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98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进口管,进口管为圆形管状结构,进口管的底部贯穿箱体的顶部且与箱体紧密焊接,箱体的顶部一侧紧密焊接有穿线板,箱体的中部两侧外侧壁均设置有若干把手,箱体的中部外侧壁开设有若干出口,箱体的内部靠近把手处均设置有转轴,转轴靠近两端处对称设置有转盘,两个转轴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能够将管道固定,保证每个管道相互独立,不会造成缠绕,便于连接使用,能够将管道进行缠绕,方便将其收纳,避免管道长期放置在外造成损坏。

A fixed device for the pipeline of hemodialysis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机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给系统两部分。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等;透析液供给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部分组成。在进行透析时需要连接多个管道,在使用时,多个管道容易产生互相缠绕,不以利整理,造成梳理困难,且长期暴露在外部容易受到磨损或者踩踏,造成管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某种或某些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进口管,所述进口管为圆形管状结构,所述进口管的底部贯穿箱体的顶部且与箱体紧密焊接,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紧密焊接有穿线板,所述箱体的中部两侧外侧壁均设置有若干把手,所述箱体的中部外侧壁开设有若干出口,所述箱体的内部靠近把手处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靠近两端处对称设置有转盘,两个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端贯穿箱体的外壁且与把手紧密焊接;所述穿线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呈等间距排列,所述开口的内壁紧密粘接有防护垫,所述穿线板的侧壁位于开口的底部开设有穿线孔。作为优选,所述转轴穿过转盘的圆形处且与转盘紧密焊接。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与箱体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转盘靠近转轴外端的一侧紧密焊接有挡板。作为优选,所述穿线孔的直径大于开口的宽度。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垫的外壁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弧形凸面。作为优选,穿线孔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垫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中,通过穿线板能够将管道固定,保证每个管道相互独立,不会造成缠绕,便于连接使用。2、该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中,通过转盘能够将管道进行缠绕,方便将其收纳,避免管道长期放置在外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箱体;11、进口管;12、出口;13、穿线板;131、开口;132、防护垫;1321、凸面;133、穿线孔;1331、垫圈;2、把手;3、透析管;31、接头;4、转轴;41、转盘;411、挡板;42、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进口管11,进口管11为圆形管状结构,方便管道进入箱体1内,进口管11的底部贯穿箱体1的顶部且与箱体1紧密焊接,箱体1的顶部一侧紧密焊接有穿线板13,用于管线的穿过,箱体1的中部两侧外侧壁均设置有若干把手2,箱体1的中部外侧壁开设有若干出口12,保证管线的穿出,箱体1的内部靠近把手2处均设置有转轴4,转轴4靠近两端处对称设置有转盘41,用于将管道进行缠绕,两个转轴4之间设置有连接管42,连接管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4的外端贯穿箱体1的外壁且与把手2紧密焊接,连接管42能够将两个转轴4的一端固定支撑,同时使得相对的两个转轴4能够独立转动。穿线板13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开口131,开口131呈等间距排列,开口131的内壁紧密粘接有防护垫132,保证管道卡入时不会受到磨损,穿线板13的侧壁位于开口131的底部开设有穿线孔133,用于将管道穿过进行固定,开口131能够方便将管道通过开口131卡入穿线孔133内。具体的,转轴4穿过转盘41的圆形处且与转盘41紧密焊接,通过转轴4的转动带动转盘41转动,方便进行绕管。此外,转轴4与箱体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方便转轴4的转动。进一步的,转盘41靠近转轴4外端的一侧紧密焊接有挡板411,能够防止管道绕在转盘41上时产生滑动。进一步的,穿线孔133的直径大于开口131的宽度,能够保证管道穿入穿线孔133时不会动开口131处滑出。进一步的,防护垫132的外壁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弧形凸面1321,能够使得管道卡入开口131时减小阻力。进一步的,穿线孔133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垫圈1331,能够防止管道在穿过穿线孔133时产生磨损。本实施例的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血液透析机放置好,将箱体1安装在血液透析机的外壁上,将血液透析机上的透析管3一端穿过进口管11内,进而缠绕在箱体内一端的转盘41上,接着再缠绕在另一端的转盘41上,再从底部的出口12处穿出,与患者身上的接入端连接,透析管3的另一端接头31与血液透析机连接,将透析管3位于箱体1上方处弯曲处从开口131卡入穿线孔133内,避免透析管3晃动,当需要通过转动箱体1两侧的把手可分别调节透析管3顶端和底端的长度,从而方便进行使用,在不使用时,通过转动把手2可将透析管3收纳进入箱体1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进口管(11),所述进口管(11)为圆形管状结构,所述进口管(11)的底部贯穿箱体(1)的顶部且与箱体(1)紧密焊接,所述箱体(1)的顶部一侧紧密焊接有穿线板(13),所述箱体(1)的中部两侧外侧壁均设置有若干把手(2),所述箱体(1)的中部外侧壁开设有若干出口(12),所述箱体(1)的内部靠近把手(2)处均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靠近两端处对称设置有转盘(41),两个所述转轴(4)之间设置有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的外端贯穿箱体(1)的外壁且与把手(2)紧密焊接;所述穿线板(13)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开口(131),所述开口(131)呈等间距排列,所述开口(131)的内壁紧密粘接有防护垫(132),所述穿线板(13)的侧壁位于开口(131)的底部开设有穿线孔(1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透析机管路固定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进口管(11),所述进口管(11)为圆形管状结构,所述进口管(11)的底部贯穿箱体(1)的顶部且与箱体(1)紧密焊接,所述箱体(1)的顶部一侧紧密焊接有穿线板(13),所述箱体(1)的中部两侧外侧壁均设置有若干把手(2),所述箱体(1)的中部外侧壁开设有若干出口(12),所述箱体(1)的内部靠近把手(2)处均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靠近两端处对称设置有转盘(41),两个所述转轴(4)之间设置有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的外端贯穿箱体(1)的外壁且与把手(2)紧密焊接;所述穿线板(13)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开口(131),所述开口(131)呈等间距排列,所述开口(131)的内壁紧密粘接有防护垫(132),所述穿线板(13)的侧壁位于开口(131)的底部开设有穿线孔(1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奖国朱蔚雯陶永慧杨明莹李晶冯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