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疗养床,其包括下床体、上床体、升降机构、旋转机构、托架、床垫和若干伸缩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辅助下床”功能,通过旋转机构旋转床垫,同时伸缩推杆调整床垫的弯折状态,使床垫临时变为座椅;还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各个伸缩推杆,所述存储模块记录调节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极大地方便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病人或残疾人下床,同时优化下床流程,方便用户伸脚穿鞋,以及引入自动化控制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养老器械、疗养器械领域。
A convalescent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疗养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老器械、疗养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主要便于老人上下床的疗养床。
技术介绍
上了岁数的老年人骨质疏松,行动不便无法用力起床和下床;并且现在的家用床或住院的床也无法提供舒适的躺、卧的姿势;手术后的病人或残疾人同样如此,更加不便用力,否则容易使伤口开裂和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感。现有的疗养床中,只具有基本的方便用户斜躺的功能,而且大量专利文件往优化用户躺卧舒适度的方向发展,并没有针对用户下床的优化,特别是老年人、病人或残疾人下床时还需要旁人帮扶。如果是在晚上,而且没有旁人,上述人群完全不方便自己下床,容易延误如厕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便于老年人、病人或残疾人之类用户轻松下床、上床的疗养床。一种疗养床,包括:下床体;上床体,位于下床体的上方;升降机构,设置在下床体和上床体之间,调节下床体和上床体的间距;旋转机构,设置在上床体中;托架,设置在旋转机构的上侧;床垫,设置在托架上,所述床垫包括若干依次铰接的床板,所述床垫以铰接处进行弯折;若干伸缩推杆,设置在托架和床板之间,牵引若干床板摆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下床的时候,床垫可以自动调节卧姿,用户不再需要翻身便能够下床,用户双手同时撑住床垫的左右两侧然后从正面下床,基于这种下床方式,用户能够轻松下床和上床。就算床垫本身用简单的布局,也可以合理弯折,提升用户的舒适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剪叉支架、若干轨道和顶杆,将所述轨道分别设置到所述上床体和所述下床体之间的面,每两个轨道组成彼此正对的一组,所述剪叉支架的上下侧分别连接上床体和下床体,所述剪叉支架的上侧既与上床体铰接又与轨道连接,所述剪叉支架的下侧既与下床体铰接又与轨道连接,所述顶杆设置到下床体和剪叉支架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本实施例中的剪叉支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能抵御冲击,能稳定上床体的运动状态;剪叉支架的支撑点既能分散至上床体的四周,剪叉支架在收纳时也具有较小的体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上床体和/或所述下床体之间的面设置若干隆起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限定出所述上床体和所述下床体之间的最小间隙,这个最小间隙至少需要容纳收纳后的升降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机构收纳完成后,变成上床体和下床体之间可以通过限位台阶保持连接,升降机构在收纳后不再受力。本设计更容易保养升降机构,延长重要零部件的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外壳、齿轮和电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外壳、齿轮和电机,所述外壳连接上床体,所述齿轮可在外壳内旋转,所述电机通过齿轮传递动力。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分别由不同的动力源驱动,在实际中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既可以先后运动,也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动作时间,允许升降机构和动力机构搭配出同步运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上床体设置镂空孔,所述外壳安装于镂空孔内,所述电机安装于上床体的下侧或外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床体本身具有厚度,镂空孔能适当隐藏外壳,使得整个上床体和旋转机构形成一体,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外形简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镂空孔设置在上床体正对升降机构中间的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床体为宽度方向上的左右对称布局,旋转机构在调节床垫旋转方向时,无论是顺时针旋转90°还是逆时针旋转90°,床垫均可以保持相同的弯折角度,然后适应上床体的左右两侧宽度,方便用户选择从左侧下床或者从右侧下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托架在靠近床垫的左右两侧位置设置扶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的上侧高于床垫,方便用户支撑。可以进一步沿床垫的长度方向延长扶手的长度,将扶手作为一段围栏,扶手于是进一步起到保护用户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床垫包括三个床板,一个床板作为靠板,中间的床板作为坐板,一个床板作为腿板,作为靠板的床板与作为坐板的床板之间的铰接处设置在托架的上侧,作为坐板的床板与作为腿板的床板之间的铰接处悬空设置,每两个伸缩推杆组成Y字形然后设置到靠板和托架之间,每两个伸缩推杆首尾连接然后设置到坐板和腿板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段式的床垫虽然结构简单,但已经能组合出用户常用的平躺、坐躺等姿势,经济实惠。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上床体在靠近作为腿板的一侧位置设置有水平的第四个的床板,第四个的床板作为脚板,当上述三个床板处于水平时,作为腿板的床板对齐作为脚板的床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四个床板组合后的长度修改成长度大于用户的高度,当用户下床时,三个床板组合后的长度小于用户的高度,此时容易让用户的脚部伸出腿板,方便用户穿鞋,具体是床垫在改变为坐卧姿态后,腿板的下端远离地面,避免腿板被鞋子磕碰、弄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为,还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各个伸缩推杆,所述存储模块记录调节参数;所述中央处理器工作时,先提升上床体,然后调节床垫角度进入坐卧状态,然后旋转床垫90°使床垫沿着上床体的宽度方向,然后进一步调节床垫角度进入坐卧姿态;所述中央处理器复位时,调节床垫角度进入坐卧状态,然后旋转床垫90°使床垫沿着上床体的长度方向,然后进一步调节床垫角度进入平躺状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疗养床实现自动化控制,在此基础上,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将运行状态上传到云端,用户的亲人可以通过手机APP留意亲人的活动;进一步地可以设置呼叫功能和报警功能等等。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床垫旋转的功能,辅助用户从正面下床,极大地方便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病人或残疾人。2、进一步优化下床流程,三段活动床板和一段固定床板方便用户伸出脚,方便穿鞋。3、引入自动化控制,用户可以通过遥控控制疗养床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从侧面看疗养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下床体;20、上床体;21、限位台阶;22、扶手;30、升降机构;31、剪叉支架;32、轨道;33、顶杆;40、旋转机构;41、电机;42、外壳;50、托架;60、床垫;61、靠板;62、坐板;63、腿板;64、脚板;70、伸缩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疗养床,主要包括下床体10、上床体20、升降机构30、旋转机构40、托架50、床垫60、若干伸缩推杆70(可选用电动推杆)。本专利技术核心的创新点在于在传统自动折叠床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下床功能,通过旋转机构40旋转床垫60,同时伸缩推杆70调整床垫60的弯折状态。为了控制上述部件以及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效果,还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模块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升降机构30、旋转机构40和各个伸缩推杆70,所述存储模块记录调节参数。其中引入遥控器,遥控器上具有不同按钮,实行不同操作之后,中央处理器从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疗养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床体(10);/n上床体(20),位于下床体(10)的上方;/n升降机构(30),设置在下床体(10)和上床体(20)之间,调节下床体(10)和上床体(20)的间距;/n旋转机构(40),设置在上床体(20)中;/n托架(50),设置在旋转机构(40)的上侧;/n床垫(60),设置在托架(50)上,所述床垫(60)包括若干依次铰接的床板,所述床垫(60)以铰接处进行弯折;/n若干伸缩推杆(70),设置在托架(50)和床板之间,牵引若干床板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疗养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床体(10);
上床体(20),位于下床体(10)的上方;
升降机构(30),设置在下床体(10)和上床体(20)之间,调节下床体(10)和上床体(20)的间距;
旋转机构(40),设置在上床体(20)中;
托架(50),设置在旋转机构(40)的上侧;
床垫(60),设置在托架(50)上,所述床垫(60)包括若干依次铰接的床板,所述床垫(60)以铰接处进行弯折;
若干伸缩推杆(70),设置在托架(50)和床板之间,牵引若干床板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疗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0)包括剪叉支架(31)、若干轨道(32)和顶杆(33),将所述轨道(32)分别设置到所述上床体(20)和所述下床体(10)之间的面,每两个轨道(32)组成彼此正对的一组,所述剪叉支架(31)的上下侧分别连接上床体(20)和下床体(10),所述剪叉支架(31)的上侧既与上床体(20)铰接又与轨道(32)连接,所述剪叉支架(31)的下侧既与下床体(10)铰接又与轨道(32)连接,所述顶杆(33)设置到下床体(10)和剪叉支架(3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疗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床体(20)和/或所述下床体(10)之间的面设置若干隆起的限位台阶(21),所述限位台阶(21)限定出所述上床体(20)和所述下床体(10)之间的最小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疗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40)包括外壳(42)、齿轮和电机(41),所述外壳(42)连接上床体(20),所述齿轮可在外壳(42)内旋转,所述电机(41)通过齿轮传递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疗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床体(20)设置镂空孔,所述外壳(42)安装于镂空孔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黎云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