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59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躺板,躺板正面和背面靠近左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手部固定装置,手部固定装置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滑槽,手部固定装置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贯穿手部固定装置的左侧,第一丝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第一丝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海绵垫,躺板正面和背面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腿部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以往的装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Children radiation examination anti radiation fixed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了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
技术介绍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一直以来都是综合医院的传统必备科室,为医院的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物理学、电子学与传统放射学的有机结合,使现代放射医学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放射科在医疗领域显示出了新的活力,在诊治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代替,在对患者进行放射检查时,患者直接躺在移动板上进行检查即可,但是在对儿童进行检查时,儿童可能会因为好奇或者害怕等原因而乱动肢体,这样会影响检查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针对儿童检查的固定架。我国公开专利“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公告号:CN208876576U,公告日:2019.05.21),包括第一躺板和铅衣,第一躺板上端内侧设有头部固定装置,第一躺板下端设有第二躺板,第二躺板左右两端内侧固接有第一魔术贴毛面,第一魔术贴毛面上端设有手部固定装置,第二躺板下端设有第三躺板,第三躺板下端设有第四躺板,第四躺板内侧中间位置固接有第三魔术贴毛面,第三魔术贴毛面上端设有腿部固定装置,铅衣包括穿着服和粘贴在穿着服外侧的铅橡胶层,穿着服外侧设有第三魔术贴毛面,铅橡胶层下端设有第三魔术贴勾面,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每次对不同的儿童进行检查的时候,都需要更换不同的躺板,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工作人员每天要对很多儿童进行检查,需要更换很多的躺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具备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等优点,解决了以往装置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的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包括躺板,躺板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装置,躺板正面和背面靠近左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手部固定装置,手部固定装置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滑槽,手部固定装置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贯穿手部固定装置的左侧,第一丝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第一丝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海绵垫,第一连接块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两个联动杆分别贯穿第一连接块的正面和背面,两个联动杆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按钮,两个联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联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缚带,躺板正面和背面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腿部固定装置,腿部固定装置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二滑槽,腿部固定装置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贯穿腿部固定装置的右侧,第二丝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第二丝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本技术的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其中第一连接块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上凹槽,第一滑块与上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滚珠。本技术的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其中第二连接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束缚带,第二束缚带跟第二连接块的连接方式与第一束缚带跟第一连接块的连接方式一致。本技术的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其中两个手部固定装置以躺板的中央呈对称设置,两个腿部固定装置以躺板的中央呈对称设置。本技术的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其中海绵垫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沿海绵垫的内部均匀布置。本技术的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其中第一连接块右侧的中央开设有第一固定口,第二连接块背面的中央开设有第二固定口,第二固定口的形状结构与第一固定口的形状结构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手部固定装置上设置的第一丝杆,配合第一滑块,以及第一连接块,使得该装置能对不同体型儿童的手臂进行固定,且操作方法简单,相对于以往的装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在腿部固定装置上设置的第二丝杆,配合第二滑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使得该装置能对不同体型儿童的腿部进行固定,操作方法简单,进一步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连接块上设置的联动杆、按钮和弹簧,配合卡块,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很轻松的对束缚带进行更换,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海绵垫,以及海绵垫上开设的透气孔,增加了儿童手臂在被固定时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的上凹槽和下凹槽,以及滚珠,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轻松的让第一连接块在第一滑块上滑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该装置整体顶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手部固定装置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腿部固定装置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连接块左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躺板;2、手部固定装置;21、第一固定块;22、第一滑槽;23、第一丝杆;24、第一转把;25、第一滑块;26、第一连接块;27、第一固定口;28、海绵垫;29、第一束缚带;210、按钮;211、联动杆;212、卡块;213、弹簧;214、上凹槽;215、滚珠;216、下凹槽;3、腿部固定装置;31、第二转把;32、第二固定块;33、第二丝杆;34、第二滑槽;35、第二滑块;36、第二连接块;37、第二束缚带;4、头部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5,本技术的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包括躺板1,躺板1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装置4,躺板1正面和背面靠近左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手部固定装置2,手部固定装置2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滑槽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包括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1)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装置(4),所述躺板(1)正面和背面靠近左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手部固定装置(2),所述手部固定装置(2)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滑槽(22),所述手部固定装置(2)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2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23),所述第一丝杆(23)贯穿手部固定装置(2)的左侧,所述第一丝杆(2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24),所述第一丝杆(2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5),所述第一滑块(2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6),所述第一连接块(26)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海绵垫(28),所述第一连接块(26)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211),两个所述联动杆(211)分别贯穿第一连接块(26)的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联动杆(211)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按钮(210),两个所述联动杆(21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13),所述联动杆(2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212),所述卡块(212)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缚带(29),所述躺板(1)正面和背面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腿部固定装置(3),所述腿部固定装置(3)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二滑槽(34),所述腿部固定装置(3)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3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3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33),所述第二丝杆(33)贯穿腿部固定装置(3)的右侧,所述第二丝杆(3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31),所述第二丝杆(3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5),所述第二滑块(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6)。/n...

【技术特征摘要】
1.儿童放射检查防辐射固定架,包括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1)顶部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装置(4),所述躺板(1)正面和背面靠近左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手部固定装置(2),所述手部固定装置(2)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一滑槽(22),所述手部固定装置(2)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2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23),所述第一丝杆(23)贯穿手部固定装置(2)的左侧,所述第一丝杆(2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24),所述第一丝杆(2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5),所述第一滑块(2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6),所述第一连接块(26)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海绵垫(28),所述第一连接块(26)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211),两个所述联动杆(211)分别贯穿第一连接块(26)的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联动杆(211)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按钮(210),两个所述联动杆(21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13),所述联动杆(2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212),所述卡块(212)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束缚带(29),所述躺板(1)正面和背面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腿部固定装置(3),所述腿部固定装置(3)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二滑槽(34),所述腿部固定装置(3)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3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3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33),所述第二丝杆(33)贯穿腿部固定装置(3)的右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冯莉娟郭立杨雷张怡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