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597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包括沿排气方向依次连接在排气管上的DOC、第一DPF和SCR,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所述第一DPF并联设置,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二DPF,所述第一DPF和所述第二DPF过滤效果不同;所述第一DPF和所述第二DPF不同时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既能保证排放尾气的颗粒物含量达标,又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排气背压,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An engine after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进排气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是对发动机的排气进行处理的系统,其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通过催化氧化反应,降低排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包括连通设置的DOC、DPF和SCR。目前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设置一个DPF,DPF主要对尾气中的PM、PN进行过滤。为了保证对尾气的过滤效果,一般使用过滤效果较好的DPF,这就使得发动机排气背压大,即排气阻力大,从而使排气不通畅,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如果使用过滤效果较差的DPF,则有些工况下不能保证尾气中颗粒物的过滤效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使发动机排气背压小,同时保证尾气中颗粒物的过滤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使发动机排气背压小,同时保证尾气中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包括沿排气方向依次连接在排气管上的DOC、第一DPF和SCR,还包括一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所述第一DPF并联设置,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二DPF,所述第一DPF和所述第二DPF过滤效果不同;所述第一DPF和所述第二DPF不同时工作。优选地,所述第一DPF前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DPF前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一者打开时,另一者关闭。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排气管内尾气颗粒物含量的颗粒物传感器,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管的DOC前端的位置,所述颗粒物传感器通信连接一控制器。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控阀,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与一指示装置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指示装置为指示灯。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发动机的ECU。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通过并联设置两个过滤效果不同的DPF,当原排尾气颗粒物含量高的时候让过滤效果好的DPF进行过滤,当原排尾气中颗粒物含量低的时候让尾气经过过滤效果较差的DPF进行过滤,这样既能保证排放尾气的颗粒物含量达标,又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排气背压,提高发动机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控制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使发动机排气背压小,同时保证尾气中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包括沿排气方向依次连接在排气管2上的DOC3、第一DPF5和SCR8,还包括一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入口端与第一DPF5的前端连通,所述旁通管的出口端与第一DPF5的后端连通,从而使所述旁通管与第一DPF5并联设置,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二DPF7。可以理解的,上述的“前端”为尾气进入端,上述的“后端”为尾气排出端。DPF为颗粒过滤器,安装在发动机1的排气系统中,通过过滤来降低排气中的颗粒物含量。DOC为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安装在发动机1的排气系统中,通过催化氧化反应,降低排气中的CO、THC和颗粒物(PM)中SOF等污染物排放量。SCR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将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以降低NOx的排放量。其中,排气管2与发动机1的各气缸排气口连通。第一DPF5和第二DPF7的过滤效果不同;第一DPF5和第二DPF7不同时工作。当原排尾气中的颗粒物含量高时,第一DPF5和第二DPF7中过滤效果好的DPF装置所在的管路开通,过滤效果好的DPF装置工作,过滤效果较差的DPF装置所在的管路关闭,过滤效果较差的DPF装置不工作。当原排尾气中的颗粒物含量低时,第一DPF5和第二DPF7中过滤效果较差的DPF装置所在的管路开通,过滤效果较差的DPF装置工作,过滤效果好的DPF装置所在的管路关闭,过滤效果好的DPF装置不工作。DPF过滤效果越好,DPF载体的壁越厚,壁中起过滤效果的材料越密集,这样,发动机1的尾气越难排出,导致发动机1的排气背压高。本技术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通过并联设置两个过滤效果不同的DPF,在原排尾气颗粒物含量高的时候让过滤效果好的DPF进行过滤,当原排尾气中颗粒物含量低的时候让尾气经过过滤效果较差的DPF进行过滤,这样既能保证排放尾气的颗粒物含量达标,又能有效降低发动机1的排气背压,提高发动机1的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方便控制第一DPF5和第二DPF7的工作与否,第一DPF5前端设置有第一阀门4,第二DPF7前端设置有第二阀门6,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6一者打开时,另一者关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DPF5过滤效果优于第二DPF7,当尾气中颗粒物含量高时,第一阀门4打开,第二阀门6关闭,第一DPF5进行过滤,保证尾气排放达标;当尾气中颗粒物含量低时,第一阀门4关闭,第二阀门6打开,第二DPF7进行过滤,这样,在保证尾气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排气背压。为了方便检测排气管2内排放的尾气中颗粒物的含量,还设置有颗粒物传感器,所述颗粒物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2的DOC3的前端位置,所述颗粒物传感器用于检测排气管2内的原排尾气的颗粒物含量,所述颗粒物传感器通信连接一控制器。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控制阀门的开闭,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6均为电控阀,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6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颗粒物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6的开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与一指示装置电连接,所述指示装置设置于使用过程中便于使用者查看的位置,可以为驾驶室面板位置,此处不做限定。所述颗粒物传感器检测排气管2内的原排尾气的颗粒物含量,并由所述控制器判断原排尾气的颗粒物含量是否处于标定范围,从而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6的开闭,通过所述指示装置便于查看当前阀门的开闭状态。具体的,所述指示装置为指示灯。所述控制器为发动机的ECU。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6通过ECU进行控制。ECU即为电控单元,是发动机专用微机控制器;利用ECU对阀门的工作进行监测和控制,既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又不会增加新的控制单元,无需对原有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包括沿排气方向依次连接在排气管上的DOC(3)、第一DPF(5)和SCR(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所述第一DPF(5)并联设置,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二DPF(7),所述第一DPF(5)和所述第二DPF(7)过滤效果不同;所述第一DPF(5)和所述第二DPF(7)不同时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包括沿排气方向依次连接在排气管上的DOC(3)、第一DPF(5)和SCR(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所述第一DPF(5)并联设置,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二DPF(7),所述第一DPF(5)和所述第二DPF(7)过滤效果不同;所述第一DPF(5)和所述第二DPF(7)不同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PF(5)前端设置有第一阀门(4),所述第二DPF(7)前端设置有第二阀门(6),所述第一阀门(4)和所述第二阀门(6)一者打开时,另一者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邦王意宝张晓丽伏金龙张蒿庞鑫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