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车身侧围后部焊接夹具,包括固定在机台上的第一动力缸,第一动力缸的活动端与连接臂铰接,连接臂通过转轴与转动压合板的一端相铰接,转动压合板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机台上的连接块相连接;连接臂设有伸出一侧的过渡连接块,在过渡连接块上设有门洞止口支撑块、与门洞止口支撑块相对应的门洞止口压紧块和外板压紧块,门洞止口压紧块通过第二动力缸装在过渡连接块上;于近外板压紧块处设有外板柔性支撑块;外板柔性支撑块通过支架固定在机台上;在连接块上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与设在连接臂上的限位凹块相对应。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白车身总拼工位侧围后部的焊接夹具在定位装夹时会与零件产生干涉的问题。
Welding fixture for rear part of BIW sid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车身侧围后部焊接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车身焊接夹具制造
,尤其是一种用于白车身总拼工位侧围后部的焊接夹具。
技术介绍
有一种如图1所示的白车身侧围后部,该白车身侧围后部包括设有搭接部的外板01和设有门洞止口的尾门02,尾门02的门洞止口与外板01搭接部相焊接;白车身侧围后部通常是在白车身总拼工位采用一种焊接夹具定位夹紧后进行焊接的,但由于上述白车身侧围后部装夹时,要在外板01处设置外板支撑块03和外板压紧块04,要在尾门02的门洞止口处设置门洞止口压紧块06和门洞止口支撑块05;白车身总拼工位上的焊接夹具通常都是放置在滑台上由滑台带动整个BASE面一起移动的,BASE面是沿着法线进行移动,如下图2所示,在移动过程中门洞止口支撑块05会与零件的轨迹干涉,因此门洞止口支撑块05必须是活动式的,同时门洞止口支撑块05打开轨迹也要避免与外板01干涉,外板压紧块04打开轨迹也要避免与尾门02的门洞止口干涉;而现有的焊接夹具不能实现上述要求;如何设计制造一种既满足定位要求同时避免与零件产生干涉的夹具是摆在白车身制造作业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白车身侧围后部焊接夹具,以解决现有白车身总拼工位侧围后部的焊接夹具在定位装夹时会与零件产生干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白车身侧围后部焊接夹具包括固定在机台上的第一动力缸,所述第一动力缸的活动端与连接臂铰接,所述连接臂通过转轴与转动压合板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转动压合板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机台上的连接块相连接;所述连接臂设有伸出一侧的过渡连接块,在所述过渡连接块上设有门洞止口支撑块、与所述门洞止口支撑块相对应的门洞止口压紧块和外板压紧块,所述门洞止口压紧块通过第二动力缸装在所述过渡连接块上;于近所述外板压紧块处设有外板柔性支撑块;所述外板柔性支撑块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机台上;在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与设在所述连接臂上的限位凹块相对应;所述转轴、所述限位凸块和所述限位凹块与所述机台之间的高度均小于所述门洞止口支撑块、所述门洞止口压紧块、所述外板压紧块和所述外板柔性支撑块与所述机台之间的高度。上述白车身侧围后部焊接夹具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连接块于近所述支架侧设有外板辅助支撑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缸为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固定端铰接在第一底座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机台相连接;所述第二动力缸为强力夹紧气缸,所述强力夹紧气缸具有强力夹紧气缸本体和铰接在所述强力夹紧气缸本体上的摇动臂,所述强力夹紧气缸本体装在所述过渡连接块上。进一步的:所述门洞止口压紧块装在所述强力夹紧气缸的摇动臂前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具有与所述伸缩气缸铰接的竖杆臂部和设在所述竖杆臂部下端的折弯臂部,所述折弯臂部的一端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压合板铰接;所述限位凹块设在所述折弯臂部近所述过渡连接块的一侧。进一步的:述连接块通过第二底座与所述机台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板柔性支撑块由尼龙制成。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白车身侧围后部焊接夹具的由第一动力缸驱动的连接臂铰接设有过渡连接块,在过渡连接块上设有门洞止口支撑块、与所述门洞止口支撑块相对应的门洞止口压紧块和外板压紧块,且转轴、限位凸块和限位凹块与机台之间的高度均小于门洞止口支撑块、门洞止口压紧块、外板压紧块和外板柔性支撑块与机台之间的高度,因此,转轴、限位凸块和限位凹块均位于零件的下方,避免了尾门的门洞止口与外板旋转过程中的干涉,同时可以实现零件定位夹紧和脱离有较短的运行轨迹,空间利用率高,确保零件在装件过程与夹具无干涉,实现了总拼工位侧围后部的定位要求的同时又避免了与零件产生干涉,实现零件装件和夹具打开过程无干涉;2、简单可靠,强度好,定位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现有白车身侧围后部进行定位夹紧时支撑块和压紧块须放置的位置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臂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对白车身侧围后部进行定位、装夹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强力夹紧气缸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旋转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3所示的白车身侧围后部包括设有搭接部的外板16和设有门洞止口的尾门17,要采用本白车身侧围后部焊接夹具将尾门17的门洞止口与外板16的搭接部定位夹紧后进行焊接。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白车身侧围后部焊接夹具包括固定在机台(图中未示出)上的第一动力缸,本实施例的第一动力缸为伸缩气缸1,伸缩气缸1第一动力缸的固定端铰接在第一底座15上并通过第一底座15与机台相连接,伸缩气缸1的活动端与连接臂2铰接,连接臂2通过转轴10与转动压合板11的一端相铰接,本实施例的连接臂2具有与伸缩气缸1铰接的竖杆臂部2-2和连结在竖杆臂部2-2下端的折弯臂部2-3,竖杆臂部2-2的上端通过边接板2-1与伸缩气缸1的活动端铰接;折弯臂部2-3的一端通过转轴10与转动压合板11铰接;转动压合板11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机台上的连接块12相连接,连接块12通过第二底座13与机台相连接;本实施例的连接臂2设有伸出一侧的过渡连接块14,在过渡连接块14的一侧装有门洞止口支撑块5、与门洞止口支撑块5相对应的门洞止口压紧块4和外板压紧块6,门洞止口压紧块4通过第二动力缸装在过渡连接块14上,本实施例的第二动力缸为强力夹紧气缸3,强力夹紧气缸3具有通过销轴铰接在强力夹紧气缸本体3-1上的摇动臂3-2,强力夹紧气缸本体3-1装在过渡连接块14上,门洞止口压紧块4装在强力夹紧气缸3的摇动臂3-2的前端,如图6所示;于近外板压紧块6处设有外板柔性支撑块7,本实施例的外板柔性支撑块7由尼龙制成,外板柔性支撑块7通过支架9固定在机台上;在连接块12上设有限位凸块12-1,限位凸块12-1与设在连接臂2上的限位凹块2-3-1相对应,本实施例的限位凹块2-3-1装在折弯臂部2-3靠近过渡连接块14的一侧,限位凸块12-1与限位凹块2-3-1右实现对连接臂2的闭合位置进行限定,确保门洞止口压紧块4、门洞止口支撑块5和外板压紧块6位置的准确性;本实施例的转轴10、限位凸块12-1和限位凹块2-3-1与机台之间的高度均小于门洞止口支撑块5、门洞止口压紧块4、外板压紧块6和外板柔性支撑块7与机台之间的高度;连接块12于靠近支架9侧装有外板辅助支撑块7。使用时,先启动伸缩气缸1,使伸缩气缸1收缩带动连接臂2绕着转轴10逆时针旋转,同时伸缩气缸1通过过渡连接块14带动门洞止口压紧块4、门洞止口支撑块5和外板压紧块6绕着转轴10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停止;再把放置尾门17和外板16,安装时将外板16置于外板压紧块6和外板柔性支撑块7之间,将尾门17的门洞止口与外板16的搭接部置于门洞止口支撑块5与门洞止口压紧块4之间,进行安装零件,避免干涉;当零件安装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车身侧围后部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机台上的第一动力缸,所述第一动力缸的活动端与连接臂铰接,所述连接臂通过转轴与转动压合板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转动压合板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机台上的连接块相连接;所述连接臂设有伸出一侧的过渡连接块,在所述过渡连接块上设有门洞止口支撑块、与所述门洞止口支撑块相对应的门洞止口压紧块和外板压紧块,所述门洞止口压紧块通过第二动力缸装在所述过渡连接块上;于近所述外板压紧块处设有外板柔性支撑块;所述外板柔性支撑块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机台上;在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与设在所述连接臂上的限位凹块相对应;所述转轴、所述限位凸块和所述限位凹块与所述机台之间的高度均小于所述门洞止口支撑块、所述门洞止口压紧块、所述外板压紧块和所述外板柔性支撑块与所述机台之间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车身侧围后部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机台上的第一动力缸,所述第一动力缸的活动端与连接臂铰接,所述连接臂通过转轴与转动压合板的一端相铰接,所述转动压合板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机台上的连接块相连接;所述连接臂设有伸出一侧的过渡连接块,在所述过渡连接块上设有门洞止口支撑块、与所述门洞止口支撑块相对应的门洞止口压紧块和外板压紧块,所述门洞止口压紧块通过第二动力缸装在所述过渡连接块上;于近所述外板压紧块处设有外板柔性支撑块;所述外板柔性支撑块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机台上;在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与设在所述连接臂上的限位凹块相对应;所述转轴、所述限位凸块和所述限位凹块与所述机台之间的高度均小于所述门洞止口支撑块、所述门洞止口压紧块、所述外板压紧块和所述外板柔性支撑块与所述机台之间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侧围后部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于近所述支架侧设有外板辅助支撑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车身侧围后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刚,蔡洪丰,张锁军,欧阳效文,莫洁初,覃露露,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