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596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发动机,其进气通路上沿进气方向设有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油气分离器,其进气口通过通风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相连通,其排气口通过回气管路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或者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下游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相连通,其出油口通过回油管路通至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在从所述油气分离器通往所述涡轮增加器的回气路径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油气分离器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以及位于所述加热器下游的污染物收集器。该系统可以解决发动机在处于中、低转速/负荷工况时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An engin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是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开式曲轴箱通风系统来讲,即开式呼吸循环的发动机,由于油气分离器效率的影响,通过油气分离器排出的气体仍含有一定量的机油悬浮颗粒,会增加整机排放的PM量,对环境造成污染。随着柴油机排放的要求日益严苛,尤其是在国六排放法规颁布之后,昔日的开式呼吸循环已经无法满足法规的要求,需要采取闭式呼吸循环,其工作原理是将油气分离器排出的气体引入柴油机增压器前,随经过空气过滤器之后的进气一起进入增压器,再进入缸内燃烧后,经过后处理设备处理后排出,从而减少污染排放,已经是柴油机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必由之路。而采用闭式呼吸循环的柴油机,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普遍在中、低转速/负荷的工况下出现了性能下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功率与中冷前/后压力下降、涡前/涡后排温与燃油消耗量上升,与之相比,采取开式呼吸循环的柴油机工作同样的时间则无此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以解决发动机在处于中、低转速/负荷工况时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发动机,其进气通路上沿进气方向设有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油气分离器,其进气口通过通风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相连通,其排气口通过回气管路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或者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下游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相连通,其出油口通过回油管路通至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在从所述油气分离器通往所述涡轮增加器的回气路径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油气分离器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以及位于所述加热器下游的污染物收集器。优选地,所述污染物收集器具有非直线型的气流通路且所述气流通路具有非平滑的内表面。优选地,所述气流通路具有至少一个气流转向部位,且所述气流通路的内表面在气体流动方向上呈高低起伏的形状。优选地,所述污染物收集器包括连续折弯或弯曲的蛇形管路。优选地,所述蛇形管路为波纹管。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格栅。优选地,进一步包括隔热罩;所述加热器和污染物收集器位于所述隔热罩内部。优选地,所述回气管路上设有压力调节阀。优选地,所述通风管路上设有安全阀。优选地,所述回油管路设有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相连通的旁通油路,并在所述旁通油路上设有单向阀。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其涡轮增压器、中冷器、发动机和油气分离器共同构成闭式呼吸循环,并在主动式油气分离器之后的路径上增设有加热器和污染物收集器,通过加热器和污染物收集器可以在气体进入空气滤清器或涡轮增压器之前,对分离后的气体进行处理,加热器用于加热从油气分离器排出的含油气体,加速其氧化结焦,污染物收集器用于收集氧化结焦后的污染物,从而避免污染物随气体一起进入涡轮增压器,使油气分离器排出的气体在进入涡轮增压器后不易出现氧化结焦现象,进而解决了涡轮增压器因油泥结焦而导致效率下降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针对性强、成本低且寿命长等优点。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污染物收集器为采用波纹管连续折弯或弯曲形成的蛇形管路,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起到延长加热时间的作用,而且,波纹结构可起到增大油泥吸附面积的作用,能够使气体中的油泥提前在波纹管流道上充分氧化结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加热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蛇形波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气滤清器2.涡轮增压器3.中冷器4.发动机5.气分离器6.加热器7.收集器8.压力调节阀9.安全阀10.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本文中,“上、下、左、右”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主要由空气滤清器1、涡轮增压器2、中冷器3、发动机4、油气分离器5、加热器6和污染物收集器7等部件构成。空气滤清器1、涡轮增压器2和中冷器3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在发动机4的进气通路上,并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油气分离器5的进气口通过通风管路与发动机4的曲轴箱相连通,其排气口通过回气管路与空气滤清器1的进气口相连通,其出油口通过回油管路通至发动机4的曲轴箱,回气管路上设有压力调节阀8,通风管路上设有安全阀9。可选地,回油管路设有与发动机的曲轴箱相连通的旁通油路,并在旁通油路上设有单向阀10。为防止曲轴箱压力过高,延长机油使用期限,减少零件的磨损和腐蚀,防止发动机漏油,必须进行曲轴箱通风,即呼吸循环,而将曲轴箱内的混合气通过连接管导向涡轮增压器2的进气管,经加压后进入燃烧室燃烧,成为强制曲轴箱通风系统(点画线方框所示),整体上来讲,形成闭式呼吸循环系统。针对闭式呼吸循环的柴油机在中、低转速/负荷的工况下出现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通过对性能下降的闭式呼吸循环柴油机拆检分析,发现其增压叶轮、压气机壳与背板组成的扩压器流道上沾染了大量的油泥,从而影响了压气机的性能。这是曲轴箱油气从主动式油气分离器出来后流经涡轮增压器2时附着在涡轮增压器2的增压叶轮与扩压器上,改变了质量与表面粗糙度等参数,进而影响涡轮增压器2的效率和可靠性。本技术旨在解决柴油机主动式油气分离器5排出的含油气体进入涡轮增压器2后发生高温氧化结焦,从而导致涡轮增压器2效率下降的问题。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在从油气分离器5通往涡轮增加器2的回气路径上设有用于对油气分离器5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6以及位于加热器下游的污染物收集器7。通过加热器6和污染物收集器7可以在气体进入涡轮增压器2之前,对分离后的气体进行处理,加热器6用于加热从油气分离器2排出的含油气体,加速其氧化结焦(润滑油品极易发生热氧化,并在发动机内壁等部位生成结焦沉积),污染物收集器7用于收集氧化结焦后的污染物,从而避免污染物随气体一起进入空气滤清器1或涡轮增压器2,使油气分离器5排出的气体在进入涡轮增压器2后不易出现氧化结焦现象,进而解决了涡轮增压器2因油泥结焦而导致效率下降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针对性强、成本低且寿命长等优点具体地,如图2所示,加热器6可采用加热格栅,例如CN108869140A公开的加热格栅,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加热器,以用来加热从油气分离器5逸出的含油气体,加速其氧化结焦。请一并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动机,其进气通路上沿进气方向设有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n油气分离器,其进气口通过通风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相连通,其排气口通过回气管路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或者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下游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相连通,其出油口通过回油管路通至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n在从所述油气分离器通往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回气路径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油气分离器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以及位于所述加热器下游的污染物收集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其进气通路上沿进气方向设有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
油气分离器,其进气口通过通风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相连通,其排气口通过回气管路与所述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相连通或者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下游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相连通,其出油口通过回油管路通至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
在从所述油气分离器通往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回气路径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油气分离器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以及位于所述加热器下游的污染物收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物收集器具有非直线型的气流通路且所述气流通路具有非平滑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路具有至少一个气流转向部位,且所述气流通路的内表面在气体流动方向上呈高低起伏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菩泽程祥军朱桂香刘海军王越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