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51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其安装在马桶上,所述马桶具有马桶座及马桶圈,所述马桶圈铰接在马桶座上,其特征在于: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包括连动箱、第一传动轴、连动块、连动杆、第二传动轴、踏板及螺旋弹簧,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连动块铰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一传动轴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在连动箱内,且其与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踏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连动箱的顶板上,且其另一端与踏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马桶圈的翻盖机构整体只需使用者的脚部动作即可实现马桶圈的开关,安全卫生,且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

A flip mechanism of toilet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桶圈的翻盖机构
本技术涉及马桶
,具体是指一种马桶圈的翻盖机构。
技术介绍
马桶在家居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它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家居生活的品质,在马桶的使用中,由于男女差异,需要经常手动开关马桶圈,手与带有不少细菌和病毒的马桶圈直接接触,导致马桶圈上的细菌和病毒传染到健康人的手上,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市场中出现的部分马桶是通过电机等电气部件实现马桶圈的自动开关,但在使用时仍需使用者手动控制,并且其制造成本及维修成本均较高,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稳定高效的马桶圈的翻盖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其安装在马桶上,所述马桶具有马桶座及马桶圈,所述马桶圈铰接在马桶座上,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包括连动箱、第一传动轴、连动块、连动杆、第二传动轴、踏板及螺旋弹簧,所述连动箱固定在马桶座的一侧,所述马桶座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在凹槽内,所述连动块滑动在马桶圈的内侧面上,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连动块铰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一传动轴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在连动箱内,且其与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连动箱的前端面上开设有连动口,所述踏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上,且其另一端穿过连动口后位于连动箱的外部,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连动箱的顶板上,且其另一端与踏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圆周面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位于连动箱内,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圆周面上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马桶座上固定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上端与凹槽的底部连通,且其下端与马桶座的排污腔连通。所述连动箱的上端面上固定设有纸架。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一种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包括了连动箱、第一传动轴、连动块、连动杆、第二传动轴、踏板、螺旋弹簧等部件,通过踏板、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等部件的配合,实现踏板被踩下后马桶圈随即打开,踏板未被踩下时,马桶圈随即关闭,避免了使用者的手与马桶圈的接触,保证了马桶使用时的卫生,同时,整体均为机械传动,传动稳定,使用成本低,马桶圈的翻盖机构整体只需使用者的脚部动作即可实现马桶圈的开关,安全卫生,且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马桶圈的翻盖机构中马桶座打开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马桶圈的翻盖机构中马桶座打开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马桶座,2、马桶圈,3、连动箱,4、第一传动轴,5、连动块,6、连动杆,7、第二传动轴,8、踏板,9、螺旋弹簧,10、凹槽,11、连动口,12、第一传动轮,13、第二传动轮,14、引流管,15、纸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其安装在马桶上,所述马桶具有马桶座1及马桶圈2,所述马桶圈2铰接在马桶座1上,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包括连动箱3、第一传动轴4、连动块5、连动杆6、第二传动轴7、踏板8及螺旋弹簧9,所述连动箱3固定在马桶座1的一侧,连动箱3的后端高度接近马桶座1的高度,以保证第一传动轴4等部件的安装及传动,连动箱3前端的高度不应过高,以保证使用者的正常使用,其中连动箱3可通过螺丝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连动箱3的上端面上固定设有纸架15,纸架15用于厕纸的放置,避免了在墙面上安装纸架15,保证墙面的完整,也拉近了纸架15与使用者的距离,便于使用者的拿取。所述马桶座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凹槽10,进一步的,所述马桶座1上固定设有引流管14,所述引流管14的上端与凹槽10的底部连通,且其下端与马桶座1的排污腔连通,凹槽10内的污水通过引流管14进入到马桶座1的排污腔,避免了凹槽10内积存污水,其中,可在引流管14上设置单向阀,以避免污水的倒流。所述第一传动轴4转动在凹槽10内,第一传动轴4通过轴承与凹槽10的槽壁连接,所述连动块5滑动在马桶圈2的内侧面上,可在马桶圈2的内侧面上固定导轨,在连动块5上固定导轮,连动块5通过导轮与导轨的配合实现在马桶圈2内侧面上的滑动,其中,马桶圈2盖合在马桶座1上时,其下端面即为其内侧面,其上端面即为其外侧面,所述连动杆6的一端与连动块5铰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一传动轴4垂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4转动带动连动杆6转动,连动杆6在第一传动轴4的带动下可转动到凹槽10内,连动杆6在转动时,其带动马桶圈2开关,在马桶圈2处于开启状态时,连动块5移动到靠近马桶圈2铰接轴处,在马桶圈2处于关闭状态时,连动块5移动到远离马桶圈2铰接轴处,所述第二传动轴7转动在连动箱3内,且其与第一传动轴4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7通过轴承与连动箱3的箱壁连接,第一传动轴4及第二传动轴7均与马桶圈2的铰接轴平行,第一传动轴4位于连动箱3的后端上部,第二传动轴7位于连动箱3的前端下部,第二传动轴7带动第一传动轴4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轴4的外圆周面上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轮12,第一传动轮12与第一传动轴4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12位于连动箱3内,第一传动轴4的一端从凹槽4内穿出马桶座1并穿入到连动箱3内与第一传动轮12固定连接,其中,在第一传动轴4穿过马桶座1时应通过密封圈避免凹槽10内的污水流出,所述第二传动轴7的外圆周面上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动轮13,第二传动轮13与第二传动轴7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12与第二传动轮1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皮带连接第一传动轮12与第二传动轮13,第二传动轮13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轮12转动,其中,皮带应为“8”字型,第二传动轮13与第一传动轮12之间的转动方向相反,以保证踏板8向下转动时马桶圈2能够打开。所述连动箱3的前端面上开设有连动口11,连动口11的长度应满足踏板8的动作,所述踏板8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传动轴7上,且其另一端穿过连动口11后位于连动箱3的外部,踏板8可通过焊接、螺丝固定等方式与第二传动轴7固定连接,踏板8上位于连动箱3外部的一端被踩下后,其带动第二传动轴7转动,第二传动轴7带动第一传动轴4反向转动,第一传动轴4带动马桶圈2关闭,其中,踏板8的下端面在抵接到连动口11的下侧面上或抵接在地面上时,马桶圈2应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所述螺旋弹簧9的一端固定在连动箱3的顶板上,且其另一端与踏板8的中部固定连接,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踏板8上位于连动箱3外部的一端应处于其运动的最高处,此时,马桶圈2处于关闭状态,在马桶被使用者使用后,若使用者将脚拿开,则踏板8受到螺旋弹簧9的拉力作用,其带动马桶圈2关闭。在具体使用时,马桶圈2始终处于关闭状态,若女性如厕或男性大便时,则马桶可直接被使用,若男性小便时,则使用者用脚将踏板8踩下,此时马桶圈2被打开,在使用者小便完成后,使用者将脚从踏板8上拿开,此时马桶圈2被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其安装在马桶上,所述马桶具有马桶座(1)及马桶圈(2),所述马桶圈(2)铰接在马桶座(1)上,其特征在于: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包括连动箱(3)、第一传动轴(4)、连动块(5)、连动杆(6)、第二传动轴(7)、踏板(8)及螺旋弹簧(9),所述连动箱(3)固定在马桶座(1)的一侧,所述马桶座(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凹槽(10),所述第一传动轴(4)转动在凹槽(10)内,所述连动块(5)滑动在马桶圈(2)的内侧面上,所述连动杆(6)的一端与连动块(5)铰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一传动轴(4)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7)转动在连动箱(3)内,且其与第一传动轴(4)传动连接,所述连动箱(3)的前端面上开设有连动口(11),所述踏板(8)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传动轴(7)上,且其另一端穿过连动口(11)后位于连动箱(3)的外部,所述螺旋弹簧(9)的一端固定在连动箱(3)的顶板上,且其另一端与踏板(8)的中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其安装在马桶上,所述马桶具有马桶座(1)及马桶圈(2),所述马桶圈(2)铰接在马桶座(1)上,其特征在于:马桶圈的翻盖机构包括连动箱(3)、第一传动轴(4)、连动块(5)、连动杆(6)、第二传动轴(7)、踏板(8)及螺旋弹簧(9),所述连动箱(3)固定在马桶座(1)的一侧,所述马桶座(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凹槽(10),所述第一传动轴(4)转动在凹槽(10)内,所述连动块(5)滑动在马桶圈(2)的内侧面上,所述连动杆(6)的一端与连动块(5)铰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一传动轴(4)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7)转动在连动箱(3)内,且其与第一传动轴(4)传动连接,所述连动箱(3)的前端面上开设有连动口(11),所述踏板(8)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传动轴(7)上,且其另一端穿过连动口(11)后位于连动箱(3)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防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青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