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氧化苦荞复合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25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氧化苦荞复合粉,各组分按重量百分计,包括30%~60%的苦荞提取物、10%~20%的小麦苗粉、5%~10%的魔芋精粉、5%~10%的诺丽酵素粉和10%~20%的β‑环糊精;苦荞提取物是苦荞种子经发芽、酶解、浸提得到的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苦荞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复配大麦苗粉和诺丽酵素粉,通过上述组分的协同增效,能够提升机体的抗氧化性,起到降糖降压作用,还可以满足机体的每日营养所需,制得的固体饮料稳定性高、沉淀率低,方便冲服食用。

An antioxidant tartary buckwheat compound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氧化苦荞复合粉
本专利技术属于苦荞综合加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氧化抗氧化苦荞复合粉。
技术介绍
人体自身具有的抗氧化系统能够清除体内产生的自由基,使人体维持在最佳的生理条件。但是当体内抗氧化剂不足或抗氧化酶被抑制时,过多的自由基就会损伤体内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引起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糖尿病和癌症等多种人类慢性疾病的病因之一。来源于食物中的植物化学物是天然的强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延迟或抑制体内的氧化损伤,从而达到预防人体氧化损伤相关疾病的发作。苦荞是一种传统的农作物,含有多酚、蛋白质和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苦荞还有着抗氧化、抗癌、降血压、降血糖以及降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苦荞中的多酚化合物具有清除体内过量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以及防癌、抗辐射等生理活性功能。固体饮料具备携带方便、方便冲服、且能够满足人体每日所需营养,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公开号为CN10552002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苦荞谷物饮料及其制备工艺,该专利公开了苦荞酶解液,苦荞经过烘熟、糊化制浆、混匀、酶解得到酶解液。酚类化合物通过共价作用或非共价作用与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等结合成复合体而存在,根据其结合程度可分为游离型、易溶的共轭型、结合型,该专利通过糊化制浆,得到的酚类物质含量少。苦荞中的蛋白质营养丰富,但由于抗营养因子,使得苦荞蛋白在肠道中的吸收率低于其他谷物蛋白。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苦荞酶解液中,苦荞的活性物质低、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低,未能充分发挥苦荞的营养价值和生理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性、避免受到氧化损伤,本申请研发出一种抗氧化苦荞复合粉,以苦荞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复配大麦苗粉和诺丽酵素粉,通过上述组分的协同增效,能够提升机体的抗氧化性,起到降糖降压作用,还可以满足机体的每日营养所需。将上述组分与魔芋精粉以及β-环糊精复配,制得的固体饮料稳定性高、沉淀率低,方便冲服食用。本申请研发出一种抗氧化苦荞复合粉的制备工艺,该方法根据苦荞提取物、大麦苗粉和诺丽酵素粉的营养特性和生理活性,将魔芋精粉和β-环糊精作为稳定剂,用以稳定苦荞提取物、大麦苗粉和诺丽酵素粉,从而使得制成的抗氧化苦荞复合粉速溶性佳,不易结块,货架保质期长。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苦荞复合粉,各组分按重量百分计,包括30%~60%的苦荞提取物、10%~20%的小麦苗粉、5%~10%的魔芋精粉、5%~10%的诺丽酵素粉和10%~20%的β-环糊精;苦荞提取物是苦荞种子经发芽、酶解、浸提得到的提取物。苦荞经萌发处理,苦荞中的酶系系统激活,使得苦荞中的蛋白质、脂质、糖类、淀粉等大分子物质部分酶解,生成小分子可溶性物质。天然苦荞种子中酚类化合物是通过共价作用或非共价作用与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等结合成复合体而存在,根据其结合程度可分为游离型、易溶的共轭型、结合型。因此,部分酶解后的苦荞种子中其游离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增加。苦荞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由于苦荞种子自身消耗营养物质以抵御外界环境的情况下,使得抗营养因子的活性降低,从而提升了蛋白质在肠胃中的消化吸收性。小麦苗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活性酶以及矿物质,有着增加SOD酶、抗疲劳、增强体力、降低胆固醇和高密度蛋白等作用。小麦苗粉不包含任何麸质,对小麦过敏的人群可以放心食用。小麦苗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9%,符合FAO和WHO的理想模式。诺丽酵素粉是诺丽果经发酵得到的产物,诺丽果中的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物质逐渐被降解成容易吸收的氨基酸、肽类、寡糖、单糖等小分子组分。诺丽果中含有丰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肌细胞、抗菌、镇痛、降压和抗炎等多种功效。魔芋精粉中其中含量最高并发挥主要功效作用的是葡甘露聚糖,食用后不会被人体消化,能抑制肠道对胆固醇和胆汁酸的吸收。葡甘露聚糖可在食物进入肠胃后形成一层将食物包裹在其中的膜,从而阻碍消化酶与食物发生作用,此清洁肪道并减少热量摄入。魔芋精粉的黏度大,能够稳定苦荞提取物、诺丽酵素粉和小麦苗粉,提高固体饮料的稳定性。β-环糊精能够将苦荞提取物、诺丽酵素粉和小麦苗粉中的活性组分包埋处理,避免活性组分在贮藏过程中活性降低,有利于活性组分生理功能的发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苦荞提取物经发芽、酶解处理,能够提高酚类化合物的含量、促进可溶性物质的溶出、降低抗抗营养因子的活性,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2)苦荞提取物、小麦苗粉和诺丽酵素粉的复配,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性,氨基酸模式完全,蛋白质评分高;(3)以β-环糊精和魔芋精粉作为载体,提高苦荞提取物、小麦苗粉和诺丽酵素溶于水的稳定性以及活性物质的保护,有利于发挥复合粉的营养功能和生理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氧化苦荞营养粉,各组分按重量百分计,包括30%~60%的苦荞提取物、10%~20%的小麦苗粉、5%~10%的诺丽酵素粉、5%~10%的魔芋精粉和10%~20%的β-环糊精;苦荞提取物是苦荞种子经发芽、酶解、浸提得到的提取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苦荞提取物的制备工艺为,苦荞经清洗、除杂后,加入包含有壳聚糖的浸泡液中萌发处理,将苦荞炒制后粉碎得到苦荞粉,苦荞粉采用脉冲-酶法浸提,得到浸提液,将浸提液冷冻浓缩,得到苦荞提取物。壳聚糖诱导使苦荞细胞处于一种胁迫状态,从而迫使苦荞细胞合成了多酚类化合物用以抵御外界胁迫。所述包含有壳聚糖的浸泡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溶于水中,形成壳聚糖质量浓度为0.1%~0.5%的浸泡液,浸泡时间18h~36h,浸泡温度10℃~2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脉冲-酶法的工艺参数为:酶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解温度为45℃~65℃,pH为4.0~5.0,时间为50min~90min,酶与苦荞粉的用量为1:100~150;脉冲的参数为:脉冲强度为20KV/cm~40KV/cm,脉冲时间为400μs~1000μs。所述苦荞粉的粒度为100目~150目。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用于对苦荞细胞壁的降解,对细胞壁起破坏作用,便于苦荞中的营养组分从细胞壁中挣脱而出。酶法再结合物理手段辅助处理,用以加快反应进程,提高提取时间,同时减低对营养组分的破坏。在本专利技术中,苦荞粉的粒度为100目~150目,若粒度过大,则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提取,若粒度太小,则由于苦荞淀粉的糊化特性,其黏度大,影响营养物质的提取以及溶剂的传质过程。在本专利技术中,该抗氧化苦荞复合粉,还包括5%~10%的变性淀粉,所述变性淀粉选自羟丙基甘油双淀粉、辛烯基琥珀淀粉酯。变性淀粉是一种包埋壁材,通过变性淀粉与β-环糊精以及魔芋精粉的组合配比,使得能够很好地包埋苦荞提取物、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氧化苦荞复合粉,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百分计,包括30%~60%的苦荞提取物、10%~20%的小麦苗粉、5%~10%的魔芋精粉、5%~10%的诺丽酵素粉和10%~20%的β-环糊精;苦荞提取物是苦荞种子经发芽、酶解、浸提得到的提取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氧化苦荞复合粉,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百分计,包括30%~60%的苦荞提取物、10%~20%的小麦苗粉、5%~10%的魔芋精粉、5%~10%的诺丽酵素粉和10%~20%的β-环糊精;苦荞提取物是苦荞种子经发芽、酶解、浸提得到的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苦荞复合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苦荞提取物的制备工艺为,苦荞经清洗、除杂后,加入包含有壳聚糖的浸泡液中萌发处理,将苦荞炒制后粉碎得到苦荞粉,苦荞粉采用脉冲-酶法浸提,得到浸提液,将浸提液冷冻浓缩,得到苦荞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苦荞复合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有壳聚糖的浸泡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溶于水中,形成壳聚糖质量浓度为0.1%~0.5%的浸泡液,浸泡时间18h~36h,浸泡温度10℃~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氧化苦荞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毅林永翅张碧珍许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昌市正中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