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722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涉及防护领域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覆盖住电梯井口的防坠安全网和连接防坠安全网和井壁的连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连接装置上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用于对防坠安全网进行缓冲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壳体、穿出壳体底部并通过连接装置连于防坠安全网的拉杆、以及将拉杆与壳体内壁相连并在防坠安全网拉动拉杆时发生形变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壳体的顶部通过连接装置连于井壁。其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对坠落人员进行缓冲,避免坠落人员受到防坠安全网较强的冲击,从而保障了坠落人员的安全。

A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for elevator well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工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的使用也逐渐增多。但是楼房建造过程中,一般都是为电梯预留相应的电梯井口,直至建筑整体结构完工后再进行电梯的安装。由于高层建筑相对地面距离较远,人员一旦从电梯井口发生坠落则十分危险。根据电梯井口安全防护搭设标准,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口内必须在正负零层楼面设置首道安全网,上部每隔两层并最多每隔10m设一道安全平网。目前,公开号为CN2038672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它包括电梯井门口栅栏、电梯井内防坠安全网与电梯井门口防坠安全网组成,形成多道安全防护措施。这种建筑施工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的电梯井内防坠安全网虽然能够在发生坠落事件时兜住下坠人员,但是由于楼层相对较高,且部分楼层在施工时可能需要拆除防护装置,人员在经过较长楼层的下坠后落到安全网上时产生的冲击力较大,防坠安全网由于是膨胀螺栓螺栓固定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起到的缓冲效果有限,容易对坠落人员产生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其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对坠落人员进行缓冲,避免坠落人员受到防坠安全网较强的冲击,从而保障了坠落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覆盖住电梯井口的防坠安全网连接防坠安全网和井壁的连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连接装置上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用于对防坠安全网进行缓冲的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壳体、穿出壳体底部并通过连接装置连于防坠安全网的拉杆、以及将拉杆与壳体内壁相连并在防坠安全网拉动拉杆时发生形变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壳体的顶部通过连接装置连于井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体在电梯井口发生坠落并落在防坠安全网上时,防坠安全网受到冲击向下移动并带动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将将冲击传递到缓冲器上。拉杆受到冲击并在远离壳体的方向上被拉动,壳体内部的第一弹性件发生形变进行缓冲,从而使得掉落在防坠安全网上的人受到缓冲作用,避免坠落人员受到防坠安全网较强的冲击,从而保障了坠落人员的安全。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连于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压簧套接在拉杆的外部,所述第一压簧远离壳体底部的一端连于拉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受到冲击并在远离壳体的方向上被拉动时,第一压簧受到拉杆的压迫而发生收缩,在第一压簧收缩的过程中,人体的动能被逐渐转化为第一压簧内部的弹性势能,第一压簧的形变量即为缓冲器提供的缓冲距离。由于该缓冲距离的存在,从而使得掉落在防坠安全网上的人受到缓冲作用,避免坠落人员受到防坠安全网较强的冲击,从而保障了坠落人员的安全。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拉簧,所述拉簧连于壳体的顶部,所述拉簧远离壳体顶部的一端连于拉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受到冲击并在远离壳体的方向上被拉动时,拉簧受到拉杆的拉动而被拉长,在拉簧拉长的过程中,人体的动能被逐渐转化为拉簧内部的弹性势能,拉簧的形变量即为缓冲器提供的缓冲距离。由于该缓冲距离的存在,从而使得掉落在防坠安全网上的人受到缓冲作用,避免坠落人员受到防坠安全网较强的冲击,从而保障了坠落人员的安全。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将连接缓冲器顶端并栓接在井壁上的第一钢索、以及连接拉杆和防坠安全网的第二钢索。进一步设置: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设于相邻第一钢索之间的缓冲杆,所述缓冲杆安装在井壁上并张紧第一钢索,所述缓冲杆包括受压收缩的第二弹性件、通过第二弹性件相连的两根横杆、以及安装于横杆上远离第二弹性件一端的滑轮,所述滑轮抵接于第一钢索并与第一钢索滚动连接。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第一钢索滚动连接的滑轮,所述缓冲杆上还设有当两端受到压力而收缩的第二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坠落到防坠安全网,防坠安全网向下凹陷,其四边相互靠近,与防坠安全网相连的第二钢索之间也相互靠近,并使得第一钢索对缓冲杆两端的滑轮产生朝向缓冲杆方向的压迫,缓冲杆上的第二弹性件受力压缩。在第二弹性件收缩的过程中,人体的动能被逐渐转化为第二弹性件内部的弹性势能。由于张紧第一钢索的缓冲杆长度变短,第一钢索之间相互靠近并被向下拉动,产生了一段缓冲距离,从而使得掉落在防坠安全网上的人受到缓冲作用,避免坠落人员受到防坠安全网较强的冲击,从而保障了坠落人员的安全。进一步设置:所述滑轮的滑动面设有滑动凹槽,所述第一钢索嵌于滑动凹槽内并与滑动凹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钢索被限制在滑动凹槽内滑动,避免第一钢索脱离滑轮而使得缓冲杆失效。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具有高抗压性能的双层矩形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截面材料制造的弹簧可以在相同的空间和相同的变形量之下获得较大的负荷。这类弹簧与圆截面材料的弹簧相比,在同样的空间,它的截面积大,因此它吸收的能量也大。而且弹簧双层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弹簧的抗压能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对坠落人员进行缓冲,避免坠落人员受到防坠安全网较强的冲击,从而保障了坠落人员的安全;多级缓冲设置,具有更强的缓冲效果;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下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坠安全网;2、连接装置;21、第一钢索;22、第二钢索;3、缓冲装置;31、缓冲器;311、壳体;312、拉杆;313、第一弹性件;314、第一压簧;315、拉簧;32、缓冲杆;321、滑轮;322、第二弹性件;323、第二压簧;324、横杆;325、滑动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覆盖住电梯井口的防坠安全网1、连接防坠安全网1和井壁的连接装置2、以及安装在连接装置2上的缓冲装置3。继续如图1所示,防坠安全网1呈方形设置,其由多根绳子结成。当失足者在电梯井口发生坠落时,防坠安全网1兜住人们后向下凹陷,其四边向人体上方靠近并将人包裹在网中,从而防止失足者继续下坠。继续如图1所示,缓冲装置3包括用于对防坠安全网1进行缓冲的缓冲器31,缓冲器31包括壳体311、安装于壳体311内的第一弹性件313、以及穿设与壳体311底部的拉杆312,在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13选用第一压簧314。壳体311的顶部通过连接装置2连于井壁,拉杆312在壳体311内部的部分套设在第一压簧314内,第一压簧314连于壳体311底部,第一压簧314远离壳体311的底部的一端连于拉杆312。拉杆312在壳体311外部的部分通过连接装置2连于防坠安全网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覆盖住电梯井口的防坠安全网(1)和连接防坠安全网(1)和井壁的连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连接装置(2)上的缓冲装置(3);所述缓冲装置(3)包括用于对防坠安全网(1)进行缓冲的缓冲器(31),所述缓冲器(31)包括壳体(311)、穿出壳体(311)底部并通过连接装置(2)连于防坠安全网(1)的拉杆(312)、以及将拉杆(312)与壳体(311)内壁相连并在防坠安全网(1)拉动拉杆(312)时发生形变的第一弹性件(313),所述壳体(311)的顶部通过连接装置(2)连于井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覆盖住电梯井口的防坠安全网(1)和连接防坠安全网(1)和井壁的连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连接装置(2)上的缓冲装置(3);所述缓冲装置(3)包括用于对防坠安全网(1)进行缓冲的缓冲器(31),所述缓冲器(31)包括壳体(311)、穿出壳体(311)底部并通过连接装置(2)连于防坠安全网(1)的拉杆(312)、以及将拉杆(312)与壳体(311)内壁相连并在防坠安全网(1)拉动拉杆(312)时发生形变的第一弹性件(313),所述壳体(311)的顶部通过连接装置(2)连于井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13)为第一压簧(314),所述第一压簧(314)连于壳体(311)的底部,所述第一压簧(314)套接在拉杆(312)的外部,所述第一压簧(314)远离壳体(311)底部的一端连于拉杆(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口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13)为拉簧(315),所述拉簧(315)连于壳体(311)的顶部,所述拉簧(315)远离壳体(311)顶部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德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