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467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包括模块化医疗车,模块化医疗车分为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与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医疗舱设有进气消毒过滤单元、温控单元、负压发生装置、排气消毒过滤单元、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和辅助空气管道,医疗舱外的空气在负压发生装置作用下经进气消毒过滤单元、温控单元进入医生工作区,然后通过空气交换单元进入病患隔离区,再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排出医疗舱,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开启时,进入进气消毒过滤单元的空气被分流,分别进入温控单元和辅助空气管道,辅助空气管道为可伸缩软管。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压装置可在两个医疗舱连通位置形成高压气流,可以防止医疗舱之间空气串流,避免交叉传染。

Negative pressure device of shelter medica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医疗设备领域飞速发展,新型创新、智能高端的医疗设备不断涌现,移动式医疗设备已初具市场规模。但面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和疫情爆发,现有移动式医疗设备达不到医疗救援集成化、规模化和体系化的要求,难以在突发事件发挥重要作用。在当下抗疫形式严峻的条件下,造成疫情高发地医疗资源严重紧张,新增的完整医疗体系在短时间内难以建立,医疗设备例如CT等高精密设备在运输的振动和撞击过程中容易损坏,现场临时安装校准时间长;大规模人群聚集在医院诊疗,容易造成疫病传播;医院医疗资源紧张,难以全面覆盖社区街道,病人距离医院过远,从而导致疑似病例难以及时确诊和治疗法。上述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严重阻碍了疫情的快速控制。采用方舱式医疗车可以解决上述难点,为国家抗疫工作提供便利,实现街道社区定点快速诊疗,通过将多个医疗车的医疗舱相互连通,能够建立具备完整医疗体系的临时医院,显著提高诊疗救治速度,缓解医院医疗资源紧缺状况,减少人员聚集,从而满足防疫治理和紧急救治的需求。常规的方舱式医疗车一般都配备独立的负压通风换气设备,通过负压技术将医疗舱与外界环境密封隔绝,防止病菌扩散至外界环境,造成对公众的危害。但是,当多个医疗车的医疗舱相互连通时,相邻医疗舱之间容易出现空气串流,存在交叉传染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单个医疗舱内的医患隔离,还可在在多个医疗车的医疗舱相互连通时,防止医疗舱之间空气串流,避免交叉传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包括模块化医疗车,两个模块化医疗车的医疗舱之间能够通过可展开的过渡连接装置相互连通,过渡连接装置展开后在两模块化医疗车之间形成过渡连接区域,可将至少两个模块化医疗车的医疗舱之间连通组成临时医院;所述模块化医疗车分为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与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两种,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用于普通病例诊疗,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用于传染病诊疗或急救手术,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与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医疗舱均通过中间隔板分割为医生工作区和病患隔离区,中间隔板设有空气交换单元;负压装置设置于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医疗舱,包括进气消毒过滤单元、温控单元、负压发生装置、排气消毒过滤单元、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和辅助空气管道;进气消毒单元与温控单元相连,位于医生工作区上部,负压发生装置与排气消毒过滤单元相连,位于病患隔离区下部,医疗舱外的空气在负压发生装置作用下经进气消毒过滤单元、温控单元进入医生工作区,然后通过空气交换单元进入病患隔离区,再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排出医疗舱,通过进气消毒过滤单元对进入医疗舱的空气进行消毒,通过温控单元调节医疗舱内气温,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对排出医疗舱的空气进行消毒;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开启时,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与进气消毒过滤单元之间的管道接通,进入进气消毒过滤单元的空气被分流,分别进入温控单元和辅助空气管道;所述辅助空气管道为可伸缩软管,一端与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连接,另一端设有快接插头,快接插头安装在过渡连接装置前端,并且含有可启闭的X向开口、Y向开口和Z向开口;辅助空气管道可随过渡连接装置展开而伸长至模块化医疗车医疗舱端部。进一步的,在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与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病患隔离区相连时,两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负压装置同时工作,但负压装置的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关闭;此时,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负压装置工作,医疗舱外的空气在负压发生装置作用下经进气消毒过滤单元、温控单元进入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然后进行分流,一路经过渡连接区域进入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病患隔离区,再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排出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疗舱,另一路通过空气交换单元进入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病患隔离区,再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排出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疗舱,实现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疗舱通风换气;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负压装置工作,医疗舱外的空气在负压发生装置作用下经进气消毒过滤单元、温控单元进入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然后通过空气交换单元进入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病患隔离区,再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排出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疗舱,实现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疗舱通风换气。进一步的,在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与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相连时,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负压装置工作,并且负压装置的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开启,辅助空气管道的快接插头Z向开口开启,Y向开口和Z向开口均关闭;此时,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负压装置工作,医疗舱外的空气经过消毒过滤单元后被分流,一路在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作用下形成高压气流,另一路经温控单元进入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和过渡连接区域;高压气流经辅助空气管道和快接插头Z向开口进入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再通过空气交换单元进入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病患隔离区,然后经过空气交换单元、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过渡连接区域进入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和过渡连接区域的空气经空气交换单元进入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病患隔离区,最后经排气消毒过滤单元排出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疗舱,实现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疗舱和过渡连接区域通风换气。进一步的,在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与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相连时,两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负压装置同时工作,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负压装置的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开启,并且辅助空气管道的快接插头Z向开口、Y向开口和Z向开口均开启;此时,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负压装置工作,医疗舱外的空气经过消毒过滤单元后被分流,一路经温控单元进入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和过渡连接区域,另一路经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作用下形成高压气流;进入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和过渡连接区域的空气经空气交换单元进入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病患隔离区,最后经排气消毒过滤单元排出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疗舱,实现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疗舱和过渡连接区域通风换气;高压气流经辅助空气管道和快接插头后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高压气流经X向开口、Y向开口进入过渡连接区域,在过渡连接区域靠近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一端形成高压气流区域,该高压气流区域气压大于两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气压,避免两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疗舱内空气串流;另一部分高压气流经Z向开口进入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内,再经空气交换单元进入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病患隔离区;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的负压装置工作,医疗舱外的空气在负压发生装置作用下经进气消毒过滤单元、温控单元进入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医生工作区,然后通过空气交换单元进入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病患隔离区,最后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病患隔离区内的空气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排出第二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包括模块化医疗车(1),模块化医疗车(1)的医疗舱之间能够通过可展开的过渡连接装置(2)相互连通,过渡连接装置(2)展开后在两模块化医疗车(1)之间形成过渡连接区域,可将至少两个模块化医疗车(1)的医疗舱之间连通组成临时医院;其特征在于:/n所述模块化医疗车(1)分为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101)与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两种,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101)用于普通病例诊疗,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用于传染病诊疗或急救手术,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101)与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的医疗舱均通过中间隔板分割为医生工作区(103)和病患隔离区(104),中间隔板设有空气交换单元(112);/n负压装置设置于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的医疗舱,包括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温控单元(111)、负压发生装置(113)、排气消毒过滤单元(114)、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115)和辅助空气管道(116);/n进气消毒单元(110)与温控单元(111)相连,位于医生工作区(103)上部,负压发生装置(113)与排气消毒过滤单元(114)相连,位于病患隔离区(104)下部,医疗舱外的空气在负压发生装置(113)作用下经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温控单元(111)进入医生工作区(103),然后通过空气交换单元(112)进入病患隔离区(104),再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114)排出医疗舱,通过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对进入医疗舱的空气进行消毒,通过温控单元(111)调节医疗舱内气温,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114)对排出医疗舱的空气进行消毒;/n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115)开启时,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115)与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之间的管道接通,进入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的空气被分流,分别进入温控单元(111)和辅助空气管道(116);所述辅助空气管道(116)为可伸缩软管,一端与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115)连接,另一端设有快接插头(117),快接插头(117)安装在过渡连接装置(2)前端,并且含有可启闭的X向开口、Y向开口和Z向开口;辅助空气管道(116)可随过渡连接装置(2)展开而伸长至模块化医疗车(1)医疗舱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包括模块化医疗车(1),模块化医疗车(1)的医疗舱之间能够通过可展开的过渡连接装置(2)相互连通,过渡连接装置(2)展开后在两模块化医疗车(1)之间形成过渡连接区域,可将至少两个模块化医疗车(1)的医疗舱之间连通组成临时医院;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块化医疗车(1)分为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101)与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两种,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101)用于普通病例诊疗,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用于传染病诊疗或急救手术,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101)与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的医疗舱均通过中间隔板分割为医生工作区(103)和病患隔离区(104),中间隔板设有空气交换单元(112);
负压装置设置于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的医疗舱,包括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温控单元(111)、负压发生装置(113)、排气消毒过滤单元(114)、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115)和辅助空气管道(116);
进气消毒单元(110)与温控单元(111)相连,位于医生工作区(103)上部,负压发生装置(113)与排气消毒过滤单元(114)相连,位于病患隔离区(104)下部,医疗舱外的空气在负压发生装置(113)作用下经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温控单元(111)进入医生工作区(103),然后通过空气交换单元(112)进入病患隔离区(104),再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114)排出医疗舱,通过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对进入医疗舱的空气进行消毒,通过温控单元(111)调节医疗舱内气温,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114)对排出医疗舱的空气进行消毒;
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115)开启时,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115)与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之间的管道接通,进入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的空气被分流,分别进入温控单元(111)和辅助空气管道(116);所述辅助空气管道(116)为可伸缩软管,一端与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115)连接,另一端设有快接插头(117),快接插头(117)安装在过渡连接装置(2)前端,并且含有可启闭的X向开口、Y向开口和Z向开口;辅助空气管道(116)可随过渡连接装置(2)展开而伸长至模块化医疗车(1)医疗舱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式医疗车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医生工作区(103)与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病患隔离区(104)相连时,两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的负压装置同时工作,但负压装置的辅助空气管道动力源(115)关闭;此时,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的负压装置工作,医疗舱外的空气在负压发生装置(113)作用下经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温控单元(111)进入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医生工作区(103),然后进行分流,一路经过渡连接区域进入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的病患隔离区(104),再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114)排出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医疗舱,另一路通过空气交换单元(112)进入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病患隔离区(104),再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114)排出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医疗舱,实现第一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医疗舱通风换气;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的负压装置工作,医疗舱外的空气在负压发生装置(113)作用下经进气消毒过滤单元(110)、温控单元(111)进入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医生工作区(103),然后通过空气交换单元(112)进入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病患隔离区(104),再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114)排出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医疗舱,实现第二辆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102)医疗舱通风换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来冯杰郭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