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茜专利>正文

一种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710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所述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包括箱体、吸附机构、储物机构、输送机构、辅助机构、锁止万向轮,所述吸附机构开设于箱体中,所述吸附机构包括放置槽、第一盖板、吸液管、海绵球、空腔和吸口,所述放置槽开设于箱体的上侧侧壁上,且所述第一盖板转动连接于放置槽的开口处,所述吸液管位于放置槽中,多个所述海绵球排列固定连接于吸液管上,所述空腔开设于海绵球中,所述吸口开设于吸液管的侧壁上,且所述吸口位于空腔中设置,所述储物机构开设于箱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具有安全性能高,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的优点。

A kind of nursing device for patients recovering from anesthes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病人麻醉恢复苏醒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护理,例如: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苏醒情况,是否睁眼,神智恢复;全麻患者监测肌松恢复,按拔管指证予以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密切监护患者呼吸情况,面罩给氧;及时吸痰清除口腔分泌物;遇到血流动力学波动及时请示医生,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从麻醉恢复室将患者转运回病房。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清除口腔分泌物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医务人员手拿棉签,对患者口腔中的黏液进行粘取取出。使用棉签取出黏液的操作方式较为麻烦,不小心会对患者口腔造成二次伤害,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包括:箱体;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开设于箱体中,所述吸附机构包括放置槽、第一盖板、吸液管、海绵球、空腔和吸口,所述放置槽开设于箱体的上侧侧壁上,且所述第一盖板转动连接于放置槽的开口处,所述吸液管位于放置槽中,多个所述海绵球排列固定连接于吸液管上,所述空腔开设于海绵球中,所述吸口开设于吸液管的侧壁上,且所述吸口位于空腔中设置;储物机构,所述储物机构开设于箱体中;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固定连接于箱体中;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位于储物机构中。优选的,所述储物机构包括储物腔和第二盖板,所述储物腔开设于箱体的上侧侧壁上并与放置槽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盖板转动连接于储物腔的开口处。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装腔、泵体和输液管,所述安装腔开设于箱体中,且所述泵体固定连接于安装腔中,所述吸液管远离海绵球的一端与泵体连通,且所述泵体还通过输液管与储物腔连通。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垃圾桶和垃圾袋,所述垃圾桶位于储物腔中,且所述垃圾袋被套设于垃圾桶中。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组锁止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均设有把手,且两个所述把手上均包裹有橡胶防滑垫。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打开第一盖板,将放置槽中具有海绵球的吸液管一端插进患者的口腔中,通过输送机构产生吸力,海绵球对患者口腔中的黏液进行吸取,再通过吸液管上的吸口对海绵球空腔中积攒的黏液进行吸取,从而达到对患者口腔中产生的黏液进行取出的效果,海绵球的设置可有效对患者口腔中的黏液进行吸取,同时很好的保护了患者口腔的安全,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吸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箱体,2、吸附机构,21、放置槽,22、第一盖板,23、吸液管,24、海绵球,25、空腔,26、吸口,3、储物机构,31、储物腔,32、第二盖板,4、输送机构,41、安装腔,42、泵体,43、输液管,5、辅助机构,51、垃圾桶,52、垃圾袋,6、锁止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吸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包括:箱体1、吸附机构2、储物机构3、输送机构4、辅助机构5、锁止万向轮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示,吸附机构2开设于箱体1中,吸附机构2包括放置槽21、第一盖板22、吸液管23、海绵球24、空腔25和吸口26,放置槽21开设于箱体1的上侧侧壁上,且第一盖板22转动连接于放置槽21的开口处,吸液管23位于放置槽21中,多个海绵球24排列固定连接于吸液管23上,空腔25开设于海绵球24中,吸口26开设于吸液管23的侧壁上,且吸口26位于空腔25中设置,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打开第一盖板22,将放置槽21中具有海绵球24的吸液管23一端插进患者的口腔中,通过输送机构4产生吸力,海绵球24对患者口腔中的黏液进行吸取,再通过吸液管23上的吸口26对海绵球24空腔25中积攒的黏液进行吸取,从而达到对患者口腔中产生的黏液进行取出的效果,海绵球24的设置可有效对患者口腔中的黏液进行吸取,同时很好的保护了患者口腔的安全,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参考图1和图2示,储物机构3开设于箱体1中,储物机构3包括储物腔31和第二盖板32,储物腔31开设于箱体1的上侧侧壁上并与放置槽21对称设置,且第二盖板32转动连接于储物腔31的开口处,通过输送机构4对吸液管23中吸取的黏液送至储物腔31中进行存储,以便于集中处理。参考图2示,输送机构4固定连接于箱体1中,输送机构4包括安装腔41、泵体42(3301泵,工作电压:有6V、12V两种电压;功率:7W;扬程:3米;流量:5L/min)和输液管43,安装腔41开设于箱体1中,且泵体42固定连接于安装腔41中,吸液管23远离海绵球24的一端与泵体42连通,且泵体42还通过输液管43与储物腔31连通,通过泵体42工作,使吸液管23产生吸力,再通过输液管43将黏液送至储物腔31中的辅助机构5中。参考图2示,辅助机构5位于储物机构3中,辅助机构5包括垃圾桶51和垃圾袋52,垃圾桶51位于储物腔31中,且垃圾袋52被套设于垃圾桶51中,输液管43远离泵体42的一端插进垃圾桶51中的垃圾袋52中,方便对吸液的黏液进行处理。参考图1和图2示,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组锁止万向轮6,通过设置锁止万向轮6,便于移动装置和对装置进行制动。其中,第一盖板22和第二盖板32上均设有把手,且两个把手上均包裹有橡胶防滑垫,便于打开第一盖板22和第二盖板3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1);/n吸附机构(2),所述吸附机构(2)开设于箱体(1)中,所述吸附机构(2)包括放置槽(21)、第一盖板(22)、吸液管(23)、海绵球(24)、空腔(25)和吸口(26),所述放置槽(21)开设于箱体(1)的上侧侧壁上,且所述第一盖板(22)转动连接于放置槽(21)的开口处,所述吸液管(23)位于放置槽(21)中,多个所述海绵球(24)排列固定连接于吸液管(23)上,所述空腔(25)开设于海绵球(24)中,所述吸口(26)开设于吸液管(23)的侧壁上,且所述吸口(26)位于空腔(25)中设置;/n储物机构(3),所述储物机构(3)开设于箱体(1)中;/n输送机构(4),所述输送机构(4)固定连接于箱体(1)中;/n辅助机构(5),所述辅助机构(5)位于储物机构(3)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
吸附机构(2),所述吸附机构(2)开设于箱体(1)中,所述吸附机构(2)包括放置槽(21)、第一盖板(22)、吸液管(23)、海绵球(24)、空腔(25)和吸口(26),所述放置槽(21)开设于箱体(1)的上侧侧壁上,且所述第一盖板(22)转动连接于放置槽(21)的开口处,所述吸液管(23)位于放置槽(21)中,多个所述海绵球(24)排列固定连接于吸液管(23)上,所述空腔(25)开设于海绵球(24)中,所述吸口(26)开设于吸液管(23)的侧壁上,且所述吸口(26)位于空腔(25)中设置;
储物机构(3),所述储物机构(3)开设于箱体(1)中;
输送机构(4),所述输送机构(4)固定连接于箱体(1)中;
辅助机构(5),所述辅助机构(5)位于储物机构(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麻醉恢复苏醒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机构(3)包括储物腔(31)和第二盖板(32),所述储物腔(31)开设于箱体(1)的上侧侧壁上并与放置槽(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茜涂平花
申请(专利权)人:王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