烟囱4内的除雾器505组成;各喷淋管504与外部高压管道连接。可通过除尘滤网501对气体中不溶于水的粉尘进行过滤,然后通过喷淋管504对除尘滤网501进行喷淋,防止堵塞除尘滤网501,保证气体正常排放;同时,辅助粉尘喷淋机构5设置在烟囱4内,占用面积小,可降低成本;并且通过设置的格栅板502、陶瓷填料503以及喷淋管504的配合,在通过喷淋塔3对烟气进行处理后,可进一步对烟气进行吸收处理,保证处理效果,然后通过除雾器505去除气体中的雾气。其中,所述余热回收机构6由导通设置在输出管2上的延缓筒601、缠绕设置在延缓筒601外壁上的第一盘管602以及设置在第一盘管602外围的延缓筒601上的第一保温罩603组成;第一盘管602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7循环连接,可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避免能源浪费。另外,所述延缓筒601由筒体604以及设置在筒体604两端且与输出管2导通连接的斗状连接部605组成;所述筒体604的内径比输出管2的内径大,所述第一盘管602和第一保温罩603均设置在筒体604上,可以延缓气体通过延缓筒601的速度,便于对热量进行回收。并且,所述保温机构7由缠绕设置在烟囱4外壁上的第二盘管701以及设置在第二盘管701外围的烟囱4上的第二保温罩702组成;所述第二盘管701通过管路与第一盘管602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循环连接,利用回收的热量对烟囱4进行加热保温,避免冬季使用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5时上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沥青烟气经由焚烧炉1和喷淋塔3进行处理后,通过烟囱4排出前经由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5进行处理,除尘滤网501对气体中不溶于水的粉尘进行过滤,然后通过喷淋管504对除尘滤网501进行喷淋,防止堵塞除尘滤网501,同时,通过设置的格栅板502、陶瓷填料503以及喷淋管504的配合,进一步对烟气进行吸收处理,然后通过除雾器505去除气体中的雾气后再排出。在冬季使用时,由于经由焚烧炉1排出的气体温度较高,在进入喷淋塔3内进行处理时,喷淋塔3内的喷淋设备不会被冻住,但是经由喷淋后,气体温度降低,再经由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5进行除尘时,喷淋设置容易被冻住,通过设置的余热回收机构6以及保温机构7之间相互配合,回收一部分热量,对烟囱4进行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与沥青烟气管道连接的焚烧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1)通过输出管(2)连通有喷淋塔(3),在喷淋塔(3)的顶部设有烟囱(4),在烟囱(4)内设有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5),在输出管(2)上设有余热回收机构(6),在烟囱(4)的外壁上设有保温机构(7),所述余热回收机构(6)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7)循环连接,在余热回收机构(6)与保温机构(7)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与沥青烟气管道连接的焚烧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1)通过输出管(2)连通有喷淋塔(3),在喷淋塔(3)的顶部设有烟囱(4),在烟囱(4)内设有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5),在输出管(2)上设有余热回收机构(6),在烟囱(4)的外壁上设有保温机构(7),所述余热回收机构(6)的热媒出口和冷媒入口通过管路与保温机构(7)循环连接,在余热回收机构(6)与保温机构(7)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生产中的沥青烟气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过滤喷淋处理机构(5)由设置在烟囱(4)内底部的除尘滤网(50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除尘滤网(501)上方的烟囱(4)内的格栅板(502)、设置在各格栅板(502)上的陶瓷填料(503)、设置在烟囱(4)内且与各陶瓷填料(503)相对的喷淋管(504)以及设置在最上层喷淋管(504)上方的烟囱(4)内的除雾器(505)组成;各喷淋管(504)与外部高压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智强王广鹏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赛特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