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糕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26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糕及其制作工艺,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脱皮绿豆240‑260克、无水黄油75‑85克、细砂糖65‑75克、麦芽糖45‑55克、茶粉18‑22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8‑12克。本发明专利技术茶糕原料均为天然产品,原料中以脱皮绿豆(红豆)为主,同时通过黄油、细砂糖、麦芽糖、蛋白粉的加入,良好的糅合了各组分间的口感,令食用更为清爽,原料中无任何荤食加入,具有少油、低热量的特点,老少皆宜,不用担心发胖。在制作工艺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含传统的烘、炸、大火炒制的过程,同时加入的茶粉中含有的茶多酚等物质又能增强茶糕的抗氧化能力,令其不易变质发霉,有效延长保质期,提高了茶糕产品的质量。

A kind of tea cake and its mak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糕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
,尤其涉及一种茶糕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糕点是一种以小麦粉、豆子、白砂糖、乳粉和动植物油等为原料,用水调和烘烤或油炸制成的食品,是人们最喜爱的食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糕点消费量迅速增加,国内焙烤行业发展越来越快,糕点品种越来越多,但普遍存在着原料单一,有效营养成分少,含糖高,保健性能差等缺点,且较多糕点食用时易产生油腻的感觉,长期食用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功能性糕点产品的开发,既促进糕点向产品多样化、口感新颖、营养丰富的的方向发展,同时又满足人们对营养保健、方便快捷等食品消费模式的需求。茶粉是用茶树鲜叶经高温蒸汽杀青后粉碎成4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超微细粉末,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色泽以及营养、药理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其清爽、略带苦涩的口感正好能够中和传统糕点油腻的感觉,因此,将其用于制备茶糕形式的糕点,以增加糕点品种,扩大消费者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茶糕及其制作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糕,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脱皮绿豆240-260克、无水黄油75-85克、细砂糖65-75克、麦芽糖45-55克、茶粉18-22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8-12克。优选的,所述的茶糕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脱皮绿豆250克、无水黄油80克、细砂糖70克、麦芽糖50克、茶粉20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10克。进一步的,所述脱皮绿豆可根据放入茶粉颜色不同替换为脱皮红豆。进一步的,所述茶粉选自黄山毛峰或祁门红茶中的任意一种。一种如上所述的茶糕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当年新茶用破壁机打至500-600目茶粉,过筛备用;(2)将脱皮绿豆加入清水后浸泡24小时,期间换水3-4次;(3)将浸泡好的绿豆淘洗干净,蒸锅中垫入纱布,倒入泡好的绿豆摊开,盖上锅盖蒸50-60分钟;(4)蒸好后用勺子将绿豆压拌成粉糊状,得到豆沙;(5)将不粘锅预热,全程中小火,倒入无水黄油,再倒入豆沙,不停翻炒让豆沙完全吸收油分;(6)待豆沙略干时,倒入麦芽糖、细砂糖和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再次继续不停的翻炒,直到能抱成团,这时将炒好的材料过一次筛;(7)炒好过筛的材料放凉,加入茶粉搅拌均匀;(8)在模具上抹食用油润滑后,将上述搅拌好的材料放入模具按压成型,即得本专利技术茶糕。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翻炒时间为25-35分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将炒好的材料过20目筛。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茶糕原料均为天然产品,无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了当前消费者对食品绿色安全品质的追求,原料中以脱皮绿豆(红豆)为主,同时通过黄油、细砂糖、麦芽糖、蛋白粉的加入,良好的糅合了各组分间的口感,引入的茶粉既能给茶糕带来清香的茶味,又不至于茶味的苦涩过于突出,令食用更为清爽,原料中无任何荤食加入,具有少油、低热量的特点,老少皆宜,不用担心发胖。在制作工艺上本专利技术不含传统的烘、炸、大火炒制的过程,避免制备过程中产生反式脂肪酸、丙烯酰胺等不利于健康的物质,同时加入的茶粉中含有的茶多酚等物质又能增强茶糕的抗氧化能力,令其不易变质发霉,有效延长保质期,提高了茶糕产品的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茶糕,由以下质量的原料制成:脱皮绿豆240克、无水黄油75克、细砂糖65克、麦芽糖45克、黄山毛峰茶粉18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8克。一种如上所述的茶糕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当年新茶用破壁机打至500目茶粉,过筛备用;(2)将脱皮绿豆加入清水后浸泡24小时,期间换水3次;(3)将浸泡好的绿豆淘洗干净,蒸锅中垫入纱布,倒入泡好的绿豆摊开,盖上锅盖蒸60分钟;(4)蒸好后用勺子将绿豆压拌成粉糊状,得到豆沙;(5)将不粘锅预热,全程中小火,倒入无水黄油,再倒入豆沙,不停翻炒25分钟让豆沙完全吸收油分;(6)待豆沙略干时,倒入麦芽糖、细砂糖和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再次继续不停的翻炒,直到能抱成团,这时将炒好的材料过一次20目筛;(7)炒好过筛的材料放凉,加入茶粉搅拌均匀;(8)在模具上抹食用油润滑后,将上述搅拌好的材料放入模具按压成型,即得本专利技术茶糕。实施例2一种茶糕,由以下质量的原料制成:脱皮红豆260克、无水黄油85克、细砂糖75克、麦芽糖55克、祁门红茶茶粉22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12克。一种如上所述的茶糕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当年新茶用破壁机打至600目茶粉,过筛备用;(2)将脱皮绿豆加入清水后浸泡24小时,期间换水4次;(3)将浸泡好的绿豆淘洗干净,蒸锅中垫入纱布,倒入泡好的绿豆摊开,盖上锅盖蒸50分钟;(4)蒸好后用勺子将绿豆压拌成粉糊状,得到豆沙;(5)将不粘锅预热,全程中小火,倒入无水黄油,再倒入豆沙,不停翻炒35分钟让豆沙完全吸收油分;(6)待豆沙略干时,倒入麦芽糖、细砂糖和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再次继续不停的翻炒,直到能抱成团,这时将炒好的材料过一次20目筛;(7)炒好过筛的材料放凉,加入茶粉搅拌均匀;(8)在模具上抹食用油润滑后,将上述搅拌好的材料放入模具按压成型,即得本专利技术茶糕。实施例3一种茶糕,由以下质量的原料制成:脱皮绿豆250克、无水黄油80克、细砂糖70克、麦芽糖50克、黄山毛峰茶粉20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10克。一种如上所述的茶糕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当年新茶用破壁机打至550目茶粉,过筛备用;(2)将脱皮绿豆加入清水后浸泡24小时,期间换水4次;(3)将浸泡好的绿豆淘洗干净,蒸锅中垫入纱布,倒入泡好的绿豆摊开,盖上锅盖蒸60分钟;(4)蒸好后用勺子将绿豆压拌成粉糊状,得到豆沙;(5)将不粘锅预热,全程中小火,倒入无水黄油,再倒入豆沙,不停翻炒30分钟让豆沙完全吸收油分;(6)待豆沙略干时,倒入麦芽糖、细砂糖和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再次继续不停的翻炒,直到能抱成团,这时将炒好的材料过一次20目筛;(7)炒好过筛的材料放凉,加入茶粉搅拌均匀;(8)在模具上抹食用油润滑后,将上述搅拌好的材料放入模具按压成型,即得本专利技术茶糕。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脱皮绿豆240-260克、无水黄油75-85克、细砂糖65-75克、麦芽糖45-55克、茶粉18-22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8-12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脱皮绿豆240-260克、无水黄油75-85克、细砂糖65-75克、麦芽糖45-55克、茶粉18-22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8-12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脱皮绿豆250克、无水黄油80克、细砂糖70克、麦芽糖50克、茶粉20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皮绿豆可根据放入茶粉颜色不同替换为脱皮红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粉选自黄山毛峰或祁门红茶中的任意一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糕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当年新茶用破壁机打至500-600目茶粉,过筛备用;
(2)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宁倪民羡章凯瑜章凯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神农素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