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志媛专利>正文

可吸引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04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吸引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固定管和吸引管,其中固定管包括两个半管体,且所述两个半管体一侧通过铰接件铰接,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在所述半管体内设有弹性防滑块,在所述半管体外侧设有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内设有吸引流道,在所述固定管前端设有两个吸引管,且所述两个吸引管分别与对应侧的吸引流道连通,在每个凸出部外侧均设有固定耳,且两侧固定耳通过固定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牢固固定经口气管插管,且方便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护理,避免引起VAP等症状。

Suction type tracheal intubation fix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吸引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吸引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紧急气管插管是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抢救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紧急气管插管包括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方式,其中经口气管插管较其他方式操作成功率高,因此在紧急抢救情况下多数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术。经口气管插管的最大缺点是固定困难,传统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式为胶布+寸带双固定,但胶布黏贴固定易被口腔分泌物污染,易造成胶布卷曲松脱,进而使管道出现位移脱出并发生非计划性脱管情况,另外由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舒适度差,在病人意识恢复初期或不同原因造成病人烦躁不安难以耐受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非计划性脱管的情况,非计划性脱管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延长了患者住院天数,增加医疗费用,也容易危及患者生命。经口气管插管的另一问题是很难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易导致患者口腔内细菌大量滋生并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容易引起VAP(呼吸机相关肺炎)等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吸引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能够牢固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并且方便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护理,避免引起VAP等症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吸引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固定管和吸引管,其中固定管包括两个半管体,且所述两个半管体一侧通过铰接件铰接,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在所述半管体内设有弹性防滑块,在所述半管体外侧设有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内设有吸引流道,在所述固定管前端设有两个吸引管,且所述两个吸引管分别与对应侧的吸引流道连通,在每个凸出部外侧均设有固定耳,且两侧固定耳通过固定带连接。所述凸出部尾端设有光滑的弧形边缘,在所述弧形边缘上设有面积大于所述吸引流道直径的流道凹槽。所述铰接件设于两个半管体内侧,所述卡扣嵌合后外表面与固定管外圆周面衔接。所述吸引管前端设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包括连接端口、第一连接体、第一堵头、第二连接体和第二堵头,第一连接体一端与连接端口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一堵头,且所述第一堵头上设有吸管通孔,第二连接体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二堵头。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技术先将经口气管插管经由患者口腔下入体内,然后打开固定管的两个半管体,并将两个半管体置于经口气管插管两侧后扣合,利用半管体内的弹性防滑块施加压力夹紧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并通过将连接两个固定耳的固定带套于患者头上,避免固定管发生窜动。2、本技术利用半管体内的弹性防滑块压住夹紧经口气管插管,由于弹性防滑块具有一定弹性,不会过分压住插管导致管腔变窄。3、本技术利用固定管前端的吸引管连接冲洗管注入生理盐水或口洁液用于口腔冲洗,或者将口腔吸管插入吸引管中用于吸引喉及咽后壁积聚的分泌物,方便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避免患者口腔内细菌大量滋生引起VAP等症状。4、本技术为了避免铰接件、卡扣、固定管等划伤人体口腔内壁,所述铰接件设于两个半管体内侧,所述卡扣嵌合后外表面与固定管外圆周面衔接,而固定管尾端边缘均采用光滑的圆角设计,并且所述固定管两侧的凸出部尾端设有光滑的弧形边缘。5、本技术在固定管两侧的凸出部尾端设有光滑的弧形边缘,增大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吸出范围,另外在所述弧形边缘上设有面积远大于所述吸引流道直径的流道凹槽,既保证分泌物吸出,也避免吸引流道的端口堵死,同时也有效降低局部负压,避免吸引流道端口局部负压过大造成口腔内膜充血或破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端面视图,图4为图3中的卡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后端面视图,图6为图5中本技术的后端俯视图,图7为图2中的管接头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图2中的管接头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为固定管,101为半管体,2为卡扣,3为铰接件,4为吸引管,5为管接头,501为连接端口,502为第一连接体,503为第一堵头,504为吸管通孔,505为第二堵头,506为第二连接体,6为弹性防滑块,7为凸出部,701为吸引流道,702为流道凹槽,703为弧形边缘,8为固定带,9为固定耳,10为经口气管插管,11为冲洗管,12为口腔吸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8所示,本技术包括固定管1和吸引管4,其中固定管1包括两个半圆弧形的半管体101,且所述两个半管体101一侧通过铰接件3铰接,另一侧通过卡扣2连接,在所述半管体101内设有弹性防滑块6,在所述半管体101外侧设有凸出部7,且所述凸出部7内设有吸引流道701,在所述固定管1前端设有两个吸引管4,且所述两个吸引管4分别与对应侧的吸引流道701连通,在所述凸出部7外侧设有固定耳9,且两侧固定耳9通过固定带8连接。本技术使用时,先将经口气管插管10经由患者口腔下入体内,然后打开固定管1的两个半管体101,并将两个半管体101置于经口气管插管10两侧,然后如图2所示,扣合两个半管体101夹紧经口气管插管10实现固定,其中半管体101内的弹性防滑块6施加压力夹紧固定经口气管插管10,并且由于其具有一定弹性,不会过分压住插管导致管腔变窄,另外如图2所示,闭合后的固定管1的L长度部分置于患者的口腔中,两个吸引管4置于患者体外,两个固定耳9则紧贴患者面部,并将连接两个固定耳9的固定带8套于患者头上,从而避免所述固定管1发生窜动。所述固定带8可为带有弹性的松紧带,也可以为绑带结构,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防滑块6材质为医用橡胶,并且其表面可设计呈波浪状以增大摩擦。如图1和图3~4所示,为了避免所述铰接件3和卡扣2凸出划伤患者口腔,本技术将所述铰接件3设于两个半管体101内侧,并且所述卡扣2嵌合后外表面与固定管1外圆周面处于同一圆弧面上。所述铰接件3和卡扣2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件3为折叶结构,所述卡扣2结构如图4所示。如图5~6所示,同样为了避免划伤患者口腔,本技术的固定管1尾端边缘均采用光滑的圆角设计,并且固定管1两侧的凸出部7尾端设有光滑的弧形边缘703,而且如图6所示,所述弧形边缘703的设计也增大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吸出范围,另外在所述弧形边缘703上设有面积远大于所述吸引流道701直径的流道凹槽702,所述吸引流道701与所述流道凹槽702相通,所述流道凹槽702由于具有一定面积,一方面可避免口腔内壁或舌头将吸引流道701的端口堵死,另一方面在吸出空腔分泌物时可避免吸引流道701端部局部负压过大造成口腔内膜充血或破溃。本技术使用时将连接两个固定耳9的固定带8套于患者头上,并且固定带8处于拉紧状态,并使固定耳9紧贴患者面部两侧,在避免所述固定管1发生窜动的同时,也可以防止固定管1过度伸入患者口腔中,另外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引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管(1)和吸引管(4),其中固定管(1)包括两个半管体(101),且所述两个半管体(101)一侧通过铰接件(3)铰接,另一侧通过卡扣(2)连接,在所述半管体(101)内设有弹性防滑块(6),在所述半管体(101)外侧设有凸出部(7),且所述凸出部(7)内设有吸引流道(701),在所述固定管(1)前端设有两个吸引管(4),且所述两个吸引管(4)分别与对应侧的吸引流道(701)连通,在每个凸出部(7)外侧均设有固定耳(9),且两侧固定耳(9)通过固定带(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引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管(1)和吸引管(4),其中固定管(1)包括两个半管体(101),且所述两个半管体(101)一侧通过铰接件(3)铰接,另一侧通过卡扣(2)连接,在所述半管体(101)内设有弹性防滑块(6),在所述半管体(101)外侧设有凸出部(7),且所述凸出部(7)内设有吸引流道(701),在所述固定管(1)前端设有两个吸引管(4),且所述两个吸引管(4)分别与对应侧的吸引流道(701)连通,在每个凸出部(7)外侧均设有固定耳(9),且两侧固定耳(9)通过固定带(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引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7)尾端设有光滑的弧形边缘(703),在所述弧形边缘(703)上设有面积大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志媛罗娜郭晨
申请(专利权)人:殷志媛罗娜郭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