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30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后轮罩外板;后轮罩内板,其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后轮罩外板配合连接;后悬挂安装板,其下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上缘部相连,其侧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的内壁相连;以及后悬挂加强板,所述后悬挂加强板设于所述后悬挂安装板内,且所述后悬挂加强板的下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上缘部相连,所述后悬挂加强板在所述后轮罩内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之间形成第一柱状腔。该车身后部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在兼顾结构轻量化的同时,很好的解决了溜背式、钢铝混合车身及后地板无横梁等类型汽车刚度、强度及NVH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车身后部结构的汽车。

Body rear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促使对车辆NVH(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汽车的车身后部结构对提升汽车的弯曲、扭转模态、刚度以及NVH性能起着关键作用。现有汽车中,尤其是采用溜背式车型、钢铝混合车身及后地板上没有横梁的汽车,受车身结构布局的限制,其弯曲、扭转刚度、强度及减震性能往往相对较差。对于汽车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如何优化车身后部结构,以在兼顾结构轻量化的同时,提升整车弯曲、扭转模态、整车刚度以及NVH性能是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在兼顾结构轻量化的同时,很好的解决了溜背式、钢铝混合车身及后地板无横梁等类型汽车刚度、强度及NVH性能较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后轮罩外板;后轮罩内板,所述后轮罩内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后轮罩外板配合连接;后悬挂安装板,所述后悬挂安装板的下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上缘部相连,所述后悬挂安装板的侧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的内壁相连;以及后悬挂加强板,所述后悬挂加强板设于所述后悬挂安装板内,且所述后悬挂加强板的下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上缘部相连,所述后悬挂加强板在所述后轮罩内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之间形成第一柱状腔。进一步的,所述后悬挂加强板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后轮罩外板的加强臂,所述加强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加强侧耳,所述加强侧耳朝远离所述后轮罩内板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后轮罩内板形成有第二柱状腔,所述第二柱状腔位于所述第一柱状腔下方、并与所述第一柱状腔在竖向上部分重叠;所述后轮罩外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柱状腔和所述第二柱状腔相对设置的第三柱状腔。进一步的,所述后轮罩内板靠近所述后轮罩外板一侧的侧壁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加强凸筋。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后轮罩内板远离所述后轮罩外板一侧的后轮罩加强板,所述后轮罩加强板的上缘部与所述后悬挂安装板相连,所述后轮罩加强板的下缘部用于连接车身地板,所述后轮罩加强板与所述后轮罩内板之间形成有第一传力腔。进一步的,所述轮罩加强板为呈M型的一体式构件。进一步的,所述后悬挂安装板的侧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的内壁之间通过后轮罩封板焊接密封。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D柱、后侧围内板及后侧围竖向加强板,其中,所述D柱通过所述后侧围内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相连,所述后侧围竖向加强板的上缘部与所述D柱相连,所述后侧围竖向加强板的下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相连,所述后侧围竖向加强板与所述后侧围内板之间形成有第二传力腔。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后侧围下加强板,所述后侧围下加强板的上端部用于连接C柱,所述后侧围下加强板的下端部用于连接车身的门槛梁,所述后侧围下加强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相连,并且所述后侧围下加强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之间形成有第三传力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车身后部结构。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通过在后轮罩内板的上缘部设置后悬挂安装板以及设于后悬挂安装板内的后悬挂加强板,并通过后悬挂加强板在所述后轮罩内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之间形成第一柱状腔,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后轮罩内板顶部的空间来设置后悬挂安装板和后悬挂加强板,由此形成在后轮罩内板顶部设置后减震装置安装点的独特结构,这样不仅可使后减震装置的安装更加方便,还可以减小后悬挂安装面的有效面积并简化后轮罩总成的结构,整体结构布局设计合理,有利于汽车的轻量化发展;另一方面,后悬挂安装板、后轮罩内板以及后轮罩外板之间、后悬挂安装板、后悬挂加强板以及后轮罩内板之间相互支撑,可显著提高后轮罩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后减震装置安装点的刚度,同时,来自后减震装置的应力可以经第一柱状腔以及形成第一柱状腔的后悬挂加强板得到很好的吸收和分散,大幅降低了车身后部的造噪声和振动,并能防止后减震装置在复杂的变幅变频载荷下产生的应力集中作用于后轮罩内板上而导致后轮罩内板局部变形甚至疲劳开裂的情况,对提升汽车NVH性能具有较好的效果。该车身后部结构,在溜背式、钢铝混合车身及后地板无横梁等类型的汽车中应用时,基于仿真分析,在同级别车型中,其通过简单合理的结构布局,在不增加重量成本的前提下,整车弯曲、扭转模态,整车刚度及NVH性能成绩显著,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后部结构中后轮罩总成及后侧围竖向加强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后部结构中后轮罩总成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后部结构中后侧围分总成的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后部结构中后侧围分总成的一种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后部结构中后侧围分总成的另一种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后轮罩内板;10a-第一拱形凸缘罩体;10b-柱状罩体;11-后轮罩内板的上缘部;12-第二柱状腔;13-加强凸筋;20-后轮罩外板;20a-第二拱形凸缘罩体;20b-顶部罩体;21-第三柱状腔;30-后悬挂安装板;31-后悬挂安装板的下缘部;32-后悬挂安装板的侧缘部;40-后悬挂加强板;41-第一柱状腔;42-加强侧耳;50-后轮罩加强板;51-第一传力腔;60-后轮罩封板;70-后侧围内板;81-后侧围竖向加强板;81a-第二传力腔;82-后侧围连接板;83-后侧围下加强板;90-D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上、下、顶、底、侧、内、外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后轮罩外板20,该后轮罩外板20向车宽方向(即汽车横向)外侧隆起;后轮罩内板10,该后轮罩内板10与后轮罩外板20相对设置、并与后轮罩外板20配合连接,且该后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后轮罩外板;/n后轮罩内板,所述后轮罩内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后轮罩外板配合连接;/n后悬挂安装板,所述后悬挂安装板的下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上缘部相连,所述后悬挂安装板的侧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的内壁相连;以及/n后悬挂加强板,所述后悬挂加强板设于所述后悬挂安装板内,且所述后悬挂加强板的下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上缘部相连,所述后悬挂加强板在所述后轮罩内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之间形成第一柱状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轮罩外板;
后轮罩内板,所述后轮罩内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后轮罩外板配合连接;
后悬挂安装板,所述后悬挂安装板的下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上缘部相连,所述后悬挂安装板的侧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的内壁相连;以及
后悬挂加强板,所述后悬挂加强板设于所述后悬挂安装板内,且所述后悬挂加强板的下缘部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上缘部相连,所述后悬挂加强板在所述后轮罩内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之间形成第一柱状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挂加强板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后轮罩外板的加强臂,所述加强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加强侧耳,所述加强侧耳朝远离所述后轮罩内板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板形成有第二柱状腔,所述第二柱状腔位于所述第一柱状腔下方、并与所述第一柱状腔在竖向上部分重叠;所述后轮罩外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柱状腔和所述第二柱状腔相对设置的第三柱状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内板靠近所述后轮罩外板一侧的侧壁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加强凸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龙陈东闫亮罗培锋杨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